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浙西地区露地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2017-6-15 11:18|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221| 评论: 0

  
种植技术

    丝瓜(Luffa.cylindrica)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丝瓜属(Luffaspp.)攀缘性草本植物,普通丝瓜又名水瓜、天萝瓜。丝瓜是我国城乡居民非常喜欢食用的蔬菜,栽培面积较大,也是农民*喜欢种植的蔬菜之一。浙西地区仅衢州市丝瓜栽培面积就达到2000hm2,产量超6万t.现将该地露地丝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浙西地区主栽丝瓜品种有衢丝1号、五叶香、春丝一号、江苏一号等。其中种植面积*的品种为衢丝1号和五叶香,这2个品种都具有产量高、熟期中、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露地栽培,667m2产量在3000kg以上。

    2育苗技术

    2.1种子处理

    ①晒种每年3月初开始处理种子。晒种可增强种子内酶的活性,以及使种子后熟,改善种皮透性,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一般浸种之前晒种2—3天。

    ②种子消毒与催芽将适量1‰高锰酸钾或者10%的磷酸三钠对入60℃的温水中,后浸种15min.浸种时不断搅动,当水温下降到30℃左右时,再继续浸种5h,然后将种子捞出放在3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7—10天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2播种育苗

    采用营养杯(8cm×10cm)育苗以培育壮苗,避免移栽时伤根、给病菌侵染造成可乘之机。建议采用肥沃园土8份,商品有机肥2份配制营养土,园土严禁使用过长效残留农药,且要过筛,此外每1m3营养土中要加入三元复合肥1.5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辛硫磷50g,然后充分混匀,装入杯内,整齐排放在育苗畦内,播种时将催过芽的种子摆放在营养杯内,每个营养杯放1—2粒种子,播后立即覆1—1.2cm厚的细土,浇透水,盖好地膜。育苗畦上搭小拱棚。

    3整地定植

    3.1整地

    丝瓜喜光、喜肥水,应选择光照好、排灌方便,土质肥沃、湿润、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黏壤土种植。清除残株杂草,深翻地25cm,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深施肥料,满足丝瓜后期对养分的需求。耙地要求耙透耙碎,创造上虚下实的土壤环境,做到墒平、土细、沟直、肥足、无杂草。作畦面宽3.5—4.5m,沟宽30—40cm,畦高35cm.结合整地施足基肥,667m2施商品有机肥300kg,三元复合肥50kg.

    3.2定植

    一般在4月中下旬,丝瓜长出3.5—4.5片真叶、气温稳定在20℃左右时定植,采用单行种植,行距150—200cm,株距80—100cm,667m2定植600株。定植后及时浇透水。注意检查植株缓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苗。

    4田间管理

    4.1搭架引蔓、整枝压蔓

    丝瓜分枝力强,主蔓、侧蔓都能结瓜,应根据叶蔓生长情况进行整枝和引蔓。春种丝瓜幼苗高20—25cm时应插杆搭架,在蔓长50—60cm时培土压蔓。将蔓盘在畦面上,再结合培土将蔓用细土压实。待雌花出现后将基部侧蔓除去,以利通风透光。采用“之”字形引蔓上架,上架后如侧蔓过多,影响光照,可适当摘除一些较密或较弱的侧蔓。

    4.2及时理瓜

    丝瓜开花坐果后,及时清除影响幼瓜生长的卷须,理顺幼瓜与瓜架、瓜蔓及叶柄的位置。必要时可在幼瓜开始变粗后,在瓜的下端吊一块石头,使丝瓜长得更直更长,外形更加美观。

    4.3合理追肥

    丝瓜苗易徒长,生长前期应避免偏施氮肥,坐果后加强追肥。春种幼苗生长期长,生长较慢,前期施肥应少施勤施,以浇施为主。*次施肥在移栽后5—7天进行,每667m2浇施淡粪尿水1500kg,以后每隔15天将三元复合肥5kg溶于1500kg水中浇施。*雌花出现后进行*次重施肥,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5kg;开花结果后再施肥1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20kg;采收期后每采收2—3次追肥1次,每次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kg.

    4.4水分管理

    丝瓜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植株开花结果期间,需水多,根系也较强,需加强灌溉。灌溉时建议使用滴灌,没有滴灌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喷灌。同时也要做好排水工作。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①猝倒病主要在育苗期为害。应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建育苗温室;为提高苗床温度,阴雨天气可在苗床上安装日光灯以补光、加温;当幼苗发病,用25%瑞毒霉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防治1—2次。

    ②疫病一般在丝瓜结瓜初期发生,果实膨大期为发病高峰。高温多雨天病害传播蔓延快,为害严重;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发病重。在田间一旦发现疫病发生,马上选用克露(霜脲·锰锌)8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喷洒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③霜霉病在多雨、雾大、露重的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流行。霜霉病发生初期,选用瑞毒霉6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防治,每隔8—9天用药1次,视病情连喷3—4次,注意叶面和叶背部都均匀喷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④白粉病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或氮肥施用过多、地势低洼的田块发病较重。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粉锈宁2000倍液或百菌清700倍液喷洒防治,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喷3—4次。

    5.2害虫防治

    ①瓜绢螟幼虫从5月开始为害,7—9月发生量大,为害*重。一旦发现瓜绢螟为害,可用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制剂等喷杀。

    ②瓜实蝇7—8月天气炎热时易发生,可造成大量落果和烂果。一旦发现瓜实蝇为害,可用康宽2000倍液或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杀。

    ③螨类在高温低湿条件下,也就是干旱条件下发生严重。一旦发现螨类害虫为害,可用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者克螨敌2000倍液喷杀。

    6适时采收嫩瓜

    丝瓜从雌花开放授粉到采收嫩瓜,一般需12—15天,气温、水分不足时常易失嫩或变老,则宜早收;气温适宜,水肥充足,可适当推迟采收。采收标准可依据果实大小、果梗处的色泽、茸毛及果皮等变化情况决定:果梗光滑稍变色、茸毛减少及果皮手触有柔软感而无光滑感,为采收适期。供应市场上长途外运的商品瓜,应适当提前偏嫩采收。丝瓜连续结果性强,盛果期果实生长发育快,可每隔2—3天采收1次。宜在早晨,用剪刀齐果柄处剪断采收。丝瓜果皮幼嫩,肉质松软,极易碰伤压伤或折断,采收时须轻放,装箱装筐时切忌挤压,以确保产品品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冷棚菜豆栽培
       丝瓜(Luffa.cylindrica)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丝瓜属(Luffaspp.)攀缘性草本植物,普通丝瓜又名水瓜、天萝瓜。丝瓜是我国城乡居民非常喜欢食用的蔬菜,栽培面积较大,也是农民*喜欢种植的蔬菜之一。浙西地区仅衢州市丝瓜栽培面积就达到2000hm2,产 ...
下一篇:韭菜干播的技巧
       丝瓜(Luffa.cylindrica)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丝瓜属(Luffaspp.)攀缘性草本植物,普通丝瓜又名水瓜、天萝瓜。丝瓜是我国城乡居民非常喜欢食用的蔬菜,栽培面积较大,也是农民*喜欢种植的蔬菜之一。浙西地区仅衢州市丝瓜栽培面积就达到2000hm2,产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23:56 , Processed in 0.56134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