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东北刺人参的种子如何繁殖

2017-6-25 20:04|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68| 评论: 0

  
农业种植技术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sela-tus)系五加科刺人参属多年生落叶灌木,高可达2m。其根呈棒状,似人参,茎具刺;单叶互生,掌状3~5裂,密生针刺。据研究,刺人参根、根茎、茎等部位均含有皂甙、香豆精、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有效成分,作用类似人参,有补气、助阳、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降低血压、兴奋呼吸、解热、镇咳等功能。东北刺人参主产东北长白山林区,分布范围很窄,种群数量也很小。许多人进行了刺人参的引种栽培试验。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限于野生苗移栽和扦插、压条、分株等方面。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东北刺人参的有性繁殖研究并发表了初步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刺人参通过种子繁殖是可行的,无论是在原产地、还是在其他相似的生境,用种子培育出的移植苗都生长正常;采用适当的容器育苗方法,在温室培育刺人参也获得了初步成功。经过近10a利用容器在温室内培育东北刺人参的实践,已总结出了东北刺人参种子繁殖关键技术。  1种子催芽处理  东北刺人参种子休眠属于复杂的形态——生理休眠类型。种胚必须经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不同阶段,种子才能萌发,密封干藏一定时间有助于种子休眠的解除。东北刺人参种子休眠的解除,需要经过两个周期的层积处理,才能获得较理想的催芽效果。  1.1第一周期层积处理  从采种当年的10月1日至翌年的5月1日,共处理7个月。具体做法是:取干燥的东北刺人参种子用自来水浸泡4d。经1%CuSO4消毒3h后,与3倍体积的细沙混合后放在塑料盒内,盒盖打孔以保证通气。首先在15~20℃条件下处理85d,而后在10~15℃条件下处理35d,最后在4℃条件下处理85d。在处理过程中,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适量喷水保湿。处理结束后,将种子置于15~20℃的环境中,进行15d的高温催芽,每天观察并挑出发芽种子进行播种,种子发芽率2.3%~13.4%。  1.2第二周期层积处理  于5月中旬将第一周期层积处理后未发芽的种子混沙装入花盆,埋于室外树荫下,翌年4月中旬取出进行播种。在此期间,要经常检查种沙混合物的湿度,及时补充水分。种子发芽率可达到20%以上。  1.3GA在种子催芽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可在第2周期种沙混合物埋藏前,用100×10-6mg/mLGA3浸种24h,可以使种子发芽率提高1倍以上。  2幼苗立枯病防治  多年栽培结果表明,刺人参幼苗极易发生立枯病且发病率极高,如果防治不当,可导致育苗失败。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sela-tus)系五加科刺人参属多年生落叶灌木,高可达2m。其根呈棒状,似人参,茎具刺;单叶互生,掌状3~5裂,密生针刺。据研究,刺人参根、根茎、茎等部位均含有皂甙、香豆精、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有效成分,作用类似人参,有补气、助阳、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降低血压、兴奋呼吸、解热、镇咳等功能。东北刺人参主产东北长白山林区,分布范围很窄,种群数量也很小。许多人进行了刺人参的引种栽培试验。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限于野生苗移栽和扦插、压条、分株等方面。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东北刺人参的有性繁殖研究并发表了初步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刺人参通过种子繁殖是可行的,无论是在原产地、还是在其他相似的生境,用种子培育出的移植苗都生长正常;采用适当的容器育苗方法,在温室培育刺人参也获得了初步成功。经过近10a利用容器在温室内培育东北刺人参的实践,已总结出了东北刺人参种子繁殖关键技术。  1种子催芽处理  东北刺人参种子休眠属于复杂的形态——生理休眠类型。种胚必须经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不同阶段,种子才能萌发,密封干藏一定时间有助于种子休眠的解除。东北刺人参种子休眠的解除,需要经过两个周期的层积处理,才能获得较理想的催芽效果。  1.1第一周期层积处理  从采种当年的10月1日至翌年的5月1日,共处理7个月。具体做法是:取干燥的东北刺人参种子用自来水浸泡4d。经1%CuSO4消毒3h后,与3倍体积的细沙混合后放在塑料盒内,盒盖打孔以保证通气。首先在15~20℃条件下处理85d,而后在10~15℃条件下处理35d,最后在4℃条件下处理85d。在处理过程中,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适量喷水保湿。处理结束后,将种子置于15~20℃的环境中,进行15d的高温催芽,每天观察并挑出发芽种子进行播种,种子发芽率2.3%~13.4%。  1.2第二周期层积处理  于5月中旬将第一周期层积处理后未发芽的种子混沙装入花盆,埋于室外树荫下,翌年4月中旬取出进行播种。在此期间,要经常检查种沙混合物的湿度,及时补充水分。种子发芽率可达到20%以上。  1.3GA在种子催芽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可在第2周期种沙混合物埋藏前,用100×10-6mg/mLGA3浸种24h,可以使种子发芽率提高1倍以上。  2幼苗立枯病防治  多年栽培结果表明,刺人参幼苗极易发生立枯病且发病率极高,如果防治不当,可导致育苗失败。  2.1土壤选择及消毒  播种用土壤应选择山上阔叶林下的腐殖土,按腐殖土2份、细沙1份配制营养土,用高压灭菌锅进行营养土消毒,可达到杀虫灭菌的目的。对已培育过刺人参的土壤即使消毒其发病率仍然很高,最好不要重复使用。  2.2慎重使用杀菌剂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多菌灵、代森锌等多种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但刺人参幼苗对杀菌剂非常敏感,会导致幼苗根系生长停滞,幼苗生长不良。在使用杀菌剂进行立枯病防治时,应慎重。  3光照调节  东北刺人参属阴性植物,幼苗在照度超过50000lx就会发生叶片灼伤现象,必须进行光照调节。  3.1当年播种苗光照调节  播种当年幼苗出土后,即进行遮光,可以用透光度30%的遮阳网调节光照;阴天需撤除遮阴网,以增强光照强度。当年生播种苗需光量较小,但需适量直射光,一直处于散射光下的幼苗其生长状况不良。  3.22年生以上植株光照调节  2年生以上的植株,可以用透光度为30%的遮阳网调节光照,也可以将苗木置于温室中只有散射光的地段,对其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4苗木越冬  温室培育的刺人参植株必须在室外越冬,在室内越冬的植株,虽然第2年春可以成活,但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具体做法是:于每年的9月初将温室内的容器苗移至室外林下或荫棚下,常规管理,10月上旬苗木全部落叶;在11月初土壤结冻前在室外背风处挖深50cm的坑,将所有容器苗放在坑中,用稻草覆盖后埋土;至11月中旬降雪时,把坑内的刺人参容器苗填雪后重新覆土。翌年3月上旬表土化冻后,挖出移至温室,10d后开始萌芽、放叶,成活率100%。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桔梗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sela-tus)系五加科刺人参属多年生落叶灌木,高可达2m。其根呈棒状,似人参,茎具刺;单叶互生,掌状3~5裂,密生针刺。据研究,刺人参根、根茎、茎等部位均含有皂甙、香豆精、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有效成分,作用类似人参,有补气、助阳、兴 ...
下一篇:天冬喜温湿栽培管理方法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sela-tus)系五加科刺人参属多年生落叶灌木,高可达2m。其根呈棒状,似人参,茎具刺;单叶互生,掌状3~5裂,密生针刺。据研究,刺人参根、根茎、茎等部位均含有皂甙、香豆精、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有效成分,作用类似人参,有补气、助阳、兴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硼症状
  甜瓜缺硼症状:缺硼的新叶停止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缩短。上位叶向外侧卷曲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镁症状
  甜瓜缺镁症状:多在植株进人结果期后发生。表现为下部叶片的叶脉间逐渐变黄,进一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钙症状
  甜瓜缺钙症状:缺钙植株多表现为细弱徒长,雌花不充实,上部叶片的叶脉间黄化,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钾症状
  甜瓜缺钾症状:钾可在植株体内移动,植株缺钾时老叶中的钾就会移动到生长旺盛的新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磷症状
  甜瓜缺磷症状:叶色浓绿、硬化、矮化、叶片小,稍微上挺;严重时,下位叶发生不规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氮症状
  甜瓜缺氮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小,长势弱,茎秆细。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开始叶脉
大棚春早熟薄皮甜瓜如何施肥
  1、施足基肥:为提高地温,可以在定植前1个月扣棚烤地,有条件的最好扣越冬棚,进
怎样给大棚厚皮甜瓜施肥?
  施肥在甜瓜植株一生吸收氮、磷、钾总量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果实的发育,果实含氮48
怎样给甜瓜施追肥?
  甜瓜开花后,对氮、磷、钾的吸收迅速增加,尤其氮、钾的吸收增加快,坐果后2周左
怎样给甜瓜施基肥?
  甜瓜整个生长期的需肥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需肥量的60%~70%。甜瓜地的基肥以有机肥
甜瓜的需肥特点有哪些?
  甜瓜幼苗期生长量很小,吸肥亦少,开花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氮、钾
甜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西瓜大致相同,既喜温又喜光,既耐旱又怕涝,膨瓜期需要较
甜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甜瓜是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水果。我国的甜瓜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瓜缺镁症状
  西瓜缺镁症状:缺镁时老叶易显症状,主脉附近叶脉间先变黄并逐渐向周围扩展,症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20:40 , Processed in 0.70587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