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斜纹夜蛾的防治

2017-6-1 03:10|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89| 评论: 0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国外分布在地中海区、东半球热带区及***带区。在国内各省均有分布,北起长城,南至广东,西至新疆、四川、云南均可发生为害。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安徽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为害。淮河以北呈间歇性大发生,而在淮河以南则常种群密度较大。该虫寄主范围广,已知可为害的寄主植物达290余种,其嗜好的寄主植物多达90多种,在成都园林上主要危害马蹄金、三叶草及一些乔灌木等。

一、形态识别

1.成虫  体长14-20毫米,翅展35-40毫米,头、胸、腹均深褐色,腹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具有暗褐色丛毛。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呈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处有3条白色斜线,因此得名斜纹夜蛾。后翅白色,无斑纹。前后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闪光。

2.  扁呈半球形,直径0.4-0.5毫米,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卵粒成块状,每块卵有3-4层,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

3.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5-47毫米,头部黑褐色,胴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呈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色。从中胸至第九腹节在亚背线内侧具三角形斑1对,其中以第一、七、八腹节最大。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

 4.  长约15-20毫米,赭红色,腹部背面第四至七节及五至七节腹面近前缘密布圆形刻点,腹部末端有1对弯曲的粗刺,刺基分开,尖端不成钩状。气门黑褐色,椭圆形隆起,前缘很宽,后缘锯齿状。其后有一凹陷空腔。

二、发生规律

1.生活习性  斜纹夜蛾每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无滞育现象。在我国云南、广东、福建等地,终年均可发生。但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北(北纬30度以北)地区越冬问题尚未明确。长江流域各省和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每年7-10月为盛发期,长江流域多在7-8月大发生。成虫白天不活动,躲藏于植株茂密处的叶丛中、土缝下及其他隐蔽场所,黄昏后取食飞翔。飞翔力强,一次可飞数十米远,高达10米以上。成虫有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成虫产卵前期需补充营养,取食糖蜜的平均产卵577粒,未能取食的只能产卵数粒。成虫产卵、交尾多在黎明,产卵前期1-3天,有少数成虫羽化后数小时即可交尾产卵,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顶部或基部着卵量相对较少。卵块多在叶片背面,极少在叶片正面、叶柄及茎部。成虫寿命一般7-15天,短的3-5天,在11月间可达20天以上。

幼虫共6龄,少数7龄或8龄。初孵幼虫聚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不怕光,稍遇惊扰就四处爬散或吐丝飘落。2龄后分散取食,4龄后进入暴食期,出现背光性,晴天白天躲在阴暗处很少活动,黄昏出来取食,黎明前又躲起来,阴雨天也有少数爬上植株取食,一般以晚上9-12时为害最重。大发生年份幼虫将一块田作物吃光后,能迁移到其他田块继续为害。

2.温、湿度的影响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的害虫。各虫态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8-30℃,在33-40℃高温下生活也基本正常。在温暖潮湿的长江流域各省为害最重。幼虫发育适温为25-30℃之间;低于20℃发育速度降低。幼虫各龄历期随着虫龄增长而延长,56龄幼虫最长。

 幼虫老熟后,入土造一卵圆形蛹室,在其中化蛹。化蛹深度与土壤质地、土壤干湿度有关。一般在土下3-7厘米处化蛹,如土壤板结,则在枯枝落叶下化蛹。蛹期在日平均温度29.18℃时为8-11天,23.6℃时为10-17天,冬季蛹期较长。

 斜纹夜蛾抗寒力很弱,冬季低温冰冻易引起死亡,在0℃长时间低温基本不能存活。

作物生长情况、田间小气候、土壤湿度对种群发生数量有影响。水肥条件好、作物生长茂盛的田块,虫口密度大。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对幼虫化蛹、成虫羽化均不利。2龄前如遇暴风雨则大量死亡。蛹期遇大雨,田间积水,蛹易霉烂,影响羽化。

3.食物  该幼虫食老叶生长慢、吃嫩叶生长快,有时历期相差7天以上。田间幼虫密度大时,历期缩短,体色变深,所化蛹体小,干物质量、脂肪量、含水量都有所下降,蛹期延长,翅长与腿节之比增加。

4.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在甘蓝、白菜上可蛀入叶球、心叶内为害,将内部吃空、排泄粪便造成叶球腐烂和霉烂,失去食用价值。

三、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主要用黑光灯、糖醋液、杨树枝及甘薯、豆饼发酵液诱杀。

2.生物防治  斜纹夜蛾天敌很多,包括广翅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黑卵蜂Telenomus sp.、小茧蜂Apanteles ruficrus  Hal.、寄生蝇Exorista sorbillans Weid.、杆菌、病毒等。目前有些地区利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幼虫,效果较好。

3.化学防治 3龄前为点片发生阶段,可结合田间管理,进行挑治。4龄后夜出活动,因此施药应在傍晚前进行。在害虫发生幼龄期使用“战虫”600-800倍液喷雾,即每桶水20-25毫升,使用时每15公斤水加一粒由新植保赠送的微分子助剂(用二次稀释加入),有助于药效的发挥,防效更佳!

上一篇:水稻机直播生产技术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国外分布在地中海区、东半球热带区及***带区。在国内各省均有分布,北起长城,南至广东,西至新疆、四川、云南均可发生为害。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安徽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 ...
下一篇:冬季棚菜冲施肥料“四结合”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国外分布在地中海区、东半球热带区及***带区。在国内各省均有分布,北起长城,南至广东,西至新疆、四川、云南均可发生为害。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安徽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03:12 , Processed in 0.69934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