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敌克松里面含什么成分

2017-10-9 09:54|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652| 评论: 0

摘要: 敌克松里面含什么成分 敌克松,全称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 140-56-7 。本品可燃,有毒。动物中毒表现为萎靡、嗜睡,严重者有抽搐或昏迷。对人的致死量估计为2g。水溶肥与敌克松能不能混用 那这个具体的要看你用的 ...

敌克松里面含什么成分

敌克松,全称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 140-56-7 。本品可燃,有毒。动物中毒表现为萎靡、嗜睡,严重者有抽搐或昏迷。对人的致死量估计为2g。

水溶肥与敌克松能不能混用

那这个具体的要看你用的水溶肥和敌克松有没有这个相冲的部分了,一般来讲,水溶肥还是要用纯营养,无激素比较好的,像喜满地水溶肥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农药按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1.杀虫剂 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为害程度的药剂。 2.杀螨剂 可以防除植食性有害螨类的药剂。 3.杀菌剂 对病原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的药剂。 4.杀线虫剂 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的药剂。 5.除草剂 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 6.杀鼠剂 用于毒杀多种场合中各种有害鼠类的药剂。 7.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控制、促进或调节作用的药剂。

敌磺钠,甲霜霜脲氰,恶霉灵,噻菌铜能混用吗

噻菌铜与嘧菌酯、噻菌铜与恶霉灵、噻菌铜与戊唑醇、噻菌铜与氟吗啉、噻菌铜与苯醚甲环唑、噻菌铜无农用链霉素、噻菌铜与醚菌酯、噻菌铜与代森锰锌、噻菌铜与多菌灵、噻菌铜与百菌清、噻菌铜与嘧霉胺、噻菌铜与咪鲜胺、噻菌铜与烯酰吗啉、噻菌铜与霜脲氰、噻菌铜与甲霜灵、噻菌铜与吡唑嘧菌酯、噻菌铜与烯唑醇、噻菌铜与己唑醇、噻菌铜与乙嘧酚、噻菌铜与异菌脲、噻菌铜与甲基硫菌灵、噻菌铜与井冈霉素等等,这些都是能和噻菌铜复配使用的经典配方,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敌磺钠,甲霜霜脲氰,恶霉灵,噻菌铜能混用吗 您好,敌磺钠,甲霜霜脲氰,恶霉灵,噻菌铜是不能混用的呀! 这几种药哪一种药不能混配 请问这四种药是哪一个不能混配 您好,,噻菌铜是不能混用的呀! 噻菌铜和上面三个都不能混用吗 是的呀 ? 刚才有一个说噻菌铜和敌磺钠可以复配的呀 噻菌铜与嘧菌酯、噻菌铜与恶霉灵、噻菌铜与戊唑醇、噻菌铜与氟吗啉、噻菌铜与苯醚甲环唑、噻菌铜无农用链霉素、噻菌铜与醚菌酯、噻菌铜与代森锰锌、噻菌铜与多菌灵、噻菌铜与百菌清、噻菌铜与嘧霉胺、噻菌铜与咪鲜胺、噻菌铜与烯酰吗啉、噻菌铜与霜脲氰、噻菌铜与甲霜灵、噻菌铜与吡唑嘧菌酯、噻菌铜与烯唑醇、噻菌铜与己唑醇、噻菌铜与乙嘧酚、噻菌铜与异菌脲、噻菌铜与甲基硫菌灵、噻菌铜与井冈霉素等等,这些都是能和噻菌铜复配使用的经典配方,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那么刚才你说不能混用的 您好,实在不好意思啊!目前恶霉灵与噻菌铜是可以混用的呀! 您好,噻菌铜与其它的是不可以混用的呀!

学化学的或学医的专业人士解释一下养生杯的原理行么,就是声称可以将普通水弱碱性的杯子

专家痛批伪科学:“酸碱体质”纯属谬论
近两年,在出版物和网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酸性体质”,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抑郁症等,因此提倡食用“碱性食物”。
此言论经一些媒体和网络转载,影响了相当一批读者。但《生命时报》记者从肾脏病学、肿瘤学、营养学界权威人士那里得到的信息表明,该言论纯属伪科学,没有丝毫科学根据。
肾病学家:食物影响不了体液酸碱度
听到上述说法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教授首先表示,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他解释说,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稳定在7.35—7.45之间。 之所以这么稳定,在于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分别为体内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肾脏调节。
在体内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地概括,就是体内酸多了,有碱性物质来中和;碱多了,又有酸性物质来中和。而肺调节,就是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人会加快呼吸,将酸性的二**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则呼吸变缓。肾脏也很重要,它能吸收碱性的碳酸氢盐,并排泌酸性产物。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而人体内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受到食物影响的。
一本宣传“体酸是百病之源”的书称:“当人体的pH值处于7—7.35之间时,属于弱酸体质,容易受到小病痛的干扰。”谌贻璞教授对此表示:“血pH值到7.2是严重的酸中毒,已经到生命的极限了。”书中还称:“pH值处于6.9—7,人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谌贻璞教授哑然失笑,“我在临床上就没见过pH值低于7的活人,更甭说慢慢存活着去患癌症了。”
之所以“身体偏酸”会被着重渲染,这可能跟临床上酸中毒疾病较常见有关。谌贻璞教授介绍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有四种: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其中前两者较多见,但绝不能说人病了身体就会“偏酸”了。并且,就酸中毒的治疗来说,首先要从“治本”着手——尿毒症引起的,需要透析;糖尿病引起的,要用胰岛素;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则需要改善肺功能……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才需要静脉给碱性药物,根本不可能靠吃“碱性食物”来解决。
上述图书名为《找对病源,碱回命》,还附赠100张pH试纸,建议读者“通过测尿液的pH值来判断体内酸碱度”。谌贻璞教授指出,这毫无科学根据,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而尿液的酸碱度根本不能反映体内的酸碱度。尿液酸碱度是与饮食相关,吃肉蛋奶等高蛋白物质时,尿液会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尿液会相对偏碱一些。事实上,通过饮食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只能防治泌尿系统的某些盐结晶沉积或结石疾病,如为防尿酸盐结晶沉积肾脏或形成尿路结石,应该让尿液偏碱;为防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就应使尿液偏酸。
该书开篇即称:“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过一组数据——全世界有70%—80%的人属于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有超过90%的人死于因为体质酸性化引起的高危疾病”,记者询问了多位教授级专家,大家对这些数据闻所未闻,也没听说过“联合国卫生组织”这个机构。
而据该书编辑刘女士介绍,此书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记者试图联系该书作者,但遭到了拒绝。刘女士称,作者为成都某中医院的医生。但她既不知道作者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其具体工作单位,更没有见过面,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他人进行的。而刘女士一直强调“这很正常”。据记者了解,出版此书的图书公司中没有一名学医的编辑,但他们却出版了多部医学保健类图书。
营养学家:酸碱性食物是无稽之谈
按照“酸碱体质论”的说法,人必须吃“碱性食物”才能健康。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副主编程义勇。程义勇说,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有研究食品化学的学者将食物燃烧后剩下的残渣溶于水,再测酸碱度,以此分析食物中的矿物质成分。但食品化学研究与食物进入人体后复杂的代谢有着天壤之别。程义勇指出,某些所谓的科普文章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本不值得提倡。
但“酸碱性食物”一说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多困惑,不少人询问营养学会的专家。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特别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做出了澄清:“‘食物酸碱平衡论’称,谷类、肉类、鱼和蛋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事实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预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碱性的作用。”
程义勇强调,“我们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论文,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负责任地说,食物分为酸碱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跟食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代谢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肿瘤学家:肿瘤病因与酸碱无关
“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体质论”中很吸引眼球的一点,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他认为,“酸性体质致癌”根本“不值一提”。孙燕院士指出,人为什么会得肿瘤是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的,就是对动物、体外细胞进行长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试验,以观察某种因素是否会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孙燕介绍说,经过上述研究,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类:第一,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等化学因素,多与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有关,可能诱发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第二,电离辐射、热辐射、慢性炎性**等物理性致癌因素,对白血病、骨肉瘤的发病有直接影响;第三,病毒,如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癌,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等;第四,遗传因素,像乳腺癌、大肠癌等都有较明显的家族史;第五,免疫功能缺损。
“当然,这些年也有一些变化,”孙燕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不均衡、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衡、肥胖,再加上过大的精神压力,都可能成为致癌的诱因。”
不过,孙燕表示,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患上癌症,而需要一个内外因素长期作用的过程。从这种角度来看,所谓“酸性体质致癌论”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到底是科普还是营销
其实,很多宣称“酸碱体质论”的文章,都是在为推销某种所谓的“碱性产品”做铺垫。
记者注意到,一年前网络上的“酸碱体质论”文章还多以“科普”的面目示人,如今,几乎在所有该类文章后面,都有产品的身影或隐或现,不由得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
在新疆某保健品生产厂家的网站里,充斥着大量关于“酸碱体质”的“科普文章”,宣称各种癌症都与“酸性体质”有关。而他们提供的产品——“恰玛古碱性食品”就具有“排出人体内的酸性物质,纠正人体酸碱度”的功效,而且价格不菲,10毫升的一小瓶精油就卖358元,一瓶90粒的胶囊卖280元。除此以外,如“弱碱性水杯”、“碱性离子水”、“天然绿藻”等新奇产品,也都搭上了“酸碱体质论”的“便车”。
不过上述言论经网络和媒体转载,影响不小,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打鸡血、红菌,乃至前不久被批驳的“排毒餐”。对此,程义勇表示,科普宣传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内容必须是得到充分证明的科学知识。“有些所谓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没有足够的实验依据,只是简单的推论或猜测,如果随意传播,就会误导广大群众。在学术界允许专家之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但一般群众对充满了术语的科普文章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容易受骗上当,这就需要专业科技工作者站出来澄清。”
谌贻璞教授则认为,对这些胡编乱造、敛财坑人的伪科学一定要狠狠揭发,使它成为过街老鼠,让科学恢复原貌。

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哪些

(1) 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2) 戊二醛:为灭菌剂。

(3) 37% ~40%甲醛:为灭菌剂。

(4) 含氯消毒剂: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常用的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及84消毒液。

(5) 过**氢:为高效消毒剂。

(6) 碘町:为中效消毒剂。

(7) 乙醇:为中效消毒剂。

(8) 聚维酮碘:为中效消毒剂。

(9) 氯己定:为低效消毒剂。

甜瓜疫病灌根用什么药剂好 敌克松?乙磷铝?

西瓜病虫害药害及其防治—西瓜病害及防治 1—2—3—4

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
猝倒病
(为害状)本病是西瓜幼苗期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可造成大片幼苗死亡。尤其在育苗床内受害最为常见。
1. 症状 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是比较弱的,只有在幼苗生长衰弱或其幼茎尚未木栓化时,才能侵入为害。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后接触病部的表面极易脱落,在子叶下发病的成为卡脖子。有时幼苗尚未出土,胚茎和子叶已普遍腐烂。有时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但贴伏在地面而不能挺立,检查这种病苗,可看到其茎基部已收缩似线条状。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其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菌丝体。
2. 病原 病原为腐霉属中的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菌丝无色,无隔膜。无性阶段形成游动孢子囊,有性阶段形成球形卵孢子。
3.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 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病菌生长适宜地温 15—16℃,温度高于30℃生长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为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则发病较多。
4. 无公害防治技术
(1)严格选择营养土 选用无病新土进行育苗,或对育苗土进行土壤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千克加细土100千克制成药土进行播后覆盖。
(2)加强苗床管理 选择地势高,**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控制苗床的湿度。用有机肥或堆肥作苗床基肥时,必须充分腐熟。定植后,前期宜少灌水。若是大棚应及时通风降湿。
(3)化学防治 出苗后发病初期可喷洒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40%乙磷铝(疫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一般7~10天喷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洒1~3次。每次喷药后要结合放风,降低棚内湿度,可收到较好的防效。

枯萎病
(为害状)西瓜枯萎病也叫蔓割病、萎蔫病等,分布十分广泛。其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多者发病30%以上,甚至绝产。
1. 症状 西瓜全生育过程均可发病。西瓜幼芽受害,在土壤中即行F·B死亡,不能出苗。出苗后发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和叶片萎垂,茎蔓基都萎缩变褐猝倒;病蔓发病,基部变褐,茎皮纵裂,常伴有树脂状胶汁溢出,干后呈红黑色。横切病蔓,维管束呈褐色。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仅见黄褐色纤维。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苗分生抱子座和袍子团。
2. 病原 病原为西瓜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niveum(E.F. Smith)Snyber et Hansen],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3. 发病规律 本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苗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通过带菌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及人为传播。病菌从寄主根部伤口或根毛的顶端细胞间侵入,带菌种子萌发时病菌可直接侵入幼根。夏西瓜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发病的主导因素是温、湿度,温度在8-34℃均可发病,24-32℃是侵染的最适温度,而苗期在16-18℃时发病最多。雨后遇旱或时雨时晴的气候条件下发病较多。另外,微酸性土壤及偏施氮肥,更利于发病。
4. 无公害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采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从无病田中采种。种子消毒,在播前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l小时。
(2)严格选择营养土 采用无病土育苗,用新土或消毒的土壤作营养钵育苗,可减少苗期病菌侵染。
(3)合理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提倡水旱轮作,或与非瓜类作物5年以上轮作。深翻土地,高畦栽培,发病严重的大棚、温室更要采取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施用腐熟的基肥,及时追施磷钾肥,及时通风,降低大棚湿度。不可大水漫灌,防止植株早衰和茎基部因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产生自然裂伤。发病时要控水,及时清除病株,彻底销毁或深埋,并用石灰等进行土壤消毒。
(4)土壤消毒 苗床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8克处理畦面。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1千克,混入细干土30千克,混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即收获后,翻好地、灌水、铺上地膜,然后密闭大棚15~20天,地表土壤温度可以达到70℃以上,对枯萎病及其他土传病害、线虫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嫁接育苗 用黑籽南瓜或葫芦作砧木嫁接。
(6)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药剂灌根治疗,常用的药剂有50%速克灵1 200~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3 000~6 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每株灌药液0.25千克,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炭疽病
(为害状)炭疽病是西瓜重要病害之一,各地普遍发生,在多阴雨天气和南方多水地区发生尤重,是影响西瓜稳产高产的主要原因。本病除为害西瓜外,还为害甜瓜等。
1. 症状 西瓜叶、蔓、果均可发病。叶部病斑,初为圆形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和小黑点,病斑易穿孔,病斑直径约o.5厘米,外围常有黄色晕圈,病斑上的小黑点和同心轮纹都没有蔓枯病明显,病斑颜色较均匀。叶柄和蔓上病斑梭形或长椭圆形,初为水浸状黄褐色,后变黑褐色。果实受害,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长橘红色黏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西瓜腐烂。
2. 病原 病原为刺盘孢属的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Mont.)Arx,异名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Pass.) Ell.et Halst.],病斑上小黑点为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椭圆形或长圆形,无色单胞,内含物颗粒状,刚毛分散于分生孢子盘中,褐色,顶端色淡,有分隔。
3. 发病规律 该病菌主要附着于寄主的残体上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其种子上的病菌可存活2年。在适宜条件下,病菌依靠雨水或灌溉水的冲溅传播,直接从寄主表皮侵入,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在持续87%-95%的相对湿度下,潜育期 3天,湿度愈低,潜育期愈长,发病较慢。在10-30℃温度下均能发病,而以95%相对湿度和24℃温度下发病最重。过多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以及连作地块发病都比较严重。重病田或雨后收获的西瓜在贮运过程中也发病。
4.无公害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甜瓜品种一般厚皮甜瓜(哈密瓜型)易感病,薄皮甜瓜(普通甜)较抗病。
(2)严格选择营养土 育苗地要实行与非瓜类3年以上轮作,防止土壤带菌,不能轮换时必须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3)种子处理 对生产用种可用50~51℃温水浸种或用种子重的0.3%~0.4%的50%多菌灵粉剂拌种;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4)农业措施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田间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瓜类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5)化学防治 大棚或露地于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3 000~6 000倍液,或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等,间隔7~10天一次,共喷药2~3次。

白粉病
(为害状)白粉病俗称“白毛”,是西瓜生长中后期的一种常见病害,除西瓜外,还为害甜瓜、黄瓜及南瓜等瓜类作物,
1. 症状 白粉病发生在西瓜的叶、茎、果及花蕾上,以叶片受害最重。发病初期,叶片正、背面及叶柄上发生离散的白粉状霉斑,以叶片的正面居多,逐渐扩大,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叶片枯黄,停止生长。以后白色粉状物转变成灰白色,进而出现很多黄褐至黑色小点,叶片枯黄变脆,一般不脱落。
2. 病原 病原为单丝壳属中的单丝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其无性阶段可形成串生的分生孢子。
3. 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株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亦可在温室活体上越冬,第二年5—6月份随温度上升,病菌借气流、雨水传播,落到寄主上侵染发病。该病菌对湿度要求范围很宽,天气干旱时,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降低,则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往往发病更为严重;在多雨潮湿的天气里,病菌孢子因吸水过多,常引起破裂,减少病菌的侵染发病,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浇水过多,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以及光照不足等均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为害。
4.无公害防治技术
(1)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及时整枝理蔓,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种植前或收获后应彻底清除残体,生长期也应经常摘除老病叶,以减少侵染来源。
(2)化学防治 在生长前期喷洒2~3次50%硫悬浮剂300倍液,或硫磺粉,可预防白粉病的发生;发病初期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5 000~6 000倍液,或20%腈菌唑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每隔6~7天喷一次,连喷3次。为了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药剂宜交替使用。

疫病
(为害状)疫病又称疫霉病,俗称死秧,除为害西瓜外,也为害甜瓜及其他瓜类。各西瓜产区均有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在苗期和生长前期发生,是高温多雨期发生的重要病害。
1. 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及果实。子叶染病先呈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逐渐变成红褐色,近地面处缢缩或枯死。真叶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圆形或不整形病斑,迅速扩展,湿度大时,腐烂或像开水烫过,干后为淡褐色,易破碎。茎基部染病,生纺锤形水浸状暗绿色凹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患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染病,则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发出青贮饲料的气味,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丝,病健部边缘无明显病症。
2. 病原 病原为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ms Katsura)和德雷疫霉 (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
3.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粪肥里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种子虽可带菌,但带菌率不高。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温限5—37℃,最适20-30℃,雨季及高温高湿发病迅速;排水不良,栽植过密,茎叶茂密或通风不良发病重。
4.无公害防治技术
(1)农业措施 深沟高畦,加强防涝,雨后及时排水;采用 喷灌、滴灌或膜下暗灌的灌溉方法,及时通风,降低湿度;轮作换茬,选5-6年未种瓜类的田块种植,减少田间菌源。铺盖地膜,可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对植株侵染的机会。
(2)种子及种子处理 西瓜、甜瓜种子应从无病健瓜上选留。市售种子可用40%甲醛100倍液浸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或用种子重量的0.3%~0.4%的25%瑞毒霉(甲霜灵)拌种。
(3)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病部或灌根,常用的药剂有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乙磷铝(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均可,一般7~10天喷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洒或灌根3~6次。病情严重时可隔5天灌一次,效果较好。设施栽培每次用药后要结合放风,降低棚内湿度,可收到较好的防效

接吻能美容吗?

水稻旱育秧青枯病如何防治?发生了用啥药?

水稻旱育秧立枯病如何防治。
1,搞好床土消毒。每立方米可用3%恶,甲水剂500毫升进行床土消毒然后播种育苗。如果用了含有恶霉灵成分的优质壮秧剂,些步可省去。
2、在水稻一叶一心期,结合床土调酸(要求床土PM值4、5~5、5之间),可喷洒恶霉灵原粉加海藻类生根济加枯草芽孢杆菌,叶面喷优质叶面肥如以色列产的叶芭。加禾青丰(乙酰水杨酸)。
3,2叶1心期上述药剂复用一遍。

种衣剂吡虫啉的用途

种衣剂吡虫啉用途是从植物的根部开始防治虫害.
用10%吡虫啉种衣剂处理作物种子,对种子质量和贮存的没有任何影响,对蔬菜品种的田间出苗没有影响;包衣种子在常温下保存种子后,其发芽率没有明显的降低。这应该是种衣剂吡虫啉最大的优点。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吡虫啉怎么兑水?
敌克松里面含什么成分 敌克松,全称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 140-56-7 。本品可燃,有毒。动物中毒表现为萎靡、嗜睡,严重者有抽搐或昏迷。对人的致死量估计为2g。水溶肥与敌克松能不能混用 那这个具体的要看你用的 ...
下一篇:像树枝一样的香料?
敌克松里面含什么成分 敌克松,全称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 140-56-7 。本品可燃,有毒。动物中毒表现为萎靡、嗜睡,严重者有抽搐或昏迷。对人的致死量估计为2g。水溶肥与敌克松能不能混用 那这个具体的要看你用的 ...

相关阅读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农药毒力和药效在指导防治上
  耕种帮解答:  农药的毒性程度以毒力或药效作为评价的指标。农药的毒力指药剂本
什么是农药致死中量(LD50)
  耕种帮解答:  致死中量(LD50)也称半数死亡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使一组实验
什么是农药毒性?
  耕种帮解答:  农药对人、畜及其他有益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或使其生
按照防治对象农药可分为哪几
  按照防治对象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
按照不同目的、场所农药可以
  按照不同目的、场所农药可以分为下列各类:  1、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
种植豌豆苗有什幺注意事项?
  豌豆种子可以去种子店购买,平常作为蔬菜食用的嫩豌豆是不能作为种子使用的,而超
空心菜有何特性?
  空心菜又名竹叶菜、通心菜、通菜、蕹菜等,是常见的叶类菜。空心菜以嫩茎、叶炒食
空心菜如何种植?
  播种时间:4~8月均可播种。  种植步骤:  (1)将空心菜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天,
空心菜的收获与留种方法?
  空心菜枝条萌发快,勤采摘不但不会影响其生长,反而会促逬它长得更快更好,但是每
如何盆栽空心菜?
  空心菜不但可以吃,还可以盆栽后作为绿植摆放在家中,就像绿萝一样美丽。盆栽的空
食叶甘薯有何特性?
  甘薯虽然是根类蔬菜,但是它的叶子及嫩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健康叶类蔬菜。亚洲蔬
食叶甘薯如何种植?
  播种时间:  一般清明后至整个5月都可以播种,种薯在菜市场及超市都有售。  
食叶甘薯如何收获与留种?
  食叶甘薯5~11月(霜降)都能收获。在田地里,如果过分收获薯叶会影响甘薯的收成,
如何盆栽食叶甘薯?
  薯叶的叶形较大,呈心形或枫叶形,叶色碧绿,茎有绿色和紫色之分。其分支较多,一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9 00:57 , Processed in 0.56080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