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棉花烂铃病防治

2017-6-8 21:41|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85| 评论: 0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一般年份因烂铃造成减产10%~20%,品质下降20%~30%,收入减少25%左右。大发生年份,烂铃高达30%~40%,减产30%以上,品质下降40%~50%,收入减少45%左右。山东潍坊棉花原种场,曾连续两年烂铃率分别高达45.6%和56.7%,造成减产高达50%,减收60%。  烂铃从8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8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烂铃高峰期。烂铃发生的棉株部位,是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主要发生在下部1~5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造成烂铃的主要原因是多雨、高温、病虫危害、通风透光不良、田间管理不当等。近年来随着“两膜”栽培和抗虫棉的普及,烂铃呈现提早和上升趋势。因抗虫棉结铃早而集中,抗病性能低,故此烂铃发生比非抗虫棉早而重。用“两膜”栽培的抗虫春棉,烂铃比常规栽培的非抗虫棉烂铃时间早10~15天,烂铃多61.3%~123%。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烂铃病。  早发棉田摘早蕾运用棉花自身较强的调节补偿功能,在早发的基础上,通过摘早蕾新技术,将棉花结铃盛期调节到最佳时期和最佳部位上,可使烂铃大幅减少。其技术要点: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并具备一定的水浇条件的早发棉田。该技术适用于我国黄淮海及长江中下游棉区的“两膜”春棉。摘早蕾的时间、数量和方法。在黄淮海棉区,摘早蕾的时间6月20日~6月26日。5月底至6月5日现蕾的,每株摘去下部1~5果枝上6至8个早蕾;6月6日至6月11日现蕾的,每株摘去下部1~3果枝上4~6个早蕾;6月12日后现蕾的不宜摘早蕾。加强田间管理。摘早蕾后,要加强田间管理,控晚蕾,防止棉花贪青晚熟。黄淮海棉区,应在8月8日~8月15日,通过打边心来控晚蕾。  因地制宜及时化学调控在多雨年份和水肥条件好的杂交抗虫棉,化学调控尤为重要。棉苗出现旺长苗头时,是化控的最佳时期。化控需从蕾期开始,初花期和盛花期是化控的关键时期。棉苗长到7-8片叶进入蕾期,蕾期发生旺长时,每亩用缩节胺0.7~1克,对水15~20公斤,盖顶喷洒一次。花期每亩用缩节胺2~3克,对水40公斤喷洒。长势旺的,打顶后6~8天,每亩用缩节胺2~2.5克,对水40~50公斤盖顶喷洒一次。通过“化控”达到棉行“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缝,阳光照得进,空气又流通”的状态。  搞好整枝和推株并垄对发生郁蔽棉田,用打边心、去赘芽、剪空枝、打老叶、推株并垄、拔除空棵等办法,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烂铃发生发展。对密度大、生长旺的棉田,秋雨多时,需推株并垄2~3次,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烂铃,促进成熟。推株并垄,宜在晴天下午进行,次与次之间,需间隔7-10天。  做好棉田排水防涝雨季来临前,及早疏通排水系统,做到大雨过后无涝害发生。遇连绵秋雨时,即便田间不出现积水,也会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光照不足,导致烂铃发生,运用划锄晾墒等办法,降低田间湿度。棉花开花后,分期进行培土,对预防棉株倒伏,防止雨后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控制病菌繁衍,减少烂铃有良好效果。  及时防治病虫害棉铃虫、玉米螟等危害棉铃后形成孔洞,雨水灌入引起烂铃。病菌引起的烂铃,多发生在植株下部的1-5果枝、铃期40天以上的大铃上。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棉铃伤口,避免病菌和雨水浸染,可有效减轻烂铃。烂铃发生初期(烂铃植株达0.1%)喷药防治效果良好,如果烂铃发生较重时再喷药,效果就很差。可选用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1∶200倍波尔多液进行田间喷洒,每亩每次喷洒药液45~60公斤。要对准棉株中下部的青铃喷洒均匀,间隔6~8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在86%左右。喷药前,采摘吐絮棉铃,避免因喷药而降低纤维质量。可结合防治第4代棉铃虫,在杀虫剂中加入防烂铃的杀菌剂,这样既防治害虫,又能预防烂铃。  及早采摘烂铃在烂铃发生期间,及时深入田间仔细查看,发现烂斑棉铃、虫蛀棉铃,随时采摘抢晴天晾晒。将采摘下的棉铃先放入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捞出晾晒,可促进棉铃迅速开裂,收到改善纤维品质、减少损失的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顶尖腐烂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一般年份因烂铃造成减产10%~20%,品质下降20%~30%,收入减少25%左右。大发生年份,烂铃高达30%~40%,减产30%以上,品质下降40%~50%,收入减少45%左右。山东潍坊棉花原种场,曾连续两年烂铃率分别高达45.6%和56.7%,造成减产高达 ...
下一篇:玉米防倒伏栽培措施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一般年份因烂铃造成减产10%~20%,品质下降20%~30%,收入减少25%左右。大发生年份,烂铃高达30%~40%,减产30%以上,品质下降40%~50%,收入减少45%左右。山东潍坊棉花原种场,曾连续两年烂铃率分别高达45.6%和56.7%,造成减产高达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04:17 , Processed in 0.70235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