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梨树梨实蜂如何防治 防治措施

2018-1-7 13:28|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56| 评论: 0

梨实蜂属膜翅目,在一些山区梨园发生较重,发生严重的梨园虫果率高达70%左右。本文对梨树梨实蜂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防治该虫害的发生。

梨树梨实蜂发生规律

1.1成虫发生期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壤内结茧越夏越冬,来年春季化蛹。梨园附近杏树或野生豆梨、杜梨初花期始见成虫;杏树盛花期开始至早花梨品种丰水、新高、新兴、爱宕等初盛花期为成虫盛期,盛期约10天。2006~2008年3年的成虫发生期与杏树、梨树花期的物候关系见表1。2007年和2008年,对采集到的成虫进行雌、雄分类看出,初期出土的成虫雄虫多,雌虫少;以后雌虫渐多,雄虫渐少,到后期基本不见雄虫。

1.2卵发生期

早花梨品种初花期开始产卵。卵产于梨花萼背面组织内,以离花托顶部2—3mm处为多,产卵点覆以黑褐色粘液,干后成蝇粪状黑点,待开放的铃铛花花萼上也可见产卵点。初盛花期为产卵盛期,严重时1朵花上有5个产卵黑点。单枚卵孵化期5-6天。

1.3幼虫发生期

卵于盛花后期开始孵化。2006、2007和2008年最早见到初孵幼虫的时间分别为4月25日、4月25日和4月21日。1个幼果内一般有1头幼虫,少数有2头,个别有3头,受害果停止生长并枯萎。在幼果枯萎脱落前幼虫转果,1头幼虫一般危害2~3个果。单头幼虫危害期15—20天,整个幼虫期25—27天,5月中旬开始脱果入土。2005、2006、2007和2008年在果实中最后见到幼虫的日期分别是5月25日、5月24日、5月21日和5月20日,此后全部幼虫均脱果入土。从4月上旬发生成虫到幼虫老熟入土,全年的地上活动期仅40余天。

梨树梨实蜂习性

2.1对糖醋液的趋性

梨园处于初花期的10年生爱宕梨树上,悬挂4个糖醋液诱捕器,同时设2个清水对照,观察梨实蜂成虫的趋性。园内有1株大杏树,处于盛花后期。在杏花和梨花内均聚有很多成蜂。

糖醋液诱捕器用直径15em敞口近方形塑料钵制成,糖、醋、酒、水的比例为3:6:1:10。将诱捕器悬挂在离地面50-60cm树枝上,每2~3天观察1次,将虫体捞出统计雌、雄虫的数量,至4月26日成虫期结束时停止观察。诱捕结果见表3。从4月14日至4月26日,4个糖醋液诱捕器共诱蜂123头,其中雌蜂72头,雄蜂51头,平均每个诱捕器诱蜂30.8头;2个清水对照诱捕器共诱蜂213头,其中雌蜂112头,雄蜂101头,平均每个诱捕器诱蜂106.5头。从试验结果看,进入清水对照诱捕器的成虫数量远多于糖醋液诱捕器,说明梨实蜂成虫对糖醋液无明显趋性,进入诱捕器不是糖醋液诱引所致。另外发现,梨实蜂发生严重的园片都在水源附近,说明梨实蜂成虫进入糖醋液和清水对照诱捕器可能是为补充水分而进入。

2.2成虫假死性

据观察,梨实蜂成虫在气温20℃及以上时非常活跃,飞行、交尾频仍,假死性不明显。但在气温低于17℃时有假死性,成虫不活跃,早晚或阴雨天气蛰伏在花心中。但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或温度低时在树冠下铺布单,震动树干使成虫跌落,以集中捕杀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其原因是气温低时,成虫蛰伏在花心中,由于杏花有30条左右的花丝阻挡,梨花也有25条花丝阻挡,即使树干受强烈振动,成虫也不易跌落地面。因此耕种帮建议对梨实蜂成虫不宜采用震落捕杀进行防治。

2.3梨实蜂的发生对杏树的依赖性

在普查梨实蜂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中发现,其是否发生与梨园附近有无杏树密切相关,凡是附近有成龄杏树的梨园,如羊亭镇阮家口、北观、贝草夼和中阳村梨园,梨实蜂发生较重。

阮家口村丰水梨园卵花率2007年为25.7%、2008年达34.8%;北观村2008年晚三吉卵花率达32.4%,巴梨卵花率达30.6%,贝草夼村丰水梨2008年卵花率达41.3%。而离这3处梨园100~500m的曲家河村东和村北的黄金梨园连年未发现梨实蜂成虫和花上产卵点。分析原因,曲家河村少有杏树,梨园周围至少60m范围内未见杏树。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梨实蜂出土较早,需要补充营养,而此期能够取食的营养只有杏花,如果没有杏花,则成虫出土后无法补充营养,以后就不能进行正常交尾、产卵,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梨实蜂的繁衍生存对杏树形成了密切的依赖关系。李、樱桃、桃与早花梨花期相差只有1~2天,依赖性不明显。

另外,调查中还发现,野生豆梨和杜梨的花期与杏树基本一致,也可成为梨实蜂的早期营养补充源,但由于梨实蜂分布区内豆梨、杜梨数量极少,只在地堰上有零星单株分布,花量少,因而补充作用不明显。调查结果表明,离开了杏树或野生梨树,梨实蜂则不能完成后期发育。因此耕种帮建议为防止梨实蜂的发生危害,梨园内及其附近不宜栽植杏树,对园内或附近的豆梨和杜梨,可远距离移植作砧木用或创除。

2.4食性

调查发现,梨实蜂对白梨、砂梨和西洋梨均表现出较好的食性。2006—2008年在中阳等梨园的调查结果表明,西洋梨系统巴梨的平均卵花率为45.7%;白梨系统长把梨的卵花率为66.9%;砂梨系统早花品种丰水、爱宕、新兴的卵花率为64.8%。

在早、中、晚花品种混杂园内,梨实蜂产卵多集中在早花品种上。2007年羊亭镇阮家口村早花梨品种初花期为4月16日,卵花率达76.8%;

晚三吉初花期为4月21日,卵花率26.2%;

巴梨初花期为4月22日,卵花率仅8.0%。2008年早花梨品种初花期为4月14日,卵花率达91.2%;

晚三吉初花期为4月17日,卵花率23.5%;

晚巴梨为4月18日,卵花率仅5.7%。

在巴梨初盛花期田间见蜂量已显著减少,估计大部分已在早花品种上完成产卵,因此晚花品种受害极轻。

梨树梨实蜂防治方法

3.1摘除被害花和花萼梨实蜂成虫在花蕾上产卵,被害花蕾出现隆起的小黑点。根据这一特点,在卵花率低时,可摘除有卵花;在有卵花多时,摘除花萼,摘花萼应尽早进行,若幼虫进入果内就失去防治作用了。

3.2捕杀成虫梨实蜂成虫具有假死性,早晚气温低时不活动,栖息于花心或花萼下方,利用这一习性,在每天早、晚选开花的梨树振动,捕杀落地成虫。

3.3地面防治在成虫大量出土前和幼虫脱果前,在树冠下喷50%辛硫磷200倍液,667m2喷药液50~100kg,然后浅中耕,把药混入土中,毒杀出土成虫和越冬幼虫。这个方法省时省力,防治集中,而且对梨花及幼果安全,效果明显。

3.4喷药防治应掌握时机与浓度,避开盛花期,药液浓度不要过大,以免产生药害。在梨花含苞至初花期,喷20%辛硫—灭扫利2000倍液,防治成虫;在终花期或落花后,可再喷1次20%灭多威2000倍液或20%辛硫—灭扫利2000倍液,防治幼虫。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无核蜜桔管理要点有哪些?
梨实蜂属膜翅目,在一些山区梨园发生较重,发生严重的梨园虫果率高达70%左右。本文对梨树梨实蜂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防治该虫害的发生。梨树梨实蜂发生规律1.1成虫发生期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壤内结茧 ...
下一篇:枣树怎么嫁接?
梨实蜂属膜翅目,在一些山区梨园发生较重,发生严重的梨园虫果率高达70%左右。本文对梨树梨实蜂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防治该虫害的发生。梨树梨实蜂发生规律1.1成虫发生期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壤内结茧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12:51 , Processed in 0.60134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