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尿素在作物上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十忌

2017-5-10 21:47|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242| 评论: 0

摘要: 耕种帮解答: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的氮肥。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 ...

耕种帮解答: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的氮肥。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

     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很多水果产区农户大量使用尿素,造成死树,后果十分严重。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后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但若施用方法不正确,施用时期不适宜,就会导致其利用率显着下降,严重时利用率仅为10%~20%。

     种植户既花了钱,又浪费了时间,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引发“肥害”,危害作物,因此耕种帮建议正确、科学地追施非常必要。

     氮肥的作用

     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在作物体内,凡含蛋白质多的部分(如种子)含氮也多;含蛋白质少的部分(如衰老的茎杆)含氮也少。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份。叶绿素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物质,而酶是作物体内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核蛋白、植物碱也都含氮。从而可以看出,氮在作物营养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物从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素。

     氮肥施用不足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出: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着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显着早衰并早熟,产量降低。

     氮肥施用过量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在: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作物产量降低。

     现在普遍使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反应,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耕种帮建议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同时还要深施覆土,尿素在土壤中分解的终产物是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在土壤中或土壤表面分解形成游离氨,易挥发损失。和其它氮素肥料一样,尿素施用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是雨后或阴天,忌晴天中午施用。尿素属于单元肥料,施用时应和磷肥或其它化肥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同时也能发挥肥料之间的协助作用。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平衡施肥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耕种帮建议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

     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

     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适期追施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每年开春后的小麦返青期,农户借浇返青水的机会将尿素撒施或冲入麦田;

     玉米苗期,农户在雨前将尿素撒入田间;白菜苗期随浇水将尿素冲施;番茄苗期浇水时冲施尿素等。

     这样追施尿素,虽说肥料用了,但浪费现象严重(氨气挥发,尿素颗粒随水流失),还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等不良现象发生。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

     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

     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尿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

     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

     氮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适时追肥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

     因此耕种帮建议尿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尿素随水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现象,浪费肥料,耗费人工,还极大地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

     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穴,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

     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随水流失。

     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而后再晾晒5~6天。

     、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

     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

     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尿素使用十忌

     一、忌与碳铵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

     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耕种帮建议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二、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

     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

     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三、忌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

     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四、忌施后马上灌水

     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

     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一般夏秋季节应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节应在施后7~8天后浇灌水。

     五、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一般来说,夏秋季节,尿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

      六、忌施于芹菜上

     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因为追施尿素,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

     芹菜适宜施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有利提高品质。

     七、忌用量过大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一般每亩施用5~15公斤,水田每亩施15~20公斤。

     施用过多,在转变为碳铵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伤害作物。

     同时尿素施得过多,大部分被流失,进入地下水,将会导致水体的氮素污染,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严重影响人畜安全。

     八、忌高浓度叶面喷施

     在所有氮肥里面,尿素是理想的叶面肥。喷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质的数量和速度都超过其他氮肥。

     但是,叶面喷施时切忌尿素溶液浓度过大,否则会烧坏叶片,也会毒害植株。通常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的浓度以2%为宜;

     蔬菜、瓜果以0.5-1%比较合适;果树以0.5-1.5%为宜。

     九、忌施用过迟

     施用尿素过晚,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故一般应比其他氮肥早4~7天施用。

     十、忌单一施用

     尿素的有效成分是氮素,养分单一,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成分。因此耕种帮建议尿素应和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施用,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

     而且尿素与有机肥及化肥合理混施,还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如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可以使不稳定的碳酸氢铵转变为稳定的磷酸铵,这样氮的自然挥发就大大减少。

     尿素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也可加速尿素的转化与分解,迅速被作物吸收,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以上就是有关尿素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有疑惑的朋友们排忧解惑。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脱毒马铃薯的优点有哪些?
耕种帮解答: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的氮肥。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 ...
下一篇:杀菌剂使用注意事项,杀菌剂使用误区你了解多少?
耕种帮解答: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的氮肥。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葡萄红蜘蛛用什么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葡萄新梢、叶片、果柄和果穗,被害
葡萄根瘤蚜怎么防治?
  耕种帮解答:  葡萄根瘤蚜为害特点:仅为害葡萄,是国际和国内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葡萄锈病用什么药治疗?
  耕种帮解答:  葡萄锈病症状:葡萄锈病主要为害植株中下部叶片。病初叶面现零星
葡萄灰霉病用什么药最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灰霉病症状:主要为害花穗和果实。花序感病后,初呈淡褐色水
葡萄黑痘病用什么药最有效?
  耕种帮解答:  葡萄黑痘病症状:此病主要侵染绿色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果梗
葡萄白粉病用什么农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白粉病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藤蔓等,幼嫩组织易感
葡萄炭疽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
  耕种帮解答:  葡萄炭疽病症状:一般发生在着色或近成熟的果实上,有时也为害叶
葡萄霜霉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霜霉病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
苹果红蜘蛛用什么农药能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出现白色小斑点
苹果金纹细蛾用什么农药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金纹细蛾为害特点:幼虫从叶背潜人叶内,取食叶肉,形成椭圆
苹果卷叶蛾用什么杀虫剂?
  耕种帮解答:  苹果小卷叶蛾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为害叶片时,幼虫将
苹果霉心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霉心病症状:病菌主要为害果实,症状主要有果实心霉变和果实
苹果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锈病症状:叶片肥厚肿胀,背面有黄色毛状突起是其典型特征。
苹果斑点落叶病要用什么药打
  耕种帮解答:  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落,也为害新梢和果实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 13:21 , Processed in 0.50040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