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施肥技术指南

2017-7-20 23:52|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96| 评论: 0

  
苹果种植管理技术

北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苹果的重要优势产业带,其范围包括陇东、渭北、晋南和宁西四大行政区域。该地区苹果园的土壤及环境条件有以下显著特点:褐土、黄绵土、黑垆土及灰钙土。该区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多在1%左右;土壤pH值多在7.2—8.5之间,呈中性至弱碱性;光照足,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量少而分布不匀。80%以上的果园为完全雨养果园或者保障率极低的人工灌水果园。水分供应不足是影响苹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春末夏初的季节性干旱缺水频繁出现,对果树营养吸收、利用有重要影响。

1. 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施肥不科学,施肥不能满足苹果生长的实际需要

施肥不科学首先表现在施肥量上。目前苹果园化肥使用水平为N(有效养分,下同)32.1,P2O5为20.4, K2O为14.0;氮肥、磷肥施肥量大,钾肥施肥量不足;氮肥施用量比国外推荐的标准(10kg左右)超出200%以上,比我们推荐的标准(纯氮20kg左右)高出60%;磷肥用量亦比我们推荐的10-15kg,高出36-104%;而钾肥施用量比我们推荐的标准20-25kg,低43-79%。

其次不科学表现在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上。我们提出苹果施氮、磷、钾肥适宜比例是1:0.5-0.7:1-1.3,而我们调查的果农实际施用情况是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64:0.44,比例极不协调。从总体施肥量来看,氮、钾比例严重不协调。

第三,表现在肥料结构上。果农施用的化肥,单质化肥占主导地位,碳酸氢铵、普通过磷酸钙仍在普遍施用,而复合肥、果树专用肥等配方肥料施用比例低到约10%。钙、硼、铁、锌等中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腐殖酸类叶面肥在苹果上施用的不多(不足10%),造成果实生理病害(如痘斑病、苦痘病、水心病等)较大范围发生,同时影响各其它肥料的吸收利用。

第四,表现在施肥时期上,大部分果农一年只施肥一次或两次肥料,且施肥基本上在冬季、春季进行。

1.2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据调查,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平均施用有机肥1850kg/亩。有21%的果园不施有机肥;26%的果园用量偏低;28%的果园用量达到了标准;25%的果园有机肥施用量较高。农户施有机肥最大量7000kg/亩,最少为不施有机肥。

国家无公害苹果技术规程要求,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在1.5%以上,最好达到5-8%。国外高产园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6%,甚至更高。据调查陕西渭北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测定值为1.02%。土壤有机质缺乏是苹果园产量低、产量不稳、优果率低的主要原因。

1.3叶面肥使用不合理

叶面肥主要是用来补充果树通过根系难以吸收或快速经济补充少量高营养价值的肥料,一般推荐的叶面肥主要是补充钙、镁中量元素和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但大部分果农对此认识不清,施用叶面肥的果园90%以上主要补充了氮肥、磷肥、钾肥这些主要通过土壤施用的肥料。

2 科学施肥技术

科学施肥技术主要有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和叶分析营养诊断指导施肥。

平衡施肥: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树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之间是不一致的,土壤中养分不能完全满足树体的需要,因此施肥的目的就是调整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及比例关系,使之尽量与树体吸收的数量及比例平衡一致,作到因土施肥,这是目前较先进的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根据果树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施有机肥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比例及适宜用量。各地提出的配方不同,如山东省提出幼树氮磷钾比例1:1:0.5,结果树1:0.5:1;陕西省曾提出幼树1:1:0-0.5,结果树1:1:1;北京地区结果树1:0.5:0.5;日本长野提出结果树1:0.4:0.8。

叶分析营养诊断指导施肥:苹果营养诊断包括叶分析、土壤分析、果实分析。叶分析反映树体的营养水平状况较灵敏,因此国内外把叶分析作为营养诊断的重要手段。

2.1 有机肥施用技术

2.1.1 有机肥料种类及养分含量

有机肥包括农家肥料和商品有机肥料两大类。

农家肥料含有大量生物物质,由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这类肥料一般含有机质5-30%,含氮、磷、钾0.1-2.5%,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有益生物菌等物质。

堆肥:以各类秸秆、落叶、山青、湖草为主要原料并与人畜粪便和少量泥土混合堆制,经好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

沤肥:所用物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条件下,经微生物嫌气发酵而成一类有机肥料。

厩肥:以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为主与秸秆等垫料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

沼气肥: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在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沼气后的副产物。主要有沼气水肥和沼气渣肥等组分。

绿肥:以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异地施用或经沤、堆后而成的肥料。主要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两大类。

作物秸秆肥:以麦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直接还田的肥料。

泥肥:以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经嫌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

饼肥:以各种含油分较多的种子经压榨去油后的残渣制成的肥料,如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花生饼、蓖麻饼等。

为保证果实的安全卫生,采收前3个月,禁止施用未经腐熟的动植物粪便等有机肥。

商品有机肥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质量指标应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等。

商品有机肥料:以大量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及其它生物废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料。

腐殖酸类肥料:以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泥炭(草炭)、褐煤、风化煤等经过加工制成含有植物营养成分的肥料。

商品有机肥料一般都有固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并大高于农家肥。

2.1.2 有机肥施肥技术

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对果树花芽的形成、果实生长发育和果实着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外果园土壤有机质多在3-5%,而我国目前仅为1.0%左右。要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除积极推广果园生草、覆草技术外,重视有机肥施用是当务之急。

有机肥不仅能肥培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改良土壤结构,保证均衡长久的供给果树各种营养元素,尤其是有机肥微量元素种类全,速效性高,是实现果树高产、稳产、优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果园面积大,有机肥匮乏的情况下,广开肥源是能否满足有机肥施用的关键。应大力提倡果园养猪、养鸡,建沼气池,以保证提供优质的有机肥。还应大力推广秸秆覆盖和果园生草覆草新技术,既起蓄水保墒作用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

施肥量

要实现优质高产目标,有机肥的施用量应达到一般亩产2000kg以上的果园“斤果斤肥”的标准,即达到每生产1kg苹果需施入优质有机肥1kg;亩产2500-4000kg的丰产园,有机肥的施用量要达到“斤果1.5斤肥”的水平。

不同产量水平苹果园有机肥施肥量

产量水平

幼树

1000kg

2000kg

3000kg

及以上

施肥量(kg)

1000

1000

2000

3000-5000

施肥时期

施用有机肥要结合深翻改土、扩展树盘进行,要早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应在秋末(早熟品种采收后)及入冬前的10-11月初(晚熟品种)施入。此时正是根系最后一次生长高峰,气温、土温、墒情均较适宜,既有利于根系伤口愈合恢复,基肥又能尽快分解转化,利于果树吸收,增加贮藏营养,为来年春季萌芽、开花、坐果提供充足营养保证。许多果农把秋施基肥工作一直拖至冬季进行,由于施入过晚,当年几乎不被果树吸收利用,肥效难以及时发挥。若遇干旱墒情不好年份,还会对果树正常越冬带来不利影响。

基肥施用要以有机肥为主,同时可将全年所需氮肥的1/2左右、磷肥的全部及钾肥的1/3-1/2在施基肥时一同施入。

施肥方法

确定苹果施肥方法和位置,要依树龄、树冠大小、根系分布特点及肥料种类而定。苹果的水平根系一般集中分布在树冠外围的垂直投影区域,垂直根系集中在土层20-50cm处。肥料施在根系分布层内,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同时考虑到根系具有趋肥性,因此施肥时应将肥料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区稍深稍远处,诱导根系向纵深广远发展,扩大吸收面积,增强抗旱能力。肥料不同,施肥位置也不同,因此有机肥施肥常与改土结合,施肥较深,且逐年向外扩展;氮肥移动性强,应浅施;磷肥移动性差,在土壤中易被固定,施肥时不易太分散,而应相对基中地施在根系分布层内。苹果的施肥位置应不断更换,尤其是成龄苹果园,不宜固定在树冠外围,应结合施肥方法的改变,不断改变施肥位置,从而培肥整个果园土壤。

有机肥施用可采用环状沟施法、条状沟施法,也可全园撒施后翻入土中。

(1)环状沟施:在树冠外围挖40~50厘米宽、50~60厘米深沟,将有机肥和土混合后,再覆土。适宜幼树扩盘。在树冠投影外缘挖环状沟,沟深20-50cm,宽20-40cm,环状沟不宜连通,应断开为3-4段,避免伤根过多而使幼树处于孤岛境地。单施化肥时环状沟宜浅、窄,有机肥、化肥混施时环状沟应深、宽。生产中注意肥料不能集中倒入施肥沟,应分层撒施,即每施一层肥,回埋10-20cm土;也可把肥料先撒在挖出的表土层中,回埋土时混匀,最后把挖出的底土回填在施肥坑上层。

(2)条状沟施:结合土壤改良采用。在果树行间一侧挖一条宽40~50厘米、深40~50厘米的沟,肥、土或草混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适宜成龄树。根据树大小及密度可挖通沟,也可挖1m左右条沟,条状沟距主干0.5-1.0m,沟深40-60cm,沟宽50cm,沟中埋入20cm厚的秸秆,有机肥分层施入或与土混匀施在20-40cm深土层中,上层填底土,也可以全部用表土回填,把底土撒在行间促使熟化。次年则在另一侧挖沟,以后再挖沟时应从先前条沟外缘再向外挖,这样几年时间全园就可结合施基肥全部深翻改土一遍。有机肥数量不足时,可采用集中穴施、沟肥养根法施用,把有限的有机肥与化肥、微肥和秸秆等混合后相对集中的施在穴或小沟中,形成局部肥沃的养分富集区,利于根系生长。

(3)全园撒施:成年果园和密植果园,由于根系已遍布全园,可采用撒施法。先把肥料特别是有机肥均匀撒在地面上,然后翻入土中,深度20cm左右。

(4)放射状沟施:距树干0.5-1.0m处向外挖4-6条呈放射状沟,沟深30-40cm,沟宽20-40cm,里浅外深,长度达到树冠外缘。

2.2 化肥施用技术

2.2.1化肥种类

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其形式有单质肥料、复合肥料和复混肥料。单质肥料和复合肥料一般都执行国家标准,具有固定的养分含量。复混肥料一般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因此复混肥料各个企业的标准并不统一,详见下表。

常用化肥的成分与性质

种类

名称

成分

含量(%)

性质和特点

氮肥

尿素

N

46

中性,有一定吸湿性,肥效稍慢

碳酸氢铵

N

17

弱碱性,易吸湿分解,氨易挥发

硫酸铵

N

21

弱酸性,吸湿性小,易溶于水

氯化铵

N

25

弱酸性,吸湿性小,易溶于水

硝酸铵

N

35

弱酸性,吸湿性强,水溶性

磷肥

过磷酸钙

P2O5

12-18

弱酸性,可吸湿结块,水溶性

重过磷酸钙

P2O5

40-52

弱酸性,易吸湿结块,易溶于水

钙镁磷肥

P2O5

14-18

碱性,不吸湿,不结块,弱酸溶性

磷矿粉

P2O5

10-25

中性-微碱性,难溶性迟效磷肥

钾肥

氯化钾

K2O

50-60

酸性,吸湿结块,易溶于水

硫酸钾

K2O

50-58

酸性,吸湿性小,不易结块,易溶于水

复合肥

磷酸二铵

N,P2O5

8(N),46(P)

弱酸性

磷酸二氢钾

P2O5,K2O

51(P),34(K)

弱酸性

复混肥

果树专用肥

N,P2O5,K2O

各厂家不等

2.2.2化肥施用技术

施肥量

据国内外研究者的测算,产量为3000kg/亩的苹果园每年需从土壤中吸取6-7.5kg的N,1-1.7kg的P,7-10kg的K。鉴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多数果园栽植较密,枝叶量较大,营养吸收量应该取该标准的高值。依目前的生产习惯,果树吸取的营养除少部分贮存于根系,树干及落花落果中以外,其余约85%的N,70%的P和90%的K都因存在于果实、落叶及剪下的枝条中被带出果园而损失掉,这一部分需要通过施肥进行补充,以维持果园土壤营养的收支平衡。

合理施肥是以果园营养平衡理论为基础,以树相或叶、果、土壤分析等科学指标为依据确定果园施肥量。营养平衡理论是通过计算果园营养的收(施肥、生物转化等)与支(因叶、果、枝等带出果园造成的营养损失),使果园土壤营养达到并维持在最佳的含量水平。

对果园施肥量影响最大的影响因素一是果园的产量水平,一是果园土壤条件,降水等生态条件对肥料利用率造成的影响(肥料的淋失、固定等)。以目前的生产水平,我们提出的产量标准是:2000kg/亩以下为低产果园,2000-3000kg/亩为丰产果园,3000kg/亩以上为高产果园。根据国内外多年的分析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对矿质营养的需求量大致如下表所列。

营养需求量(kg/亩)

产量水平

2000kg/亩

4.4

1.2

4.6-6.4

3000kg/亩

6.6

1.8

6.9-9.6

4000kg/亩

8.8

2.4

9.2-12.8

理论上讲,每年的施肥量与每年的营养损失量相等即可以维持果园土壤营养的稳定。但实际上由于施入土壤的肥料有相当一部分有效成分被土壤固定或被雨水淋失;其次由于根系的分布范围、分布密度、吸收活性以及土壤温度、湿度、氧气供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受到很大限制。在目前的栽培管理水平下,化学氮肥的利用率一般为30%-60%,磷肥的利用率为10%-15%,钾肥的利用率为40%-70%。有机肥的利用率更低,一般施入当年的利用率仅为肥效的10%左右。土壤疏松、透气良好,土壤水分条件有保证的沙壤土的果园肥料利用率比较高。干旱缺水影响营养吸收,团粒结构很差的沙土地,肥水淋失严重,这些果园的肥料利用会进一步降低。因此,合理施肥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效果,从而降低肥料的投入量。根据研究,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推荐的施肥量是按亩产2000-3000kg产量计算,全年追施纯氮18~23 kg,纯磷(P2O5)13~16 kg,纯钾(K2O)25~30 kg。灌溉施肥总量可以减少一半。施肥量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磷肥可一次随基肥施入,氮肥分秋季和萌芽二次施入,钾肥分秋季和夏季果实膨大期两次施入,量不足时,按果树需要时期及时补充。不同果园可参考这一标准,根据自己果园的产量和树的长势进行施肥量调整。具体方法为:

产量因素:以当年的实际产量和树体生长发育情况确定下年的产量目标,以上述推荐的施肥标准为基础,产量每亩增加或减少1000kg,N、P、K的施用肥也相应的增加或减少4kg-6kg,1kg-2kg和6kg-8kg.。

树势因素:以产量指标确定的施肥量还要根据果园的树势进行调整。树势评价一是在施基肥前进行,一是在幼果膨大期追膨果肥时进行。为便于掌握,树势评定以健壮、偏弱、偏旺三个级别划分为宜。上述推荐的施肥标准适于中等健壮的树,对于偏弱和偏旺的树,N的施用量应分别增加或减少4-6kg,P、K的用量也应有适当调整。

树势的评价:在冬季施基肥前,评价指标包括长枝的数量、长度,中短枝是否粗壮,芽眼是否饱满,叶痕是否明显突出。幼果膨大期追肥前树势评价指标主要为春稍停长的比例,中短枝上叶片的大小、颜色以及幼果发育是否健壮。

健壮树:冬季长枝的比例在5%-10%之间,粗壮的优质短枝多,皮色鲜而亮,芽眼大而饱满,叶痕明显突出。果园的结果表现良好,一级果的比例在60%-80%以上。夏季80%的春梢在花后30-50天已停止生长,中短枝叶片多、大,叶色绿,梢端粗,顶芽明显,幼果大而鲜亮。

偏弱树:冬季树上枝条细弱,色暗淡芽秕小,芽鳞松软,没有长枝,或长枝数量较少,叶痕小而不明显。夏季春梢停长早,花后30-50天,90%以上的春梢已停止生长,中短梢多而弱,叶片小,叶色淡,是树势衰弱的标志。

偏旺树:冬季树上长枝的比例在10%以上,平均长度在40cm以上,是树体偏旺的反映。夏季花后30-50天仍有20%以上的春梢迟迟不停止生长,原已停止生长的春梢顶端又开始恢复生长,叶片大而薄,叶色深绿,是树势过旺的表现。

对施肥方案是否合理的最终评价标准是树体的产量、质量表现。果园的产量情况怎么样,果实的大小、着色、风味等方面的情况怎么样,树的生长情况怎么样,这些问题与施肥方案密切相关。例如在产量不是十分超高的情况,平均果个偏小,一级果的比例低于50%,水肥不足就可能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每个果园每年都应根据果树当年的生长结果表现评价一下当年施肥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对指导下年度的果园施肥方案制定大有好处

施肥时期

果树萌芽前后和花期的追肥 萌芽前后的追肥,以氮肥为主。花前追肥,无水浇条件的果园氮肥一次施入,即施入年总氮量的二分之一;有水浇条件的果园可分二次施入,施入年总氮量的五分之二,在花后追肥,施入全年总氮量的十分之一,六月上旬以前结束。旱地果园要严格控制施肥时期和使用方法,追肥时间不能太早,以萌芽前1星期前后为佳,施肥后及时浇少量水。由于黄土高原苹果园春季干旱,气温变化不正常,影响树体养分吸收,而早期的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果树的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

果实膨大期的追肥 以追速效钾肥为主,如硫酸钾、氯化钾或磷酸二氢钾。施入年总钾量的1/2-2/3,以7月上旬到8月上旬为宜。

秋季施肥:结合施基肥时施入,施入全年所需氮肥的1/2左右、磷肥的全部及钾肥的1/3-1/2,在施基肥时一同施入。

上一篇:苹果高效施肥技术
   北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苹果的重要优势产业带,其范围包括陇东、渭北、晋南和宁西四大行政区域。该地区苹果园的土壤及环境条件有以下显著特点:褐土、黄绵土、黑垆土及灰钙土。该区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多在1%左右;土壤pH值多在7.28.5之间, ...
下一篇:果园生草的误区
   北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苹果的重要优势产业带,其范围包括陇东、渭北、晋南和宁西四大行政区域。该地区苹果园的土壤及环境条件有以下显著特点:褐土、黄绵土、黑垆土及灰钙土。该区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多在1%左右;土壤pH值多在7.28.5之间,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大棚黄瓜如何施肥?
  1、新建大棚黄瓜的施肥:首先在黄瓜定植前每亩撒施腐熟的有机肥(腐熟的鸡粪或优
黄瓜苗期如何追肥?
  根据黄瓜的根系分布特点和需肥规律,每次的追肥量不要过大,追肥的次数要多,一般
种黄瓜施多少基肥好?
  黄瓜根系扎得不深,主要分布在15~25厘米的耕层内,根系的耐盐性又较差,而黄瓜对
黄瓜苗期如何施肥?
  培养壮苗是黄瓜优质高产的基础。而苗期合理施肥是培养壮苗的关键措施。营养土是幼
棚室黄瓜施肥需要注意哪些问
  目前,在棚室黄瓜施肥上存在基肥用量过大、追肥次数多且用量较大的情况。棚室黄瓜
黄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黄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时间短、长势快、需肥量大,施肥应掌握“基肥要
黄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黄瓜喜温,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生育适温以10~30℃为宜,光合作用温
黄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黄瓜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四个时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怎样预防棚室辣椒氨气危害?
  1、症状:棚栽辣椒对氨气较为敏感,辣椒受害叶片初期呈水浸状,以后逐渐退为淡褐
如何正确识别和防治辣椒缺锰
  辣椒缺锰表现为叶脉间失绿色,叶面常有细小棕色斑点,叶缘仍保持绿色。缺锰严重时
如何正确识别和防治辣椒缺锌
  辣椒缺锌从中部叶开始退色,与健康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渐退色,叶
如何正确识別和防治辣椒缺铁
  辣椒缺铁新叶除叶脉外都变成淡绿色,在腋芽上也长出叶脉间淡绿色的叶。下部叶发生
如何正确识別和防治辣椒缺硼
  辣椒缺硼时,叶色发黄,心叶生长慢,植株呈萎缩状态,叶柄和叶脉硬化易折断,上部
如何正确识別和防治辣椒缺镁
  辣椒植株缺镁一般是从下部叶开始发生,在果实膨大盛期靠近果实的叶片先发生。一开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5 09:01 , Processed in 0.71958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