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植物学名

2023-11-20 03:50|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82| 评论: 0

 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又称种加词,下同)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植物种类很多,各国的语言和文字又不相同,因而植物的名称也就不同,就是在一个国家内也会出现不同的名称,为了科学技术的交流,统一使用植物学名是完全必要的。掌握植物的学名,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的亲缘关系和形态特征,而且还可以帮助掌握植物的有效成分,:因为许多植物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由植物的属名衍生而成,如小檗碱(Berberine),就是由小檗属(Berberis)衍生而成,又如乌头碱(Aconitlne)、次乌头碱(Hypaccll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line)等,不论从中文名称和外文名称均可以明显的看出与植物乌头属(Aconilum)的属名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对药学专业尤其值得注意。
  (一)植物学名的组成
  1.植物学名的基本组成:植物学名是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希腊等国文字书写。一种植物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故称为“双名法”或“二名法”。在学名后附加该种植物的命名人(或命名人的缩写),所以一个完整的植物学名包括属名、种名和命名人。并规定属名和命名人的第一个拉丁字母必须大写,如前面所举的黄连的植物学名是CoptischinensisFranck,其中,Coptis为黄连属的属名,chinensis(中国的)种名,Franch.系命名人Franchet的缩写。
  2.植物的属名:属名采用拉丁文名词的单数主格。属名通常根据植物的特征、特性、原产区地方名、生长习性或经济用途而命名。这些可以帮助了解该属植物的特性用植物特征命名的,如五加属Acanthopanax(有刺的人参属))系指本属植物形态似人参属而有刺,沙参属AdenOphora(腺体),指本属植物的花有腺体。以植物特性命名的,如甘草属Glycyrrhiza(甜的根茎),指本属植物的根茎具有甜味;葱属Allium(辛辣),指本属植物有辛辣味,鸡屎藤属Paederia(恶臭),指本属植物具有恶臭等。
  其它以原产区地方名的语音经拉丁化而成的属名,如属Thea、荔枝属Lichi、南天竺属Nandina等系根据我沿海所叫的名称用拉丁语拼成,以植物的生境命名的,如葶苈属Draba(森林中生长)、松属Pinus(山),柳属salix(近水)等均表示生境;以经济用途命名的,如人参属Panax(万能药)、茄属Solanum(镇静)等。
  3.植物学名中的种名:通常使用形容词、同位名词或名词所有格。
  使用形容词作种名时,它的性(阳、中、阴)、数(单数或复数)和格一定要和它所形容的属多的性、数、格一致。如蓝桉Euca1yptusglobuluslabill,桉属的属名Eucalyptus是阳性、单数、主格,故其种名globulus(球形的)用us词尾,与属名的性、数、格相一致;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lnn,,大黄属的属名Rheum是中性名词、单数、主格,故种名palmalum(掌状的)必须用um词尾符合中性、单数:主格,九眼独活AraliacordataThunb.SONG木属Aralia为阴性名词、单数、主格,种名cordata词尾巴a,也是阴性、单数、主格。
  采用同位名词,即属名和种名都是名词的主格,但性和数不一定相一致,如柳叶牛膝AchyranthuslongifoliaMakino,属名Achyraranthus是阳性名词,单数、主格,而种名1ongifolia却是中性名词、复数、主格。
  使用名词所有格,这是用以纪念某一分类学家或某一标本采集者,这种情况在人名后加i、ii或ae,如川乌AconitumcarmichaeliDebx,金花小檗BerberisWilsonaeHemsl.
  4.植物学名的附加部分:命名人是用ex连接的两个人名,如白亮独活Herac1eumcandicansWalexDC,这是表示本种植物由Wal1.定了名,但尚未正式发表,以后DC.同意此名称并正式加以发表DC.均为人名缩写)。命名人系用et连接的两个人名,这表示这一学名系由二人合作命名,如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
  有时在植物学名的种名之后有一括号,括号内为人名或人名的缩写,此表示这一学名经重新组合而成。如紫金牛(矮地茶)Ard1siajaponica(Horhst.)B1ume,这是由于紫金牛的植物学名由Hornsted命名为B1adhiajaponicaHornst.,以后经B1ume研究应列入Ardisia属。根据植物命名法规定,需要重新组合(如改订属名、由变种升为种等)时,应保留原种名和原命名人,原命名人加括号。
  5.种以下的植物学名表示方法:种以下的分类等级有亚种(Subspecies)在学名中缩写为subsp.或ssp,变种(varietas)缩写为var.,变型(Forma)编写为f.。这些分类等级的学名表示法,为原种名后加亚种的缩写,其后写亚种名(又称亚种加词)及亚种命名人。变种和交型也是同样的表示法。如柴胡的亚种膜缘柴胡Bup1eurumfa1catumLinn。Sspmarginatum(Wall.)Clarke,黄皮树的一变种峨眉黄皮树Phel1odendronchinenseSchneld,var。omeienseHuang,地黄的变型怀庆地黄Rehmannlag1utinosa(Gaertn.)Libosch,f.hueichingensis(ChaotetSchih)Hsiao。
  (二)中草药的拉丁名:中草药的拉丁名来源子植物(或动物)的学名,通常由药用部分加植物的属名所组成,药用部分用单数主格,属名用单数第二格,每个拉丁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如洋金花F1osDaturae,F1os(花)表示药用部分,Daturae是曼陀罗属Daturar的单数第二格,如果该属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又是不同的药材,这时采用药用部分加植物的属名和种名,如厚朴CortexMagnoliaeofficinai1s。
  还有一部分中草药拉丁名是采用药用部分加植物学名中的种名,如人参radixGineng,这种表示方法是因为Ginseng这一名称在全世界都习用。甚至还有部分药材拉丁名与植物的属名或种名无关系的,这也是由于习用的原因,,如牡丹皮cortexMoutan。至于来源于植物的分泌物或加工品则使用习用的商品名称,如没药Myrrha、阿拉伯胶GummiArabicum、琼脂Agar-Agar等。
  
花卉种植管理技术
上一篇:白晶菊生长习性
 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又称种加词,下同)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植物种类很多,各国的语言和文字又不相同,因而植物的名称也就不同,就是在一个国家内也会出现不同的名称,为了科学技术的 ...
下一篇:椒草常见的栽培种
 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又称种加词,下同)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植物种类很多,各国的语言和文字又不相同,因而植物的名称也就不同,就是在一个国家内也会出现不同的名称,为了科学技术的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6 18:18 , Processed in 0.73539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