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稻纵卷叶螟

2017-12-11 17:17|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659| 评论: 0

简 介

英文名:Riceleaffolder
异名:俗称卷叶虫、白叶虫、刮叶虫、苞叶虫等
简介: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ée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影响水稻发育,降低千粒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达60%以上。除水稻外,还可为害麦类、粟、甘庶、稗草、马唐、游草等。

图 例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幼虫吐丝纵卷水稻叶片,藏匿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严重时整田枯白。随虫体长大,不断将虫苞向前延长。虫苞是叶丝缀合两边的叶缘,向正面纵卷成筒状,也有少数将叶尖折向正面或只卷一边叶缘的。

病原物


侵染循环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1)世代。适温下可多代连续繁殖,世代重叠发生,全国每年发生1~11代,分为5个大区。南海9~11代区,主要为害代是第1~2代于2~3月为害早稻;6~8代于7~9月为害晚稻;岭南6~8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害早稻;第6代于9~10月为害晚稻;江岭5~6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6~7月份上旬为害早稻,第5代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害晚稻;江准4~5代区,主害代7月至8~9月第2、3、4代为害早稻、中稻和晚稻;北方2~3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7月中旬至8月为害中稻。1个世代历期1个月左右,5月份之前和9月份之后为35~40天以上。(2)越冬。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秋季,成虫随季风回迁到南方进行繁殖,以幼虫和蛹越冬。雌蛾在高温条件下卵巢滞育。我国东半部春夏季自南向北有5次迁飞过程,夏秋季自北向南有2~3次回迁过程。迁入区域分为主要迁入区和波及迁入区,波及区只有少量蛾迁入,能跨一个发生区或一个亚区,成为世代重叠发生的主导因素。高山区还有垂直迁飞现象。主害代是迁入虫源时,常伴降雨过程,迁入蛾量大则大发生。迁出时,雌蛾卵巢滞育,羽化幼期即大量迁出,当地很少产卵,蛾量虽然很大但发生很轻。(3)时期。3月至4月上旬成虫迁入我国南海9~11代区。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迁入岭南区和岭北亚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迁入岭北亚区和江南亚区,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迁入江淮区,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由江南亚区迁入江淮北部,由江淮南部迁入北方2~3代南部。2~3代区成虫羽化后,再迁至黑龙江等东北稻区。7~8月台风影响,岭北和沿江江南稻区成虫向南回迁,形成福建、广东南部、浙江温州的回迁虫源。北方稻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有两次虫蛾迁出峰向南回迁。(4)气候。本地虫源或部分迁入虫源时,雨量、雨日、温、湿度等气候因素是影响大发生的主导因素。发育适温22~28℃,成虫盛发和卵盛孵期的两旬中,雨日10天左右、雨量100mm左右、温度25~28℃,相对湿度80%以上,则大发生。气温28.5℃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成虫死亡率94.4%,每天有4个小时气温35℃,相对湿度70%以下,初孵幼虫死亡率90%以上。(5)栽培。水稻分蘖至孕穗期,特别是氮肥多,稻叶嫩绿,郁蔽度大,灌水深的田块,发生重。

形态特征
[形态](1)成虫。体长8~9mm,翅展18mm,翅黄褐色,前翅有3条黑褐色条斑。雄蛾前翅前缘中央有1个突起的小黑点,黑点附近有暗褐色毛和黄褐色长毛,静止时前后翅斜展在背部两旁,雄蛾尾部举起。(2)卵。扁平椭圆形,长1mm,宽0.5mm。初产时乳白色,卵壳表面有隆起网状纹。近孵化时淡黄色,眼点黑色。被寄生的卵赭红至紫黑色。(3)幼虫。共5~6龄。初孵幼虫体长近1~2mm,头黑色,体淡黄绿色。2龄虫头淡黄褐色,两边各有1个黑点,体黄绿至绿色,前胸背板有两个黑点。3龄体长5~6mm,前胸背板有4个黑点,中、后胸背板各可见2个黑点。4龄体长8~9mm,前胸背板的黑点外侧两个变成括弧状,中后胸背面有8个小黑圈,前排6个后排2个,气门黑点状。5龄体长14mm左右,气门黑点明显增大。老熟幼虫体长14~19mm,头褐色,全体橘红色。腹足为单行三序缺环。预蛹时体橙黄色,体节膨胀。(4)蛹。体长7~10mm,圆筒形,尾部尖削,有8根臀棘。初为淡黄白色,渐变黄褐色,眼点红褐色褐色。翅纹明显可见,各腹节背面的后缘隆起,近前缘有两根棘毛排成两纵行。

生活习性
[习性](1)成虫。成虫白天多停伏在叶背,夜晚开始活动,有明显的趋光性和取食花蜜的习性。雌蛾的趋嫩绿选择产卵的特性,黄昏后7~12时产卵尤盛。卵散产于稻叶正背面和嫩叶鞘上。产卵量的多少取决于成虫羽化后有否取食花蜜作补充营养,一般1头雌蛾产卵40~50粒,多者可达150粒以上。成虫寿命6~17天,产卵期4~5天。(2)幼虫。初孵幼虫多在稻苗心叶、嫩叶鞘内以及老虫苞和稻蓟马为害的卷叶尖里,啃食叶肉,呈小白点状。2龄幼虫啃食叶肉留皮,呈白色短条状,吐丝纵卷叶尖1.5~5mm。3龄幼虫啃食叶肉呈白斑状,纵卷叶片虫苞长达10~15mm。4龄以上幼虫暴食叶片,仅残留表皮。老熟幼虫在稻丛下部枯叶鞘内、枯黄叶片稻丛之间、老虫苞里、新鲜叶片和田边杂草丛间叠苞结茧化蛹,或在土隙缝中化蛹。幼虫抗寒力很弱,温度0℃时幼虫经14小时死亡。蛹抗寒力也很弱,温度0℃时经16小时死亡。

防治方法
[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稻叶宽大质硬,表皮硅链排列紧密的品种;稻叶窄细挺直,主脉粗硬叶片色浅窄细的品种;或稻叶表面刚毛长成虫很少产卵的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适时适度烤田,促使水稻壮健叶挺,减轻为害。(2)生物防治。稻纵卷叶螟寄生天敌对其控制作用比较突出,利用寄生天敌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用松毛虫赤眼蜂、澳洲赤眼蜂,在发蛾盛期,每隔2~3天放1批,连放3~5批,每hm21800~2250个点,每hm2每次放225~450万头。(3)药剂防治。浙江化学防治指标为稻分蘖期百丛有虫20头,穗期百丛15头。江苏防治指标为稻分蘖期百丛15头,穗期百丛10头,乳熟期百丛30头,杂交稻百丛20~30头。安徽以产量允许损失率2%为依据,稻分蘖期百丛50~60头,孕穗期百丛30头,穗期百丛35头。以幼虫3龄前喷洒,效果最好。药剂可选用每克含活孢子150亿以上的青虫菌Bt制剂2250~3000克/ hm2,或55%特杀螟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 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42%特力克乳油800倍液,或50%杀虫双可溶粉剂700倍液,或80%杀虫单可溶粉剂1 000倍液。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大螟
简 介英文名:Riceleaffolder异名:俗称卷叶虫、白叶虫、刮叶虫、苞叶虫等简介: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ée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影响水稻发育,降低千粒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达60%以上。除水稻外,还可为害麦 ...
下一篇:稻切叶野螟
简 介英文名:Riceleaffolder异名:俗称卷叶虫、白叶虫、刮叶虫、苞叶虫等简介: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ée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影响水稻发育,降低千粒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达60%以上。除水稻外,还可为害麦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11:52 , Processed in 0.69849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