梨娜刺蛾图片,梨娜刺蛾长怎么样?梨娜刺蛾怎么防治,梨娜刺蛾用什么药最有效?梨娜刺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梨娜刺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 一、中文名称:梨娜刺蛾 二、别名:梨刺蛾 三、学名:Narosoideus
flavidorsalis (Staudinger) 四、分部地区:在我国分布于东北、河北、内蒙古、山西、江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台湾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等地。 五、危害作物:苹果、梨、杏、栗、枣、柿、枫等多种果树植物。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幼虫取食危害,幼龄幼虫喜群集于叶背啃食叶肉,幼虫长大后逐渐分散,且食量逐之增加,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影响树势和翌年结果。 ![]()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3~16mm,翅展29~36mm,头及胸背黄色,腹部黄色有黄褐色横纹。触角双栉形分枝达末端,前翅黄褐色,前翅外横线以内的前半部褐色较浓,后半部黄色较显,外缘较明亮,外横线清晰暗褐色,无银色缘线。后翅淡褐至棕褐色,缘毛黄褐色。 2、卵:扁椭圆形,初淡黄白色,后渐变深色。 3、幼虫:老熟体长约24mm,绿色,有黑白相间的线条拼成的花纹,体各节具4个横列的小瘤突,其上丛生刺毛,其中的前、中胸与第6、7腹节背面的一对为黄色长枝列,刺为暗褐色,貌似体前、后各有4个枝刺。腹末具4个黑色毛瘤。 4、蛹:体长约12mm,黄褐色。茧长约13mm,椭圆形,暗褐色。 ![]() 九、发生规律: 此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结茧越冬,翌春5月化蛹,6月可见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产于叶片背面靠近主脉附近。幼龄幼虫具群集危害习性,食害叶肉残留表皮呈纱网状,成长至3龄后边分散危害,将叶吃成缺刻与孔洞,严重时食光叶片,仅留叶柄,老熟后入土结茧越冬。
十、防治方法: 1、冬春剪除树枝上的越冬茧,消灭越冬虫源。 2、产卵高蜂期或卵孵初盛期喷施90%敌百虫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5%功夫乳油以常规浓度防效均好。 3、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梨娜刺蛾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3-9-28 05:00 , Processed in 0.04133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