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山核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2024-5-6 02:16|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7| 评论: 0

1 山核桃蚜虫(Kurisakia sinocarye Zheng)

山核桃蚜虫又称“油虫”·“麦虱”。属同翅目·蚜总科,分布于浙江·安徽等山核桃产区,危害山核桃树

危害情况:为害为小蚜虫吸食幼齿及汁液所致。每年四月上中十日,即“清明节”前后,破坏最为严重。在此期间,第一代至第三代小蚜虫相互重叠,争相刺吸,进入为害高峰期。受害严重时,雄花枯萎,雌花不开花,树体衰弱,产量下降。

形态特征:

第一代蚜虫(母蚜):赭色,无翅,体背有皱纹,具肉瘤,触角短,4节,缩于腹下,无父管,形似“小乌龟”。

第二代蚜虫;体亮黄色,无翅,扁平,椭圆形,触角5节,复眼红色,腹部和背部有两个绿色斑点,腹管有不显眼的瘤状。

第三代蚜虫:有翅的蚜虫,翅前缘有黑色翅痣,触角5条,腹部和背部有两个绿色斑点,腹管呈明显的瘤状。

第四代蚜虫(性蚜虫):体无翅,无腹管,触角4节。雌性蚜虫体色黄绿色带黑色,头部前部中央微凹,尾部两侧有圆形产蜡腺,分泌白色蜡质。雄性蚜虫体色较雌性深,头部前部深凹,腹部末端无产蜡腺。

越夏型:体黄绿色,无翅,极小,扁薄如纸。

生物学特性;一年4代。 10月底至11月初,卵在山核桃芽·叶痕·折枝的缝隙中越冬。 1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上中旬,一处产卵1枚或12枚以上,孵化成第一批小蚜虫。是黄色的。然后它变成深绿色,像一只小乌龟,慢慢地爬到山核桃树的芽缝里刺吸食物。 2月中下旬(雨前后)开始从花蕾转移到花蕾下的小枝上为害。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虫体发育增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山核桃开始发芽时(虫醒后,清明节前)发育成雌性成熟蚜虫,并开始以孤雌卵产生第二代小蚜虫。第二代蚜虫一旦出生,就可以爬到山核桃萌发的芽叶上吸食。 4月上中旬(清明节前后)又开始单性繁殖,产生第三代蚜虫。聚集在新的山核桃树叶上,通过刺吸造成伤害。此时一·二·三代蚜虫均可见,争相刺吸为害,进入为害高峰期。至4月底,第三代小蚜虫开始在背部和肩部两侧形成翅芽,并继续成为翅蚜。不久,有翅蚜虫在山核桃叶背生出极小的第4代小蚜虫,于5月上中旬(立夏前后)开始休眠下降,称为越夏型。过夏型的黄绿色体薄如纸,贴在叶背上。 9月中下旬才开始采食。背刺吸伤害。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发育分化为无翅雌性蚜虫和雄性蚜虫。它们交配并产卵。卵产在山核桃芽上的叶痕中和树枝破损的缝隙中过冬。每只雌性蚜虫产卵1-5 个。分娩后,雌雄蚜虫相继死亡。

夏季高温干旱,山核桃蚜虫可造成大量干枯·发黑·死亡。过夏后恢复活动已近深秋,山核桃叶已接近黄化,为害不严重。

山核桃虫喜湿润阴凉,阴坡多虫,阳坡少虫,码头多虫,丘陵少虫。连续几天的大雨并不能减少虫口数量,但3·4月份出现的严重“寒泉”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在树干周围打孔,按1:0或1:1的浓度注药。方法是手持快口约1厘米的小利斧,距树干10厘米,倾斜45放在树干上。在上环钻孔,孔深约1cm至木质部,然后用小塑料盆挤1-2滴氧化乐果液,以免漏出,防效90%以上。

2 山核桃蝗虫

主要有螳螂蚂蚱和绿腿蚂蚱两种。

(1)中华鲇鱼(China manfispoides Walker)属直翅目亚科,属于Chinhopper属。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广西,国外分布于缅甸。为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山核桃·山茱萸·馒头果·榆树等18种木本和草本植物,其中山核桃产区以山核桃为主要为害。

为害情况:跳若虫和成蝗直接吃山核桃叶,为害严重时,叶被吃光,造成绝收。

形态特征: 【成虫】雌性成虫,平均体长25.6MM,体宽4.0MM,黄褐色和灰褐色两种,灰褐色翅长约21MM,延伸至腹部末端。成年雄性平均体长17.8MM,体宽3.0MM;呈黄褐色的一种,翅长灰褐色,约19MM,超出腹端约6MM。雌雄成虫的触手均为丝状,各有11个短而细的节段,后肢上有3个环状褐色斑点。 【鸡蛋】长椭圆形,微弯,褐色,长约8MM,宽约2MM,一端钝,另一端略尖,呈环状帽状,通常由十几粒胶凝成桶状. 【跳蚋】有浅黄色和灰褐色两种,后股骨上有3条明显的棕褐色斑纹,均匀分布。

生物学特性:一年1代,1枚卵在表土越冬,次年5月中旬卵孵化成跳蛹,孵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 8月上旬成虫出苗,8月下旬交配产卵,卵常堆积在向阳·杂草少的地方,10月下旬成虫死亡。共5龄,平均持续76.6天。第一龄跳在地上,为害小灌木和杂草,第二龄跳在树上,为害山核桃树叶。新鲜的人类粪便和尿液对成年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成虫进入性成熟,陆续下地交配产卵。

螳螂蛹多发生在南北向的避风向阳地区。它发生在山脚下比在山上更频繁。

防治方法:(1)二龄跳若虫前防治,主要分布在山脚下·地角·田边·路边·杂草丛中,以地表杂灌木(馒头果等)和禾草为食杂草呈聚集分布,20%速杀丁1:1500倍液和地喷防效可达90%以上。

(2)防治成虫,在蝗虫活动的山核桃林上浸泡含有90%结晶敌百虫尿药的稻草堆(90%结晶敌百虫2KG溶解并与25KG尿水混合),一般A堆10M,每亩6~7堆,每堆秸秆1~2KG,成虫短时间内闻到尿味就会飞快地飞起来

取食。会立即中毒死亡。

(二) 绿腿复露蝗 (Fruhstorferiola viridifemorata Caud)属直翅目秃蝗亚科,复露蝗属。分布在浙江天目山区·临安昌化等地,寄主有山核桃·山茱萸·柑橘·馒头果·马铃薯·番薯藤·玉米·黄豆等植物。

为害情况:初孵跳蝻以禾木本科·豆科等植物叶子为主食,随着虫龄增大逐渐转移到山核桃和山茱萸树上危害,严重危害时,树叶被吃光,产量当年欠收。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雄虫24~25MM,雌虫28~30MM,绿褐色,前胸背板宽平,触角丝状,前翅褐色,后翅基部无色,端部烟色。后足股节黄褐色,上侧具两个黑色横斑,后足胫节端青绿色,基部黑色。近腹部有两个黑色横斑,初孵跳蝻体绿褐色。头略棕红色。[卵]灰白色。长椭圆形,长约8.5MM,宽约2MM。

生物学特征:一年一代,以卵在表土中越冬。卵多成块成堆的产在山脚路边·杂草较少·土壤教疏松的地方。初孵跳蝻出现在4月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7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8月下旬成虫开始死亡。跳蝻共4龄,历期70天左右,初孵跳蝻以地表禾木本科和豆科等植物为食,二龄起上树危害山核桃叶子。新鲜人粪尿水对成虫有一种特殊引诱力。

绿腿复露蝗在避风山凹·山湾易发生,山脚比山冈先发生,林内及附近旱地‘开垦地多,马铃薯·黄豆·玉米等蝗蝻食料丰富,土壤又松的林地发生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梨锈病的防治
1 山核桃蚜虫(Kurisakia sinocarye Zheng) 山核桃蚜虫又称“油虫”·“麦虱”。属同翅目·蚜总科,分布于浙江·安徽等山核桃产区,危害山核桃树。 危害情况:为害为小蚜虫吸食幼齿及汁液所致。每年四月上中十日,即“清明节”前后,破坏最为严重。在此期间,第一 ...
下一篇:园艺手段防治植物病害
1 山核桃蚜虫(Kurisakia sinocarye Zheng) 山核桃蚜虫又称“油虫”·“麦虱”。属同翅目·蚜总科,分布于浙江·安徽等山核桃产区,危害山核桃树。 危害情况:为害为小蚜虫吸食幼齿及汁液所致。每年四月上中十日,即“清明节”前后,破坏最为严重。在此期间,第一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葡萄红蜘蛛用什么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葡萄新梢、叶片、果柄和果穗,被害
葡萄根瘤蚜怎么防治?
  耕种帮解答:  葡萄根瘤蚜为害特点:仅为害葡萄,是国际和国内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葡萄锈病用什么药治疗?
  耕种帮解答:  葡萄锈病症状:葡萄锈病主要为害植株中下部叶片。病初叶面现零星
葡萄灰霉病用什么药最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灰霉病症状:主要为害花穗和果实。花序感病后,初呈淡褐色水
葡萄黑痘病用什么药最有效?
  耕种帮解答:  葡萄黑痘病症状:此病主要侵染绿色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果梗
葡萄白粉病用什么农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白粉病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藤蔓等,幼嫩组织易感
葡萄炭疽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
  耕种帮解答:  葡萄炭疽病症状:一般发生在着色或近成熟的果实上,有时也为害叶
葡萄霜霉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霜霉病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
苹果红蜘蛛用什么农药能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出现白色小斑点
苹果金纹细蛾用什么农药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金纹细蛾为害特点:幼虫从叶背潜人叶内,取食叶肉,形成椭圆
苹果卷叶蛾用什么杀虫剂?
  耕种帮解答:  苹果小卷叶蛾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为害叶片时,幼虫将
苹果霉心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霉心病症状:病菌主要为害果实,症状主要有果实心霉变和果实
苹果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锈病症状:叶片肥厚肿胀,背面有黄色毛状突起是其典型特征。
苹果斑点落叶病要用什么药打
  耕种帮解答:  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落,也为害新梢和果实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 13:17 , Processed in 0.56494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