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药材灵芝的栽培方式及出芝管理技术

2017-6-25 14:06|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53| 评论: 0

  
农业种植技术
①栽培方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菇棚(室内)立体栽培和覆土畦式栽培两类方式,具体简述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立体栽培方式:在菇棚内将两头出芝的小菌袋打(剪)开袋口,顺墙码排,一般可码高6~8层;或在棚内设架层,将大规格菌袋(或盆)单层排于架层上,揭开接种穴胶带,使灵芝向上生长。该方式所产灵芝,自然、洁净,受市场欢迎,但由于受基料水分等因素限制,产量稍低。  2)覆土畦式栽培方式:该方式一般可在林荫下搭设简易棚或在一般耕地上建中小拱棚,修建阳(平)畦后,作为栽培场所。具体栽培操作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菌袋塑膜脱掉,入畦覆土,该方法有水分充足、芝体肥大、产量较高的优势,但由于室外病虫基数较高,覆土材料中微生物数量多,很可能导致有害微生物侵染菌丝的情况发生,或受虫类危害,并且,芝体往往污染泥沙等杂物不太洁净。另一种是将菌袋除掉底部约1/2高度塑膜,或将菌袋从中间切断,立于畦内,间隙用土填充,保留上部菌袋约1厘米,该方式的菌丝可接受畦内土层的水分,其芝体又不直接与覆土接触,其生产效果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具较高实用价值。  ②温度管理出芝场所(菇棚)最适温度要求26~28℃,遇特殊气候可短时接受20℃条件的低温及35℃高温,但不可持续时间过长。如20℃条件维持7天,可令菌丝变黄、萎缩并纤维化,以后很难出芝,勉强现蕾后也会生长不良,出现薄、小芝体,商品价值低,且产量亦低。若超过30℃,甚至达到35℃,则芝体瘦小,菌盖较薄,过早老化。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将温度调控至合适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③水分管理菌袋入棚并打开袋口后,相对空气湿度即应达到并保持95%的高湿水平,以促其现蕾,甚至可短时维持饱和空气湿度,当有指状突起后,即应维持95%的湿度。注意该阶段的空气湿度应予严格保持,若低于80%,则不易现蕾,或菌蕾停滞生长,严重时发生菌丝纤维化后则无法现蕾。当指状突起逐渐分化出菌盖雏形后,可适当放宽湿度条件为85%~95%,偶有饱和湿度亦可,但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当菌盖最大3厘米以上,边缘黄色生长带清晰、明显,即生长中期阶段时,湿度可在80%~100%。比如,每天至少喷水3~5次,喷水后约1小时内湿度达到饱和,此后逐渐下降,一般菇棚内有地面、墙体所含水分的自然蒸发,加每天的喷水,湿度不会很快降低的,从100%降至80%约需4~6小时,周而复始重复上述管理,一般即可满足芝体生长需要。覆土栽培时喷水次数可相应减少,具体可根据届时的湿度及其保持状况而定。  ④通气管理灵芝属好气菌,现蕾过程直至菌盖分化阶段,需氧量较大,应保持相应的通风条,人进棚后感觉空气新鲜、无塑早异味为好。菌盖长到3厘米以上时,则应适当控制通气量,意在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以促使菌盖略降低横向生长速度,而转向厚度发展。当然,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并非是使菌盖增厚的主要原因,只是辅助措施,菌盖的厚薄主要取决于基料营养、水分等因素。具体各生长阶段所需二氧化碳浓度为:菌盖分化前0.3%~0.5%,此后为0.08%~0.1%,不允许超过0.1%,否则将会抑制芝体的止帮发育。  ⑤光照管理灵芝对光照的要求是:散射光,其强度随着芝龄的增加而提高。但在现蕾前应使用较强光照进行刺激,以促其现蕾。当有指状突起后,应保持100~200勒克斯光照,有条件时可采取夜间人工照明等措施促其快速分化菌盖;但当菌盖形成后,则保持正常光照度约300勒克斯即可。此后,随着芝龄增加,可根据情况实施调控。光照较强时芝体健壮、色泽加深,弹射孢子稍早且量大;光照偏弱时菌盖相对色浅,但生长期稍长,芝体稍大。  ⑥采收现蕾后20~30天时间,菌盖边缘浅黄色生长带消失,整体色泽基本一致,应停止喷水,并减少通气.并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使其进入后熟阶段,此时注意观察,如有孢子弹出,则不予通风,并降低光照至100勒克斯以下,维持一周左右后采收。采收可采取利刃剪、切等方法,采下的灵芝轻轻放入实底容器内晾干,晾晒过程中不断有袍子弹出,应及时收集待销。  ⑦潮间管理如温度条件合适,并有较充裕时间再度出芝,可将出芝面进行清理。立体栽培的菌袋,应予充分补水,一般可采取浸泡等方法,有条件的可使用补水器进行操作,补水量大且效率,补水后的菌袋可恢复至出芝前的重量。覆土畦式栽培方式的可补平覆土并适当浇水,然后覆盖薄膜、停止喷水、密闭光线予以养菌,约7~10天后,再度重新管理,可收获二潮灵芝。一般生物学效率10%左右,高者可达12%~15%,商品率可达70%~95%,因管理水平而异。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半夏和水半夏怎样区别
   ①栽培方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菇棚(室内)立体栽培和覆土畦式栽培两类方式,具体简述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立体栽培方式:在菇棚内将两头出芝的小菌袋打(剪)开袋口,顺墙码排,一般可码高6~8层;或在棚内设架层,将大规格菌袋(或盆)单层排于架层上,揭 ...
下一篇:板蓝根的栽培技术
   ①栽培方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菇棚(室内)立体栽培和覆土畦式栽培两类方式,具体简述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立体栽培方式:在菇棚内将两头出芝的小菌袋打(剪)开袋口,顺墙码排,一般可码高6~8层;或在棚内设架层,将大规格菌袋(或盆)单层排于架层上,揭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芹菜施追肥?
  一般在定植后缓苗期间不追肥,缓苗时,植株生长很慢,为了促进新根和叶片的生长,
怎样给芹菜施基肥?
  由于芹菜根系浅,而且栽培密度大,在定植前整地时,一定要施足底肥。每亩施入4000
芹菜苗期如何施肥?
  芹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由于种子发芽出苗困难,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保护地栽
芹菜的需肥有何特点?
  芹菜属于绿叶菜类速生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量与生长量的增长是一致的,
芹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什
  1、温度要求  芹菜幼苗可耐~4℃的短期低温,成株可耐-10~-7℃的短期低温。发芽
芹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芹菜植物学特征  芹菜为一二年生伞形科草本植物。根系分布较浅、范围较小,根群
甘蓝缺硼会出现哪些症状?
  1、缺硼症状:硼和钙以相同的方式被吸收运转。缺硼时生长点黄化,叶片僵硬;缺硼
甘蓝缺磷会出现哪些症状?
  1、缺磷症状:甘蓝缺磷时植株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叶片小且呈开张状。下部叶片老化
甘蓝氮素营养失调出现哪些症
  1、缺氮症状:甘蓝缺氮始发于下位叶,叶色褪淡并伴有淡紫色,外叶呈淡红色,生长
施肥技术对结球甘蓝的品质和
  肥料对结球甘蓝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施氮、钾肥时,植株体内糖含量提高;施氮、磷
怎样给甘蓝施追肥?
  甘蓝缓苗后,根恢复正常,对养分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但由于此时根系弱,对养分的
怎样给甘蓝施基肥?
  甘蓝根系浅,吸肥量大,属喜肥耐肥型,保护地栽培甘蓝比露地增产30%左右,且提早
甘蓝苗期如何施肥?
  结球甘蓝育苗大致分为春、夏、秋、冬多种类型,苗龄差异较大,短者35~40天,长者
甘蓝的需肥有何特点?
  甘蓝是喜肥耐肥作物,在其营养生长的过程中,历经幼苗期、莲座期,后进入结球期形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8 06:21 , Processed in 0.69515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