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017-2-20 09:47|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272| 评论: 0

一、播前准备
(一)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宜选择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无姜瘟病地块,在进行冬耕的基础上,春季及早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达到无明暗坷位,上松下实。增施有机肥,以优质鸡粪,无病残体圈肥、饼肥和草木灰配合施用,结合整地撒施优质腐熟鸡粪3-4立方米或优质圈肥5000??10000公斤做基肥。在高肥水地块按60-65厘米行距开沟备插,沟施豆饼1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锌肥2公斤,硼肥1公斤做种肥。

(二)精选姜种,培育壮芽

1、精心播种 于适期播种前30天左右,从窑内取出种姜,用清水冲洗,去掉姜块上的泥土,选用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的健康姜块作种。严格淘汰姜块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种姜,要求种姜块重达75克左右,每667平方米用种姜500公斤左右。

2、晒姜困姜 3月上旬选晴天,中午八九点钟,将精选好的姜种放在阳光充足的地上晾晒,晚上收进屋内,重复2??3次,使姜皮发白发亮,种姜晒困结束。在晒困过程中,还应注意病症不明显的姜块,经晒困失水后,严格淘汰表皮干瘪皱缩,色泽灰暗的姜块,确保姜种质量。

3、炕姜催芽 对精选、晒后的姜种,用药肥素、姜瘟散、生姜宝、绿霸等农药200倍液进行浸种10分钟,起到杀菌灭菌作用,晾干后上炕催芽,催芽温度掌握在22-25℃,并掌握前高后低,20天后,待姜芽生长至0.5-1厘米时,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种。

二、播种至出苗期管理

(一)短期早播,地膜覆盖 根据当地气温、地温和晚霜时间,进行地膜栽培可比常规播种提早20-30天、于4月上旬开始播种。盖膜前应用除草剂每667平方米100??150克,对水喷施,免除膜下杂草。地膜可选用厚度0.005??0.006毫米、宽240??340毫米规格。地膜栽培较不盖地膜栽培增产42%以上。

(二)适当稀植,增大姜块 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提高单株产量,促使姜块大而整齐。高产地块适宜种植密度为5500株/667平方米左右,行距60-65厘米,株距不小于20厘米。中肥水地块行距掌握60厘米,株距18厘米,每667平方米5500??6000株,用种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掌握在500公斤左右。

(三)适时遮阴,促进生长 生姜出苗达50%时及时进行姜田遮阴,促进姜苗健壮生长。

1、遮阳网遮阴 采用遮阳网遮阴,其遮阴均匀一致,不破坏地膜的完整,便于田间管理,姜苗生长势旺,具体方式有:①高位棚式遮阳网。利用水泥柱、竹杆扎成2米高拱棚架,扣上遮阳网,宜选择遮光率为30%的遮阳网。②条幅立式遮阳网。将遮阳网成幅立式拉于生姜行间,用竹、木固定,形似习惯姜草方式,幅宽60??65厘米,可选择遮光率为40%遮阳网。③农膜打孔遮阳网。选用黑色带孔农膜,拉于生姜行间,用竹、木固定。

2 、减少柴草遮阴 大多姜农习惯插姜草遮阴,多用槲柴,谷草、玉米秸等姜草,因柴草多带病虫残体,特别是玉米秸内越冬的玉米螟虫插姜草带入姜田,增加了姜田螟虫基数,加重生姜螟虫发生程度,不利于姜田病虫防治,且插姜草费工费时,成本偏高。

三、生长中后期

(一)轻施捉苗肥,重施合枝肥,补施秋肥 于6月上中旬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顺水冲施尿素25公斤,以促进姜苗生长。7月上中旬揭去地膜,每667平方米施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至8月20日前每667平方米补施硫酸钾30公斤,追肥后及时浇水。9月中旬可根据姜苗长势,适量追施钾肥或氮肥,并对地上部进行叶面追肥,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起治病防早衰作用,延长生育后期叶片功能期。

(二)及时浇水,分次培土 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在播种前浇透底水的基础上,一般在出苗前不进行浇水,而要等到姜苗70%出土后再浇水,具体应根据天气、土壤质地及土壤水分状况灵活掌握。第一水若饶得不晚,姜苗受旱,芽头易干枯。因地膜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苗期不宜饶水太勤,且以膜下浇小水为宜。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好,不要在中午浇水。同时,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立秋前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此期4??5天浇一水,始终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为保证生姜收获后少粘泥土,便于贮存,可在收获前3-4天浇最后一水。施用分枝肥后,应根据生姜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分次培土2??3次,确保生长不露出土面,促进姜块迅速生长。

(三)延时收获,提高产量

1、初霜收获 当秋末气温在8??18℃时,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正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适当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据试验,霜降后,每晚收一天,平均667平方米增产30??60公斤。大田收获生姜的最佳收获期应在初霜后10??15天,此时收获生姜既不会冻伤姜块,又可充分利用生姜后期增产这一黄金时期。因此,一定要掌握最佳的收获时机,切不可过早收获。

2、拱棚延时 初霜前在姜田架起拱棚,扣农膜保护延时,使生姜生长期延长20-30天收获,可667平方米增生姜1000公斤以上,667平方米产达到5500公斤以上,667平方米产地块达到6000公斤以上。试验表明,后期拱棚延迟较不盖膜拱棚延迟的增产率为20%以上,较前期地膜加后期拱棚延迟的增产率为50%以上。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

1、姜瘟病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应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即:①轮作换茬;②土、肥、水、种净;③挖好排水沟,排水防涝;④搞好药剂防治。可用药肥素、生姜宝、姜瘟散、绿霸等1500??2000倍药液浸根,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以上药液进行土壤处理,并用石灰打点做标,待生姜收获后,将此处土壤深埋好理。

2、虫害 生长期间主要虫害有生姜螟虫、甜菜夜蛾、生姜蓟马等,要及时搞好虫情观测,在大发生前搞好药剂防治。可用夜蛾必杀、快杀灵和吡虫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10天防治1次。

四、收获贮藏期

科学贮藏,增加效益。生姜贮藏多采用挖窖贮藏,一般深5-7米,挖2??3个贮姜洞,窖内温度保持11-1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生姜入窖前,应彻底清扫姜洞及窖底,若里面太干,可适当洒水保持湿润。为了防治姜蛆,保持姜块姜头新鲜,可提前施用百菌清和多菌灵等杀菌剂及敌敌畏等杀虫剂对进窖进行杀虫处理。生姜人窖结束后,用一块1米见方的农膜平铺于井底,堆放3??5公斤麦草,倒入0.25公斤80%敌敌畏原液,熏杀姜蛆成虫,防止姜蛆发生,即简便又省事,旦成本低,防治效果好,所存生姜无虫头,色泽鲜亮,经济效益好。生姜入窖20??25天,于小雪前封住井口。人员入窖前要注意先通风,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大棚多采光蔬菜产量高
一、播前准备 (一)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宜选择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无姜瘟病地块,在进行冬耕的基础上,春季及早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达到无明暗坷位,上松下实。增施有机肥,以优质鸡粪,无病残体圈肥、饼肥和草木灰配合施用,结合整地撒施优质腐熟鸡粪3-4立 ...
下一篇:蔬菜怎样合理轮作
一、播前准备 (一)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宜选择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无姜瘟病地块,在进行冬耕的基础上,春季及早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达到无明暗坷位,上松下实。增施有机肥,以优质鸡粪,无病残体圈肥、饼肥和草木灰配合施用,结合整地撒施优质腐熟鸡粪3-4立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01:38 , Processed in 0.74581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