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条灰灯蛾图片,黑条灰灯蛾长怎么样?黑条灰灯蛾怎么防治,黑条灰灯蛾用什么药最有效?黑条灰灯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黑条灰灯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 一、中文名称:黑条灰灯蛾 二、别名:暂无 三、学名:Creatonotusgangis(Linnaeus) 四、分部地区: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 五、危害作物:桑、茶、甘蔗、柑橘、大豆、咖啡、成虫吸食果汁。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幼虫喜幼嫩叶片取食为害,初孵幼虫(1~2龄)在叶背潜叶为害,随后卷边为害,在卷边内取食叶内,后期将叶尖卷成三角形虫苞,在苞内取食。影响产量。 ![]()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中型蛾子,雄体长20~24mm,翅展38~48mm,雌体长22~27mm,翅展45~50mm。体及翅灰或灰黄且带粉红色,颜面、触角,下唇须、胸、腹两部之腹面及脚暗褐色,股节以上背部深黄。颈板及胸部沿背线有一前钝后尖的黑色斑纹。前翅中室下方有黑色大条斑一条,中室下角处有黑色小楔形一个,后翅雌者灰白,近外缘和后缘有黑色斑四个,透过背面明显可见,雄者灰黑无斑,其背面前后两趣均乌黑如沾鸟烟状,籍此易与雌者相区别。腹部背面均为红色,背面及伽面各有一列黑色斑纹,雌者腹末有孔口开放,雄者闭台。 2、卵:圆馒头形,径约0.5mm,黄色,卵粒表面密布近六角形网状致,有时上面有些血色污斑点。 3、幼虫:蝎形。老熟幼虫体长31~36mm,头宽约3mm,全体黑色。头乌黑光亮,额及触角乳白色。胴部背脊有白色衬红斑的背线一条,气门深黄色。体被棕色长毛,着生于体节的毛瘤上面,中胸左右两侧各有四个毛智,第六、七腹节两侧各有六个毛瘤。腹足趾钩单序异形中带。 4、蛹,褐色或黑褐色腹背有红褐色方块斑,排列齐整,前后左右相对,形成方格,腹部末端圆钝。蛹外有茧。幼虫化蛹前吐丝结薄茧稀疏如纱,茧外清楚可见其内幼虫缩体,预蛹,蜕皮成蛹的一切体态。茧色灰黄,约40mm×25mm,半椭圆形,外杂幼虫体毛及粪粒。 ![]() 九、发生规律: 在福州市郊埔谠观察,黑条灰灯蛾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多在野外避风向阳的瓦片、石缝,枯枝杂草下过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化蛹,4月上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陆续出现。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至6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羽化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I第3代成虫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I第4代成虫发生于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4、5代幼虫分别于12月中、下旬进入过冬。 ![]() 十、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虫源。 2、人工捕杀,黑条灰灯蛾卵块生,黄色及三龄幼虫群集啮食叶片,被害如筛状,易于识别,可采之烧毁,或在3~4月间,每天早晨捕杀老熟幼虫。 3、喷药防治,在幼虫发生危害期间,可采用80%敌敌畏800倍液或5%卡死克2000倍液喷施,每亩用药液约50~75千克。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黑条灰灯蛾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3-9-25 07:33 , Processed in 0.05692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