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小麦叶枯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2023-11-29 18:41|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75| 评论: 0

小麦叶枯病分布为害: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世界上报道的叶枯病的病原菌达20多种。我国目前以雪霉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壳针孢类叶枯病、黄斑叶枯病等在麦区为害较大,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尤其严重。

小麦叶枯病症状:

黄斑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可单独形成黄斑。叶片染病初期生黄褐色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至纺锤形大斑,病斑中央色深,有不大明显的轮纹,边缘有边界不明显,外围生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变黄干枯。雪霉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病斑初为水渍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桶圆形大斑,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有时产生黑色小粒点。

链格孢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和穗部。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

小麦叶枯病病原:

小麦雪霉叶枯病: Gerluchia nivalis称雪腐格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两端尖细,无脚胞。分生孢子梗短而直,棍棒状,无隔、产孢细

胞瓶状或倒梨形,有环痕。子囊壳埋生,球形或卵形,顶端乳头状。子囊根棒状成圆柱状。子囊孢子纺锤形至椭圆形,无色。

链格抱叶枯病菌: Alternaria tenuis称细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直,分枝或不分技,橄榄色或黑褐色。分生子卵形至例棍棒形,褐色,有噱。

针孢类叶枯病菌::Septoria tritici称小麦売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端有孔口。孔口小,微突出。大型分生孢子无色,细长,微弯曲,两端圆,有3-5个隔膜,数量多;小型分生孢子单胞,微弯,细短,无色。

黄斑叶枯病菌: Drechslera tritici- repentis称小麦德氏需,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孢子无色至黄褐色,长椭圆形。分生孢子浅色至枯草色,圆柱形,直成稍弯,顶端钝圆下器呈蛇头状尖削,脐孔腔型凹陷。

小麦叶枯病发生规律:

几种叶枯病菌多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夏或越冬。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为苗期的主要侵染来源。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寄主,如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又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使时上产生大量病斑,干枯死亡。尽管多数叶枯病菌在整个生有期均可为害,但以抽穗后发生较重,是主要为害时期。

小麦叶枯病发病条件: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程度与气象因素、栽培条件、菌源数量,品种抗病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潮混多雨和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14-18C适宜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18-22℃则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4月下旬至5用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如此期降雨量超过70mm发病严重,40mm以下则发病较轻,苗期受冻,幼苗抗逆力弱,叶枯病往往发生较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湖湿(空气相对湿度>80%)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18-25℃)有利于各种叶枯病的发展和流行。

2、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造成植株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东北地区报道,春小麦过迟播种,幼苗根腐叶枯病也重。麦田灌水过多,或生长后水漫灌,或地势低注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

3、菌源数量: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播种后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高,东北地区研究报道,种子感病程度与根叶枯病病苗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防治方法 ??使用健康无病种子,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灌水,雨后还要及时排水,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

4、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36小时。在小麦场花生期,用50%福美双可性粉剂100g/每对水40-50kg均匀施,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75%百菌请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倍液雾。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
小麦叶枯病分布为害: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世界上报道的叶枯病的病原菌达20多种。我国目前以雪霉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壳针孢类叶枯病、黄斑叶枯病等在麦区为害较大,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尤其严重。 ...
下一篇:小麦颖枯病识别与防治
小麦叶枯病分布为害: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世界上报道的叶枯病的病原菌达20多种。我国目前以雪霉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壳针孢类叶枯病、黄斑叶枯病等在麦区为害较大,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尤其严重。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07:34 , Processed in 0.69300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