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玉米高密植能高产?不见得!

2017-5-11 03:33|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65| 评论: 0

  

  玉米种植,所谓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至少现阶段是不现实的。笔者不同意当前极端的追求高密度种植,当然,也不倡导极端的“稀植”,仅仅是对当前玉米种植中过于密植造成的诸多弊端而提出适当降低密度的中等密植的观点。

  A耕地管理条件,支持密植吗?

  农业部2014年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08%,包括我省大部分地区在内的黄淮海地区实际还要低一些,而且70%以上是中低产田。同时,粗放的耕作方式,特别是化肥过量施用造成耕地质量的退化,40%以上的耕地退化严重。

  中国农科院**岗研究员曾表示:“在当前生产水平下,土壤有机质每提升1个单位有机质,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可每亩增产94~132斤,稳产性提高5%~8%。有机质提升对全国作物增产的贡献率将近10%。”

  中国农科院李少昆博士指出:高产玉米要求耕地活土层应该在30厘米以上,适合玉米生长的最低耕层深度应该在22厘米以上。但是,我国玉米田土壤深耕和深松仅仅为16.5厘米!大部分耕地20多年来没有进行过深松整地,现在的土壤板结严重,土壤耕层浅化长期制约着土壤的肥水供给能力,已经严重阻碍了玉米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抗旱、耐涝、抗倒伏能力均减弱,导致减产20%~30%。

  耕地质量问题,还有盐碱化、沙化、工业污染、缺钾、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这怎么能给高密度以基础支持呢?

  另外,按照惯例,玉米在高肥水条件下才可以高密度。国内的一些高产攻关田典型案例基本上都是高密度、高肥水。以我省夏玉米种植为例,亩产1400~1600斤,需要施纯氮36~44斤、纯磷6~16斤、纯钾12~20斤。要达到这一目标产量,平均亩用纯氮约34斤、纯磷6斤、纯钾13斤。你的施肥合理吗?

  B

  玉米不倒伏,你有多大把握?

  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也导致了“三高”:株高升高、穗位高升高、秃尖率升高,而且茎秆细、弱、韧性差,同时病害、虫害都相对严重发生。

  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世煌研究员曾做过土壤肥力与密植育种的试验研究,选当前种植面积非常大的几个玉米品种为对象,得出结论,958每亩种植密度不能超过4500株,335每亩种植密度不能超过4000株,这样类型的品种过于密植,容易倒伏。

  在玉米栽培中,过于密植的缩小株距会降低单株上部干物质、根系干物质,由此诱发倒伏隐患。据笔者对试验田每年20~30个品种对比试验的多年验证,冀中南以及黄淮流域的市场上主推夏玉米品种,种植形式最好采取“缩小行距、扩大株距”的方式,“958类”小穗型品种改为50×33厘米,可大大提高抗倒能力且高产稳产。也可采取大小垄种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根据具体的留苗密度确定。

  不同品种均有各自的适宜密度,稀植大穗型品种一般在3000~3500株/亩,中大穗型品种3700株左右/亩,紧凑型品种一般4000株左右/亩为适宜。

  C病虫害重、空棵缺粒,如何应对?

  玉米种植密度增加,除了倒伏风险加大之外,病害发生严重,空棵和秃顶现象也增多。

  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弊端,一是根部吸收养分变差,导致一部分植株生长瘦弱,二是叶片相互遮盖,花粉不易落在雌穗上,造成无法正常受精结实,不仅造成秃顶较重,而且容易导致雌穗缺粒或者多穗现象。

  此外,密度过大之后,玉米各种叶斑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均会加重,以及各种大量元素缺乏症和微量元素缺乏症的涌现,都可致使玉米生长不良,造成“空棵”或各种雌穗发育不良现象。

  笔者认为,当前市场推广的中大穗型红轴品种,春播玉米一般每亩3300~3800株,夏播玉米一般每亩3700~4000株较为适宜。

  D密度提高后的真实情况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曾联合省级农科院就6个春播玉米品种进行大田种植试验,结果证实,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出现了“三升”“七降”:株高、穗位高、秃尖度3个方面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升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粒重7个方面都随着密度提高而降低,而且,茎秆细弱,抗倒性差,发病较重。数据表明,高肥水条件下,春玉米亩密度在3000~4000株,亩产1860~2067斤是增产幅度最大的,也是玉米倒伏和病害风险最小的。

  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曾进行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报告表明,夏播试验两个品种,亩施肥投入约180元,两个品种的亩密度与产量关系如下:

  958亩密度4500株,亩产1225斤,亩密度5500株,亩产1065斤;335亩密度4000株,亩产1170斤,亩密度5000株,亩产858斤。

  如此的增加密度,和相对应的产量,有什么意义呢?

  E高抗又高产的耐高密品种,有吗?

  实际生产中,每亩4000株为耐密品种,除了需要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外,还应具备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的根系等特点;每亩5000株为耐高密品种,要具备密植而不倒特点,果穗全、匀、饱,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耐阴雨寡照能力、较大的密度适应范围和较好的施肥响应能力。例如,当每亩种植3000株时有较高的产量水平,而当密植到每亩5000株时,也不易发生倒伏,且有更高的产量水平。

  可是,就目前来看,有真正的高抗又显著增产的“耐高密”品种吗?且不说提高密度对产量和品质有什么积极的影响,仅仅一个倒伏问题,当前所谓的“耐密品种”有几个可以抵御得了?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短截对梨树的成花结果的作用
    玉米种植,所谓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至少现阶段是不现实的。笔者不同意当前极端的追求高密度种植,当然,也不倡导极端的“稀植”,仅仅是对当前玉米种植中过于密植造成的诸多弊端而提出适当降低密度的中等密植的观点。  A耕地管理条件,支持密植吗?  农业 ...
下一篇:如何判断种子质量好坏?
    玉米种植,所谓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至少现阶段是不现实的。笔者不同意当前极端的追求高密度种植,当然,也不倡导极端的“稀植”,仅仅是对当前玉米种植中过于密植造成的诸多弊端而提出适当降低密度的中等密植的观点。  A耕地管理条件,支持密植吗?  农业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13:42 , Processed in 0.71623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