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学名碳酸二铵,含氮量在44%-46%之间,缩二脲应≤0.9%-1.5%。目前是我国固态氨肥中含氮量的肥料,理化性质比较稳定,纯品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体或小颗粒,内加防湿剂,吸湿性较小,易溶于水,为中性氮肥。尿素养分含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适合作追肥,特别是根外追肥效果好。近期有网友咨询耕种帮:为什么施用尿素后不能浇水?施用尿素后不能浇水的原因是什么?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施用尿素后不能浇水的原因 尿素是常用的肥料,一般农民朋友都使用过尿素,都知道尿素施加时深施效果会,并且施加尿素后禁止大水浇灌,会对作物不利。 尿素使用时施加在地表,会使元素挥发影响肥料效果。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除少部分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大部分是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再供作物吸收;碳酸铵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释放出氨。尿素施在地表,也会引起氨的挥发;如果施在石灰性土壤或碱性土壤的表面,氨的挥发更为严重。另外,尿素在转化为碳酸铵之前,不能被土壤吸附,若在施肥后立即大水漫灌,会将尿素淋溶至深层,降低肥效。 尿素施用后禁止大水浇灌,无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都要注意深施盖土,使肥料处在湿润的土层中,以利于尿素的转化和防止转化后氨的挥发;若施尿素后土壤墒情不足可适量浇水,切忌大水漫灌。水田应在灌水前施用,深施,施后一般不要急于灌水,需隔3天到5天再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