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品种最好?这是生产者在向有关技术人员咨询时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问题。诚然,生产者在生产吋间中,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知道必须有较好的品种才能获得高产高效,而济如“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类的宣传则加大了对种子作用的渲染效果。如此种种原因,使得生产者将生产丰收的希望与种子紧紧连结在一起,这就是生产者常常将此类问题提出来的原因。 那么什么样的水稻品种最好呢?大家都知道,作物品种的生产表现只是其遗传基础(即丛因型)在环境条件下(即环境互作)综合表达的结果。环境条件不同,将使其同一遗传基础品种的表现千变万化。同时,即使生产者想要按照某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模式去生产,也要受气候、土壤、肥水条件、生物(如病虫、草、鼠等)、生产者水平和投入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上述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对品种的选择。离开了生产地具体情况谈“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将是很不实际的。这就是为什么一种模式不能包打天下的原因。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生产条件,应该有不同的选择。 一般说来,水稻是以产量为生产目的的,在品质要求不是十分高的地区,则是产量越高,生育期适中,品质较好的品种应为最佳选杼。 这样生产者的选择余地也比较大。在水稻病虫害不太严重的地区,亦可选用产量潜力大,生育期适中,品质比较好的品种。若产区的病虫害(如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叶枯病)严重,则应在品种产量潜力高的基础上加入一条抗性强的指标。不然,即使产潜力大,品质亦优,若抗性太差,生产者将会中因病虫害的影响减产,或者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和人工成本,反而还达不到其高产、高效的目的。由于生产地区的土壤肥力不同,对水稻品种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耐肥性能。一般说来,大穗型的品种耐肥性比穗型较小的品种要强一些。对于肥水条件较好的水稻产区,则大穗型的水稻良种位优先选择,而肥水条件较差,生产者经济条件较差,科技水平不高的农户区则应该注意选州穗型适中的水稻品种。 当然,在品种选择上还应该考虑生产地区的某些特別要求,如苗期的耐低温性,抽穂扬花期的耐高温性、抗倒伏性、灌浆的速率以及粒型等等。 除了上述条件,还应考虑的就是品种的商品性能,如纯度、净度、饱满度以及是否是陈种等等。 选择什么样的水稻品种才是相对最佳的呢?一般说来,品种的选择应具备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多抗性强的特点。 高产,就是所选的品种能够充分利用生产地区的自然资源(如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等)和社会资源(如劳动力、科技、经济、交通、市场等)使作物品种作为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生物反应器”,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高。 优质,就是所选的品种能够将上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能够有效的加以利用,使最终端产品的品质优,能够为消费者所欢迎。 抗性强,就是所选用的品种能够抵御或减轻生产地中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极端温度(苗期低温、穂期高温、灌浆期高低温等)、干旱、盐碱、生物危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以及风害(如倒伏等)。实际上由于目前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世界上任何一个应用的水稻良种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育种家们选育的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区域。有的品种抗性比较一般,只达到中抗水平,似抗谱较宽,有的品种抗谱较窄,侃在某一范闱内的抗性较强,达到了髙抗甚至免疫水平。 适应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既包括了多抗的一部分含义,又包括了诸如对环境温度、光照的适应,对不同土壤水分肥力的适应。适应性广的品种一般适立种植面积相对较大。例如,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交水稻籼优63就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良种,它的种植范围曾遍布我国整个南方稻区。 在品种选用上,除了考虑上面的原则,还应考虑到该品种的种植在整个种植制度上的效益影响,如前后作影响、耐连作性能等。此外,还应兼顾品种的商品性能,如品种的纯度、净度、饱满度以及品种的贮藏期(是否为陈种)等。如果站在一个最基层的生产者角度上来看,很难考虑到上述种种要求。很多人的答从只能凭感觉、宣传的好、听说过之类的话。 作为一个生产者,最重要的选择主要是充分利用国家正规的农业服务部门,如农业种子公司,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购进较好的良种。在了解种子信息上,千万不要轻信某些流言和一些不具备农业生产资料宣传资质的某些媒介的宣传,那样很祥易引起某种误导;最好直接到当地的农业部门(如农业局、农业推广站、种子管理站和种子公司)来了解信息,因为当地农业部门对本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生产制度都有比较好的掌握(退一万步说,他们不会、也不能做出过分的宣传,可靠性高)。在此基础上,注意向当地的某些“明白人”(育种家、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等)了解种子的特点,再购入良种?这样的良种往往比较理想。 从稳产角度上考虑,病害较重的地区还应注意将其基本特性相似的不同品种分田块插花种植,以减较病害的影响。 种子购入之后,生产者还应将其购种发票和用种袋保存一年,到来年稻种收获以后方可终止。以备因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纠纷时,用作责任判断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