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肥料一般有铁、锌、钼、锰铜、硼等,它们在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不同的微肥与不同的作物之间存在着种种特殊关系,如果不科学施用,不仅达不到应有效果,而且往往适得其反,甚至造成作物伤害。因此耕种帮整理了给作物施用微肥的要点,以下列举供网友参考: 因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制宜。一般北方石灰性土壤,铁、锌、锰、铜、硼的有效性低,易出现缺乏;而南方的酸性土壤中则钼的有效性偏低。因此,施用微肥时应根据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有针对性地合理施用。 因不同作物的需要制宜。各种作物对不司微量元素有不同反应,反应程度不同,需求量也不同。如玉米施锌肥效果较好,油菜对硼敏感,禾本科作物对锰敏感,豆科作物对钼、硼敏感。因此针对不同作物对不同微量元素合理选择,恰当施用。 因不同土壤环境条件制宜。土壤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往往由于土壤环境条件影响。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等因素。为有效解决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问题,在补充微量元素养分同时注意为其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如酸性土壤,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或施用适量石灰等措施调节酸碱性。 作物施用微肥方法:一般作物需要微量元素的数量很少,许多微量元素从缺乏到适量的浓度范围很窄。因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浓度过大:另一方面施用时要注意重点部位,如茎、叶等,并均匀喷于叶片正反面,防止漏喷。此外,也可将微肥按其施用量均匀拌入有机肥料中作底肥施用,效果同样显而易见。 注意配合施用。经实地试验证明:只有在满足了作物对大量元素等需求的前提下,施用微肥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大此,在施用微肥的同时,要配合施好乱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实现土壤供肥和作物需肥平衡,增加微量元素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各种肥料综合利用率,实现作物优质高产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