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果树害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2017-7-18 06:13|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89| 评论: 0

摘要: 耕种帮解答: 果树是害虫发生极为频繁而且相当严重的植物之一。果树种类多,品种复杂,又系多年生植物,为害虫发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成为害虫繁衍与爆发的有利场所。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品种的更新,特别是外来品种、引进 ...

耕种帮解答:


果树是害虫发生极为频繁而且相当严重的植物之一。果树种类多,品种复杂,又系多年生植物,为害虫发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成为害虫繁衍与爆发的有利场所。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品种的更新,特别是外来品种、引进品种的推广,使果园害虫发生了极大变化,果农面临害虫侵袭的新挑战。

一、果树害虫的种类

根据害虫的危害特性,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食叶性害虫

此类害虫多属于具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以取食叶片、嫩鞘、表皮或皮层为主。如鳞翅目幼虫、鞘翅目的成虫和幼虫、膜翅目的成虫和幼虫等。此类昆虫总是把叶片咬成缺刻、穿孔,很容易被人们发现。害虫数量少时,对果树无多大危害,但爆发时,可以在短时间内食掉大部分或全部树叶。

2.吸汁性害虫

此类害虫属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其口器如针管,直接插入叶片、嫩鞘、幼茎、表皮等部位吸食汁液。被害叶片无孔洞,只出现斑点、黄点,枯死后则出现叶片穿孔。此类害虫种类多,为害重,防治难。

3.钻蛀性害虫

此类害虫主要为害果树的木质部,成虫或幼虫蛀入枝干或茎杆内取食、发育。此类害虫为害重,防治难,常造成果树死亡或枯枝等。

4.潜叶类害虫

此类害虫多数是潜叶蝇类的幼虫。成虫产卵于叶表皮下,幼虫取食叶肉,在表皮下形成交错复杂的隧道。

二、果树害虫的演替趋势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群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变动。果园害虫的演替有如下特点:

1.果树专食性害虫减少,杂食性害虫增加

专以某一种果树为食的害虫称为专食性害虫,专食性害虫食性专一,生境受到限制,常常随某种果树的引入而发生,随此种果树的消失而消失。杂食性害虫食性复杂,对食物选择性低,适应性强,一旦适应了果园生境则能迅速繁衍,爆发成灾。当果树消失时,它们又能转移到其它植物上生存为害从而保留了种群数量。此类害虫目前已成果园的重要害虫,如螨类、蚧类、蚜虫类等。

2.咀嚼式口器的害虫数量下降,刺吸式口器害虫上升

咀嚼式口器的害虫直接啃食叶片、嫩鞘等为食,容易被人工或农药防治。由于果园经常施用化学农药,对此类害虫的防治效果极高,有效地控制了其危害,种群数量也难以恢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只吸取叶、鞘汁液,药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内吸性农药有较高效果。由于此类害虫多数个体小,保护机制完备,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一次防治能够维持的有效时间较短,因而能迅速恢复其种群数量,达到再次猖獗为害。生活周期短,世代多,也是种群产生抗药性的有利条件,不少抗药性强的害虫多属于此类。

3.个体大、虫体裸露的害虫数量下降,个体小、保护机制完善的昆虫数量上升

果园中个体大、虫体裸露的昆虫大多数种类属于鳞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和幼虫,双翅目幼虫,直翅目成虫和若虫等,这些昆虫常以啃食叶片为主害,爆发时可以使果园达到毁灭的地步。由于个体大,体表裸露,或保护机制不完善,容易被发现,农药也很容易触及虫体,因此防治效果极高。在果园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后,此类害虫多数被控制;显得数量较低。然而,果园中本来不成其为灾害的部分小虫,如蚜虫、蚧类、粉虱类、螨类等则因其个体小,生境隐蔽,体表有蚧壳或蜡质保护而迅速增长。此类昆虫还具有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代数多,产卵量高等特点,是该类害虫爆发成灾的根本原因。矢尖蚧、红蜘蛛、粉虱、角蜡蚧、蚜虫等是此类害虫的主要代表。

4.引入害虫或潜伏害虫增加

引入害虫是指从国外或国内其它地区传入的害虫种类。此类害虫多数是检疫不严而随苗木、土壤、果实、接穗等传入新产地。一种害虫从原发地侵入新产地后,要么被新产地的原有昆虫所控制而不能扩散,甚至灭绝;要么在新的环境中迅速扩张,成为新的害虫种群。国内目前随引种草种而引入的害草已达100多种,其中不少是毁灭性的恶性杂草。随果树、花卉新品种引进而带来的害虫也十分普遍,国内外均不罕见,例如美洲斑潜蝇,马铃薯蝉虫的传入等。国内因种苗、水果的流通而导致地方害虫扩散的现象十分普遍。

潜伏性害虫是指在果树上本身存在,但并不成灾,从而不被重视,研究也少,对其生活史、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均缺乏研究。此类害虫的抬头因为环境的改变,品种的改变,不适应的植保措施,特别是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等因素,使果园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新环境有利于潜伏害虫的扩张,并迅速增加种群数量成为灾害种。

三、果树害虫控制对策措施

果树害虫的控制宜以改善果园生态条件,建立复合生态系统为核心,充分发挥天敌效应,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其基本措施包括:

1.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植物检疫

品种是造成病虫害流行的基本因素之一。同一品种对不同的害虫、病害的抗性、耐性和感虫及感病性均不相同。不同品种的感虫性自然有别。要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其它主要生态条件的品种,保证树势健旺,提高抗病虫性。引种的同时,切实做好病虫害检疫工作,防治外地恶性病虫害随苗木、种子、土壤引入新环境。

2.改变果园生态环境,建立复合生态系统

大面积单植果园是造成单一害虫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果园品种单一,植被单一不利于土壤营养的合理利用和分摊。由于单植果园植被单一,相应的昆虫多样性、微生物多样和动物多样性都很差,物种之间的竞争性弱,相依性差,限制了有益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为害虫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果园复合生态系统建设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技术,它要求和科学的植被配置和管理。多品种、多物种的随机凑合不仅不能保证果树优质高产,甚至产生相应的灾害效果。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扩张果园立体生态位,增加生态容量,有利于更多的动物、昆虫、微生物的栖居繁衍,特别要考虑有益生物的栖居和种群增长,防止危险性害虫的恶性增长。因此,果园植被的配置目的是诱发动物(包括昆虫)的多样性和微生物的多样性,优化果园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调节益害比,达到以益控害的目的。

3.引入合理的植保技术措施,调节果园生态平衡移动的方向

控制害虫的植保技术包括农业技术和药剂防治等几方面。药剂防治要选用无公害药剂或有机农业用药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油茶苗怎么嫁接?油茶高效嫁接技术
耕种帮解答: 果树是害虫发生极为频繁而且相当严重的植物之一。果树种类多,品种复杂,又系多年生植物,为害虫发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成为害虫繁衍与爆发的有利场所。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品种的更新,特别是外来品种、引进 ...
下一篇: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耕种帮解答: 果树是害虫发生极为频繁而且相当严重的植物之一。果树种类多,品种复杂,又系多年生植物,为害虫发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成为害虫繁衍与爆发的有利场所。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品种的更新,特别是外来品种、引进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21:15 , Processed in 0.55947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