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施肥不灌水,果树“噘着嘴”!什么意思?别再错了!

2017-2-13 08:02|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287| 评论: 0

  1、施肥不灌水果树撅着嘴
  施肥、浇水是果园的两项主要技术措施,也是果树生理需求的两个主要方面。施肥与浇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肥料施入土壤后,营养元素并不能被果树直接吸收利用,矿质营养元素必须在水分的参与下转化成离子态,才能被果树的根系捕捉,然后借助蒸腾拉力和根压等动力向树体转运。施肥不浇水,只等于将肥料转移了一个地方存放,不能发挥其肥效,这正是“施肥不浇水,果树撅着嘴”的原理所在。
  施肥后,土壤墒情好,能溶解肥料,可以不浇水或浅浇水。过于干旱时,施肥后及时浇水,肥料才能被快速利用。
  生产中,多数人把施肥与浇水当成了互不相关的两项措施,浇“空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先进的果园管理办法,是实施“水肥一体化”。
  在国外,多数果园是先配成营养液,浇水的同时也实现了施肥。科学试验表明,过量浇水或只浇空水,容易造成树体旺长,结果能力下降,不利于培养中庸健壮的树势。目前,土壤肥力不足,是我国果园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每次浇水都加入一定量的肥料,效果才会理想。
  2、打开水路枝叶茂打开光路花果香
  要想长树,就要多浇水,要想结果,就要光照充足。水多,枝叶就茂盛,这在生产实践中是有直接表现的。在降水量较少、浇水条件不便利的果区,树体发枝量较小。
  例如,在山西的吉县、甘肃的静宁、天水等地,即使是长枝富士,满树冒条现象也较少。因此,在这些地方,树体一般都比较“听话”,株间、行间交接现象相对较轻。
  再比如,果区谁家浇水勤,浇水多,必然枝叶生长量大,枝条旺长现象严重。明白了水多枝条旺的道理,大家就应当学会科学浇水。
  幼树阶段,大肥大水能尽快发枝,多发枝,为建造更多的结果部位打好基础;在果树进入结果期后,特别是树形改造去枝量大的情况下,就要控制浇水,不然,会加剧营养生长,对花芽分化和营养积累不利。
  因此,对进入盛果期的果园,生长季节提倡果园生草蓄水,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即使必须浇水,也要浅浇或沟灌、隔行浇。惟有封冻水提倡全园漫灌。
  果园的产量潜力取决于果树的光合能力。有效光合面积大,树势壮,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积累多,消耗的少,用于果实生产的多,是果园高产优质的基础。据测算,苹果园的最高产量潜力可以达到每亩7000公斤到8000公斤,但为什么多数果园不要说达到这样的极限指标,就是达到亩产七八千斤都非常困难呢?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光照不够。
  同时,光照还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果实在5月份以后的生长与叶片质量和光照强度有关,因为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越多果实生长越快,果实着色也很好,优质果率也就越高。因此,果园的枝叶覆盖率不能超过80%,必须达到各部位均匀照光,既有上光,又有下光,既有直射光又有散射光,达到枝枝见光,果果见光,才能保证优质高产。
  3、小树枝多是个宝大树枝多结果少
  苹果树从苗木定植后到结果初期前为幼树期。苹果幼树期树势要旺,新梢生长量要大。
  小树枝多是个宝!
  一是可以在众多的枝条中选择适合的枝条用来培养骨干枝;
  二是大量的枝条和大量的叶片可以提高光合能力,迅速扩大树冠;
  三是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辅养枝缓和树势,促使其早结果、早丰产。要想幼树多发枝,除了加大肥水之外,修剪量要小,要贯彻轻剪少疏、多留枝的修剪原则。
  进入结果期的大树,如果枝量过大,则对生产不利。结果期大树枝量过多,极易造成树体密蔽,严重影响通风透光。当前果园密蔽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亩枝量过大。
  成龄果园亩枝量多少合适呢?
  假设亩产4000公斤,5个苹果算一公斤,那么,每亩只需要20000个苹果:再假设每三个枝结一个苹果,只需要6万枝就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因此专家提出,苹果园亩枝量一般应在6~8万条之间。我们密蔽果园的亩枝量有多少呢?据调查,亩枝量超过10万条的平平常常。
  所以,在冬季修剪上,对密挤枝、重叠枝、病虫枝、衰老枝要及时进行清理或更新。
  4、剪树容易决策难
  剪树在一般人心目中很神秘,会剪树的人被大家尊敬为能人。那么,能人能在什么地方?其实就能在下剪子前的决策上。
  剪树需要哪些决策呢?按照小冠开心形的理论,无外乎势、形、量三个方面。下剪之前,首先要做的决策是对果园整体进行一番判断。
  这个果园整体势力是强是弱?整体的形是密蔽还是光照利用良好?对待整个果园要这样来分析、来决策,对单株树同样要这样做。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相邻树之间的关系。
  哪个是临时树?哪个是永久树?临时树计划维持几年后要间伐掉?这些宏观上的东西是开始修剪的基础和出发点。
  不把这些搞明白就动手,只能是解决了小问题,放过了大问题。决策难,难在什么地方?
  一是多数人不会判断树势、枝势。不会判断就不懂得该用合势修剪手法还是该用分势修剪手法。
  二是不会判断修剪反应。不知道这一剪子下去,明年会把养分重新分配到什么地方,哪个地方会壮起来,哪个地方会弱下去。
  三是不了解前期地下投资情况。同样是一个修剪手法,投资大的修剪反应与投资小的修剪反应会有所不同。
  如果明白了全园、单株树的势,确定了今后全园的形和单株树的形,就能掌握适度的修剪量,就能明白哪里该重,哪里该轻,修剪起来当然就得心应手,相当地容易了。
  剪树容易决策难,其实就是说剪子是受头脑来指挥的。头脑要指挥得了剪子,就得有丰富的知识。只要大家重视平时多积累、多学习,剪树一点也不神秘。
  5、常看常不会越剪越会剪
  果树修剪毫无疑问是个技术活。技术性主要表现在修剪时,脑子要比手快,哪个枝该剪,哪个枝该留,都必须先有个判断。
  经常看别人修剪,不去判断为什么这样剪,只能是常看常不会。只有自己动手实践了,才能下手越来越准,越剪胆子越大。
  修剪时既要判断整体的树势,又要判断一个枝条的枝势;既要考虑到相邻树间的关系,又要考虑修剪后的反应。既要考虑到修剪对营养的调节,又要考虑到对结果数量和品质的影响。总之,一剪子下去,脑子得转好几个圈子。
  好多果农不自己动手剪树,习惯于花钱请别人来代劳。别人修剪果树,对你以往和今后的投资情况、施肥种类不清楚,自然难以做得很到位。
  如果遇上心急的,怕耽误工夫,更不会去考虑那么多,修剪效果就更差点。同样是一个把式剪树,为什么有的树修剪反映很好,有的就不理想呢?原因就是判断得少了或判断错了。
  因此,我们提倡果农自己动手修剪,自己的果园自己最了解,修剪判断最准确,失误的几率就很小。要学会自己修剪,必须首先了解果树生长的基本习性,掌握修剪的基本要领。
  一开始修剪时可以慢点,想多点,干少点,渐渐地就能熟练起来。其实果树修剪是个“粗活”,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加以解决,至于错剪上一些也不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没必要缩手缩脚,谁锄地还不除掉几个庄稼苗?
  常看常不会、越剪越会剪;看样学样容易错,多动脑子提高快。
  6、轻剪不是不剪重剪不是大砍
  果树修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剪手法。在评价修剪程度时,往往有的人认为重了,有的人认为轻了。是轻是重?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对于偏旺的树,在去大枝时手法就要轻一点,一次可以去一个或两个。去除大枝,对树势有促进的作用,如果再大量去除小枝,树体第二年极容易更加偏旺,不好控制,影响成花。旺树既去大枝又去小枝,就是修剪偏重;但如果树势偏弱,去除一个或几个大枝,同时适当疏除一部分细弱枝、衰老枝,将养分集中到留下的枝条上,会促进树势向中庸转化,那么修剪就不算重。
  只轻剪不是不剪,重剪不是大砍,主要是针对两种走极端的行为。有的人惜枝思想严重,修剪时不是从树势判断出发,而是看花芽修剪,只要有花就下不去手,结果造成满树小枝量过大,有人形象地将此称为可以“编笊篱”,是“喜鹊窝”。也有人急于解决光照恶化问题,不判断修剪反应,一味追求树形,既去大枝又大量修剪枝组,想一次成形,结果却事与愿违。
  总之,修剪的轻与重是因树而异。修剪的轻重是以树势为依据,以修剪反应为判断标准,以最终实现合理的亩留枝量为目的的。修剪的轻重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
  对同一棵树来说,修剪的轻重程度有一定的幅度,只要能通过修剪达到培养中庸树势的目的,多剪几个小枝、少剪几个小枝无关紧要,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都不能算错。
  7、新树结的老枝果老树结的新枝果
  新栽幼树,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管理的重点是尽快扩冠,尽量提高全园覆盖率,培养骨架,为培养丰产树形奠定基础。苹果枝条按性质分为结果枝和发育枝。
  在二年生枝上,由一年生枝(发育枝)的某些芽抽生枝条,其先端形成花芽(顶花芽),有些品种的枝条上部也可形成腋花芽。在三年生枝上,开花的同时抽生枝条,若使其结果,这个枝条就不形成花芽;反之,则这个枝条就形成花芽。由于幼树营养生长旺盛,光合营养用于建造的多,用于积累的少,发育枝多,结果枝少,所以,幼树主要靠老枝结果。
  进入盛果期后,由于甩放结果枝组,尤其是连年果台副梢成花,以果压冠,使得结果枝组下垂,生长势变弱,结果能力也会逐年下降。
  因此,要特别注重结果枝条的更新复壮。老弱树更新修剪要选留壮枝壮芽、上枝上芽,扶壮长势;疏剪细弱花枝,减少坐果。更新修剪一般是回缩多年生枝促生旺枝,在适当部位选留徒长枝,培养代替原生长弱的骨干枝或大、中型枝组。对老弱树更新修剪,必须以加强土肥水管理并减少结果为前提。只靠更新修剪或在树体营养水平很差时进行更新修剪,多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8、满树花半树果半树花满树果
  满树花半树果和半树花满树果,指的是花多必然果少,花少可能果多的意思。这种现象在各种水果品种上都有明显的表现。既然在各种水果上都有这种现象,就不是品种固有的特性,而是管理上的原因了。
  造成“满树花半树果和半树花满树果”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营养积累的问题。在果树一年的生理周期中,开花期间消耗的营养相对最大。
  此期,树上没有成熟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营养物质,开花所消耗的能量全部来自于上年的积累。
  整个树体营养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它所承受的生育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满树开花,意味着消耗掉的营养多,当养分养育不起这么多“子女”时,“子女”就会因为“缺奶”而夭折,最终只留下“半树果”。相反,树上的花开得少,消耗掉的营养少,坐果率高,最终当然会“满树果”。
  要想保证坐果率,达到连年稳产的目的,一是要“计划生育”,二是要“优生优育”。
  所谓的“计划生育”,就是要减少开花量。一棵树要实现目标产量,其实需要的花量并不大。比如,亩栽50株苹果树,每株产苹果100公斤,亩产就是5000公斤。每公斤按两个半苹果计算,株产100公斤,有250个苹果就足够了。
  事实上,每株树每年的花芽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高于这个指标,绝大部分开了花不坐果或坐住果又被疏掉了,这是一种极大的营养浪费。实行“计划生育”的方法很简单,可以利用冬剪疏掉大部分花芽,也可以在花前进行复剪,把营养集中供给保留的果实,省工省力。
  所谓的“优生优育”,就是要给树体补充足够的养分,补充开花所消耗掉的营养。这种补充,根据果树的发育特性,不宜在春季进行动土施肥,很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涂干和冲施,使果实在生长过程当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养分供应,减少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果实附近旳叶子剪掉会影响苹果生长吗?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1、施肥不灌水果树撅着嘴   施肥、浇水是果园的两项主要技术措施,也是果树生理需求的两个主要方面。施肥与浇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肥料施入土壤后,营养元素并不能被果树直接吸收利用,矿质营养元素必须在水分的参与下转化成离子态,才能被果树的根系捕捉, ...
下一篇:苹果摘袋何时最好?应该如何科学摘袋???
  1、施肥不灌水果树撅着嘴   施肥、浇水是果园的两项主要技术措施,也是果树生理需求的两个主要方面。施肥与浇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肥料施入土壤后,营养元素并不能被果树直接吸收利用,矿质营养元素必须在水分的参与下转化成离子态,才能被果树的根系捕捉,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农药如何按来源分类?
  一、矿物源农药  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的农药,统称为矿物源农
葡萄红蜘蛛用什么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葡萄新梢、叶片、果柄和果穗,被害
葡萄根瘤蚜怎么防治?
  耕种帮解答:  葡萄根瘤蚜为害特点:仅为害葡萄,是国际和国内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葡萄锈病用什么药治疗?
  耕种帮解答:  葡萄锈病症状:葡萄锈病主要为害植株中下部叶片。病初叶面现零星
葡萄灰霉病用什么药最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灰霉病症状:主要为害花穗和果实。花序感病后,初呈淡褐色水
葡萄黑痘病用什么药最有效?
  耕种帮解答:  葡萄黑痘病症状:此病主要侵染绿色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果梗
葡萄白粉病用什么农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白粉病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藤蔓等,幼嫩组织易感
葡萄炭疽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
  耕种帮解答:  葡萄炭疽病症状:一般发生在着色或近成熟的果实上,有时也为害叶
葡萄霜霉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霜霉病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
苹果红蜘蛛用什么农药能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出现白色小斑点
苹果金纹细蛾用什么农药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金纹细蛾为害特点:幼虫从叶背潜人叶内,取食叶肉,形成椭圆
苹果卷叶蛾用什么杀虫剂?
  耕种帮解答:  苹果小卷叶蛾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为害叶片时,幼虫将
苹果霉心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霉心病症状:病菌主要为害果实,症状主要有果实心霉变和果实
苹果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锈病症状:叶片肥厚肿胀,背面有黄色毛状突起是其典型特征。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0 10:00 , Processed in 0.72448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