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技术模式加因地制宜”是施肥法宝

2017-7-17 18:04|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85| 评论: 0

  
种植技术

  经常有农民和农化服务人员反映,“施肥技术太难了,参加多次培训班仍然掌握不了要领”。为此,笔者以科学施肥理论、生产技术成果和自己长期农化服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技术模式加因地制宜”是科学施肥两件法宝的理念,只要联系生产实际,掌握了这两件法宝,即使不是专业人员,也会由外行变内行,内行更明白。
  掌握施肥技术模式
  施肥技术模式就是同一类或同一种作物在施肥量、施肥期、施肥方法等方面相对一致的技术规范或技术要求。它虽然不是行业法规,也非行政指令,但却是以植物营养学理论为指导,在汇总大量的田间试验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肥料效应的量化规律,因而是科学的和可行的。
  掌握施肥技术规律。对广大农民和农化服务人员,施肥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施肥技术的一般规律。
  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初学者可以此为基础,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生产实践,在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时,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是具体施肥建议的基础。面对复杂的施肥条件,可以施肥模式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具体土壤和作物特点,提出更加精确、更加有针对性的施肥建议。
  可作为施肥量估算的依据。模式施肥量虽然不够精准,但在制定作物生产和肥料营销计划时,仍可以用来估算施肥量。
  是合理施肥量的框架范围。有了施肥模式,在测土施肥遇到异常测试结果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将推荐施肥量控制在施肥模式框定的合理范围内。
  因地制宜应用模式
  肥料效应的特点是:既不能随心所欲地盲目施肥,又不能够按数学公式死搬硬套。正确的做法是:在一定的施肥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于专家知识和土壤-植物测试,因地制宜,对技术模式给出的施肥建议作进一步调整和修正,尽可能地提高施肥建议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以产定肥。一般而言,产量越高,施肥量越大。例如当前水稻、小麦、玉米的大面积亩产量可以达到500公斤以上,每亩施氮量(N)一般为12~16公斤,而旱地谷子、荞麦、绿豆等杂粮作物的产量较低,施氮量应该相应减少,一般只有8~12公斤。大豆因为能够固氮,施氮量一般也低于其他粮食作物。
  因土施肥。土壤肥力越高,施肥量越少,但是过于贫瘠的土壤由于可能存在其他限制因子,施肥量也不能过大。例如西北干旱地区和盐碱土地区,虽然土壤养分含量低,但在水资源缺乏和土壤盐渍化问题解决之前,不可盲目增加肥料投入。
  施肥方法不尽相同。关于施肥期,土壤肥力越高或作物生育期越长,基肥占施肥总量的比例越小。例如大田作物的基肥、追肥施氮量比例约各占一半,但土壤肥力较高或漏水漏肥的砂土地,基肥所占比例较小;而在干旱或寒冷地区,由于不能或难以追肥,基肥所占比例较大。关于施肥位置,一般粮食作物种肥的适宜位置在种子的侧下方,离种子的直线距离约7~8厘米的地方;追肥的位置,植株越高大,肥料离植株越远;根系越深,施肥深度也越深。
  以大田作物施肥为例
  大田作物是指农作物中种植地块相对较大,管理措施较为简便的作物。它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各种粮食作物为主,还包括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棉花、麻类等纤维作物;甜菜、甘蔗等糖类作物。
  需肥特点。从种到收一般可以划分为3个生育期。即苗期—快速生长期—成期,其中快速生长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追肥的关键期;茎秆养分储备少,一般大田作茎秆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植株,运输养分和水分,不像果树枝干那样能贮备大量的养分,因此养分盈亏立现,施肥效果“立竿见影”;大田作物的生育期较短。多为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因此可以将磷、钾肥的全部或大部作基肥施用;根系分布和水肥管理主要在0~20厘米土层。
  施肥技术模式。每亩施肥总量:氮肥(N)8~15公斤,一般不超过17公斤。对豆科作物,施氮量再减少1/3~1/2。磷肥(P2O5)不超过施氮量的一半,南方地区3~5公斤,北方4~6公斤,一般不超过8公斤。其中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较多,夏玉米等夏播作物较少,甚至可以短期不施;钾肥(K2O)施用量多介于氮、磷肥施用量之间,南方5~10公斤,黄淮海地区3~6公斤,东北地区2~4公斤,西北地区0~3公斤。提倡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3000公斤;施肥期:将所有的农家肥全部或大部分磷、钾肥及一半左右的氮肥作基肥,其余化肥作追肥或种肥。追肥1~3次,以快速生长期为主,苗期和后期(如抽穗后)酌情适量施用。快速生长期主要指小麦起身拔节期,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玉米拔节孕穗期,棉花蕾铃期,大豆花荚期,薯类作物根茎膨大初期等;施肥方法:除了结合整地撒施基肥、麦田撒施后灌水和水田撒施追肥外,都必须沟施或穴施后覆土,对深根作物或在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条件下,要提倡分层施肥。
  请记住上述基本原则和简单数据。今后笔者将遵循这一理念,继续和大家学习和掌握我国主要作物的施肥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芝麻追肥的技术要领
     经常有农民和农化服务人员反映,施肥技术太难了,参加多次培训班仍然掌握不了要领。为此,笔者以科学施肥理论、生产技术成果和自己长期农化服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技术模式加因地制宜是科学施肥两件法宝的理念,只要联系生产实际,掌握了这两件法宝,即使不 ...
下一篇:什么是BB肥?其特点是什么
     经常有农民和农化服务人员反映,施肥技术太难了,参加多次培训班仍然掌握不了要领。为此,笔者以科学施肥理论、生产技术成果和自己长期农化服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技术模式加因地制宜是科学施肥两件法宝的理念,只要联系生产实际,掌握了这两件法宝,即使不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22:15 , Processed in 0.55522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