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甘薯的贮藏方法

2017-6-29 14:41|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12| 评论: 0

  
种植技术

    一、适时无伤收获

    甘薯收获期的早晚与安全贮藏密切相关。收获过早,气温尚高,收后不能下窖贮藏。收获过晚,在田间受霜冻的甘薯易在贮藏中发生冷害。一般在气温降到15℃时便开始收获,霜前要收获完毕。

    甘薯皮薄而且脆,收获和搬运时非常容易受损伤,这种损伤极易招致病菌侵染而导致腐烂。所以,甘薯贮藏前需要进行愈伤处理。

    愈伤处理的具体作法是:收获后立即给予30~35℃、90%~95%相对湿度条件,并在这种条件下放置4~6天,这样可使受破坏的表面保护结构得以修复。愈伤处理应在甘薯收获后立即进行,相隔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愈伤期间还要注意保证足够的通风,防止C0_2的积累或缺氧,或产生凝结水。愈伤应在贮藏室或窖内进行。愈伤一旦结束,即应改为正常贮藏的温度、湿度条件,以后不再搬动,防止造成新的创伤。

    二、贮藏条件

    甘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3~15℃,相对湿度为85%~90%。甘薯对低温特别敏感,贮于13℃以下就会发生冷害。冷害的症状是甘薯内部变质,呈褐色或黑色,蒸熟后有异味和硬心。

    三、贮藏方式与管理

    1.室内贮藏 可选择严密而温暖的屋子,靠墙根四周围砌一圈火道,搭一炉子用于加温,在地面上砌一囤子,囤高1~1.5米,宽1.5~2米,长度根据屋子大小和贮藏量的多少而定。囤底和四周垫适量的豆叶,起防寒保温作用。囤内摆放甘薯,入囤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剔除有病的甘薯。然后生火加温进行愈伤处理,愈伤后要通过窗上的风斗降温。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封堵门窗,在甘薯上盖6~9厘米厚的豆叶,天气寒冷时,上边再盖一层草帘防寒,并适当生火加温。

    2.井窖贮藏 选择地势高、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径1米左右,井筒深5~6米。井筒底部正中留一土台,再从井底向两侧水平方向挖宽约1米,高约1.5米的洞,挖进约1米以后再往大扩展成为贮藏室。贮藏室的大小可根据贮藏量多少而定。高1.5米、宽1.5米、长2~3米的贮藏室,一般可贮甘薯1 500~2000千克。井窖口要比平地高出30厘米左右,以防雨水或雪水流入窖内。贮藏室内要垫10~15厘米厚的干沙,其上放置甘薯。甘薯只能装七成满,以便留出换气的地方,否则会因湿、热而加重腐烂。工作人员下井进行管理时,要注意防止井内C02窒息。

    3.棚窖贮藏 一般挖宽约2米,长3~4米,深2米左右的地窖。如果地下水位过高,也可挖成半地下式,露出地面部分用土打墙。也有的挖成圆筒状,直径约2米。挖出的土垫在窖口四周,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窖口上架以木棍,然后再铺约30厘米厚的秸秆,秸秆上面再覆0.5~0.8米厚的土。在窖的东南角留一出入口,供通风换气使用。将甘薯由底向上逐块堆积,在甘薯与窖壁之间要围垫约10厘米厚的细软草,避免甘薯与窖壁直接接触。按近地表部位围草应加厚一些。薯堆高约1~1.3米,上面约留1米的空间。

    贮藏初期采用自然通风的办法散热,但出入口一般要盖上草帘。等到窖温下降到13~15℃时,里面再盖上10~15厘米厚的干豆叶或稻壳。窖底覆土要从窖边四周向外1米远的地方开始,不使窖边土层冻结。在窖底纵横方向挖三条宽和深各约20厘米的通气沟,横沟与纵沟等距离交叉,两端沿窖壁通到薯堆的上面。通气沟上稀排木条或秫秸,注意不要被薯块堵塞。

    4.屋窖贮藏 屋窖的结构与普遍房屋相似,但墙壁屋顶很厚,四周密封,窗户打开,有加温用的火道,可进行高温愈伤处理。屋窖有大屋窖(贮1万~5万千克)和小屋窖两种。小屋窖的窖体小,省工省料,适合农户贮藏用,一般每窖可贮1 500~3 000千克。

    小屋窖可利用旧屋的角落改建,也可以新建。一般长2~3米,宽2~2.3米。如修建半地下式,可向下挖0.7~1米再垒墙。若修建地上式,可自地面向上垒墙,墙厚0.7~1米,要垒成双层墙,中间填土或填碎草。墙高约2米,南边或东边留门。屋顶起脊,瓦顶或草顶皆可,顶厚约0.5米,房檐要包严,不能裂缝透风。前后墙要留对口窗,室内建回笼火道,室外在进火口处修建煤火灶。甘薯入窖前在窖内铺设秸秆或者其他干燥柔软的衬垫物。薯堆中间每隔1米左右放一个通气筒或高粱把。堆高1.3~1.5米,上留约0.5米空间,薯堆四周不可直接靠墙。

    高温愈伤处理时,火要大,加温要猛,使窖温在1昼夜内上升至32~35℃。薯堆上、中、下都要放置温度计,每隔1~2小时检查*温度,保持4~6天高温。高温处理后应打开窖口及对口窗,使窖温迅速下降至15℃左右,即可进入正常贮藏管理。

    贮藏前期若窖温过高,可在晴天开窗散热,待窖温稳定在13℃时应注意保温。以后随气温下降加挂门帘,并堵死出气口。天气再冷时应生火加温,并在薯堆上盖草保温。立春后天气转暖,在晴天可适当开窗通气。贮藏期间要隔2~3天检查*窖温,尤其应注意窖西北角下部易出现低湿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油菜种子的贮藏方法
       一、适时无伤收获     甘薯收获期的早晚与安全贮藏密切相关。收获过早,气温尚高,收后不能下窖贮藏。收获过晚,在田间受霜冻的甘薯易在贮藏中发生冷害。一般在气温降到15℃时便开始收获,霜前要收获完毕。     甘薯皮薄而且脆,收获和搬运时非常 ...
下一篇:甘蔗制糖技术
       一、适时无伤收获     甘薯收获期的早晚与安全贮藏密切相关。收获过早,气温尚高,收后不能下窖贮藏。收获过晚,在田间受霜冻的甘薯易在贮藏中发生冷害。一般在气温降到15℃时便开始收获,霜前要收获完毕。     甘薯皮薄而且脆,收获和搬运时非常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15:43 , Processed in 0.57259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