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大棚架式及建造

2017-4-5 08:40|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674| 评论: 0

  

一、大棚基地的规划

大棚是一种相对固定一地、利用时间较长的栽培设施。在安装大棚之前必须进行规划,尤其是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大棚基地.必须根据基地自然环境条件,对棚的方向和布局,基地内的道路、沟渠、电源、粪窖、水池、防护林等设施要科学合理统筹安排,这样才能保证将来大棚生产管理方便科学,为高产高效奠定基础。

1、基地选择

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灌溉便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地下水位0.8米以下,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

2、大棚规格及其布局

(1)大棚规格。适合我目前使用的大棚,一般以长45—50米左右,宽6—8米不等,棚高2—3米。大棚太长不利于排湿降温,大棚太小棚内温度不稳定,土地利用率低。大棚跨度有向宽方向发展,近年引进和慈溪市由由农机服务公司生产的825型单体管棚,具棚体大,保温性能好,土地利用率高,农事操作方便,适于立式栽培等特点,已成为我地单体管棚发展的首选棚型。

(2)大棚布局。大棚走向以南北向或略偏西南为好。即南北为大棚长,东西为棚宽。两棚间距1.5—2米左右,中间有一宽50厘米的小水沟,水沟两旁有50—60厘米左右的人行小道。南北两棚间距5米左右,距棚门端50厘米处各开一小水沟,中间为2.5—3米的道路。形成大棚群内的道路和排灌沟渠配套,道路通畅,排灌两便的生产体系。

二、毛竹大棚的建造

1、毛竹大棚的规格

跨度5—7米,长度因地制宜,一般45—60米,拱间距0.5—0.6米,棚顶高2米左右。

2、材料准备

(1)毛竹。二年生毛竹,中间处粗度8—12厘米,长5米左右,顶梢粗度不小于6厘米。竹子砍伐时间以8月份以后为好,这样的毛竹质地坚硬而富有柔韧弹性,不生虫,不易开裂。按每亩面积大棚需毛竹约3000千克备料。并取好边立柱、中立柱,弓杆、三道纵向拉杆的料。

(2)大棚膜。选用多功能转光膜和高保温膜最佳,它可以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棚的保温性能。膜幅宽7.5—8米,厚度6.5—8微米,用量50千克/亩。

(3)裙膜。最好也选择多功能膜,宽1.1—1.3米,厚度5—7微米。也可用当年换下的旧棚膜裁成相应宽度备用。亩用量10—15千克。

(4)小棚膜。用普通膜或多功能小棚膜(也可用旧农膜,省成本,且保温性更好),幅宽依据作物高度选定2米或3米,厚度3—4微米,用量30—40千克/亩。小棚用的竹片长2—3米,宽2—3厘米。

(5)地膜。选用1.5—2米宽的地膜,用量3干克/亩。

(6)压膜线。7—8千克/亩,最好选用上海产(也可就地取材,采用不易老化,强度高布条)。

(7)竹桩。用竹桩固定压膜线,约260个/亩。竹桩用毛竹根部制成,长约50厘米,近梢端削尖,近根端削有止口,以利压膜线固定。

3、建棚工序

(1)按棚跨度在地上用种田线拉好两条平行线,即大棚边长线。要求大棚边线与棚头线相垂直。

(2)在棚中心和距边线30厘米处每隔3—4米,用半月铲打立柱洞,搭好三道立柱和纵向拉杆。边立柱以向外侧75—80度倾角支撑立柱和弓杆。

(3)在两条边长线的相对位置上,每距0.5—0.6米用半月铲打洞,深25—30厘米。将弓杆竹子粗的一端插入洞内约40厘米,相对应的两根竹子粗度基本一致,细的一端在棚顶相重叠70厘米以上,绑扎紧。插入土端可用石灰水浸泡,减缓插入土端霉烂速度。

(4)捆扎棚架于三道纵向拉杆,固定棚架使之成一整体。

(5)棚两端斜插上剪刀撑并捆扎好棚头立柱和横杆,使棚体牢固。并在二端棚头中间安60厘米宽的门。

(6)覆盖棚膜。先安装裙膜。将裙膜的一边塞入一粒黄豆用细绳扎住后拉紧并固定在大棚竹架离地面100—120厘米高处。裙膜的下端埋人土中深约10厘米。再从棚顶扣上大棚膜(注意棚膜的正反面),大棚膜的下端在裙膜的外侧,与裙膜重叠40厘米以上。

(7)用压膜线把膜压紧拉平。注意钉竹桩时要使之与大棚架(竹子)在一直线上,压膜时先固定棚二端,再压棚中间。

三、825型和622型管棚搭建

1、定位 根据棚的规格,在平整的土地上,先拉一条基准线, 以勾股定律(直线为4米,横线为3米,斜线为5米)使4个角成直角,确定4角定位桩,并拉好棚头棚边4条定位线。

2、安装拱管 将拱管的下端按需插入的深度做好安装记号(一般为50厘米),插入深度使安装记号与地表水平线相平。在棚纵向定位线上按确定的拱间距(一般为60—70厘米)标出安装孔,两侧的安装孔的位置应对称,用同拱管径相同的钢钎在安装孔位置打出所需深度的安装孔,将拱管插入安装孔内,然后用接管将相对拱管连接好。

3、装纵向拉杆和棚形调整 用钢丝夹将纵向拉杆与拱管在接管处连接好,然后进行拱管高低调整,使拱管肩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纵向拉杆尽可能直。

4、装压膜槽和棚头 上压膜槽处在接近肩部的下端,下压膜槽离地面1—1.1米,二压膜槽间距60厘米左右,安装时,压膜槽的接头尽可能错开,提高棚的稳固性。

棚头应在安装纵向拉杆和压膜槽前固定好,作棚头的二副拱管应保持垂直,为提高棚头抗风能力,拱架的高度可比其他拱管略低(略插的深些),同时安装好棚头立柱。

5、覆膜 先上围裙膜,把围膜的上端用卡簧固定在下压膜槽上,在棚头处折叠10厘米左右,下端埋入土中10厘米;再从棚顶扣上大棚膜(注意正反面),先固定一端大棚膜于棚头压膜槽,然后在另一端拉紧,用绳固定在棚门上,从固定的一端向另一端透开棚膜后,固定另一端棚膜于棚头压膜槽上,再从一端开始横向拉紧对齐棚膜,固定棚膜于上压膜槽;用压膜卡固定棚膜的下边于摇膜杆上,上好压膜绳。

6、摇膜设施使用 在棚膜的二端沿棚头拱管内侧10厘米处从底边裁至上压膜槽,然后在棚头拱管向内在上下压膜槽间垫一层1米左右长薄膜,上下用压膜槽固定,棚头拱杆处连棚头膜用压膜卡固定在棚头拱杆上。通风口大小由摇膜高低来控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日光温室建造严把质量关
   一、大棚基地的规划 大棚是一种相对固定一地、利用时间较长的栽培设施。在安装大棚之前必须进行规划,尤其是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大棚基地.必须根据基地自然环境条件,对棚的方向和布局,基地内的道路、沟渠、电源、粪窖、水池、防护林等设施要科学合理统筹安排 ...
下一篇:大棚覆盖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一、大棚基地的规划 大棚是一种相对固定一地、利用时间较长的栽培设施。在安装大棚之前必须进行规划,尤其是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大棚基地.必须根据基地自然环境条件,对棚的方向和布局,基地内的道路、沟渠、电源、粪窖、水池、防护林等设施要科学合理统筹安排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09:55 , Processed in 0.70674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