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有哪些?

2023-11-8 16:49|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48| 评论: 0

平菇生产中要特别注重发菌阶段的管理,以下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的解决措施:

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

发生原因:料变质,滋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35天);掌握适宜含水量,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滴下为度;发菌期间棚温保持在20℃左右,料温25℃左右为宜,温度宁可稍低些,切勿过高,严防烧菌;培养料中添加石灰应适量,尤其气温较低时添加量不宜超过1%,pH值7-8为宜。

二、培养料酸臭

发生原因:发菌期间遇高温未及时散热降温,细菌大量繁殖,料发酵变酸,F·B变臭;料中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厌氧发酵导致料腐烂发臭。

解决办法:将料倒出,摊开晾晒后添加适量新料再继续进行发酵,重新装袋接种;如料已腐烂变黑,只能废弃作肥料

三、菌丝萎缩

发生原因:料袋堆垛太高,发酵时未及时倒垛散热,料温升高达35℃以上烧坏菌丝;料袋大,装料多,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料过湿装得太实,透气不好,菌丝缺氧也会出现菌丝萎缩现象。

解决办法:改善发菌场地环境,注意通风降温;料袋堆垛发菌,气温高时,堆放2-4层,呈“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料袋发酵放热期间及时倒垛散热;拌料时掌握好料水比,装袋时做到松紧适宜;装袋选用的薄膜筒宽度不应超过25厘米为好,避免装料过多发酵热过高。

四、袋壁布满豆渣样菌苔

发生原因:培养料含水量大,透气性差,引发酵母菌大量滋生,在袋膜上大量聚积,料内出现发酵酸味。

解决办法:用直径1厘米削尖的圆木棍在料袋两头往中间扎孔2-3个,深5-8厘米,以通气补氧,不久,袋内壁附着的酵母菌苔会逐渐自行消退,平菇菌丝就会继续生长。

五、霉菌污染

发生原因:培养料或菌种本身带菌;发菌场地卫生条件差或老菇房未作消毒;菇棚高温高湿不通风。

解决办法:选用新鲜、无霉变、经暴晒的培养料,发酵要;避开高温期播种,加强通风,防止潮湿闷热;选用优质、抗霉,吃料快的菌种;霉菌污染发现早,面积小时,可用pH值10以上的石灰水注入被污染的培养料,同时搬离发菌场,单独发菌管理。对污染严重的则清除出场,挖坑深埋处理。

六、发菌后期吃料缓慢,迟迟长不满袋

发生原因:袋两头扎口过紧,袋内空气不足,造成缺氧。

解决办法:解绳松动料袋扎口或刺孔通气。

七、软袋

一般袋料表面长有菌丝,但袋内菌丝少,且稀疏不紧密,菌袋软而无弹性。

发生原因:菌种退化或老化,生活力减弱;高温伤害了菌种;添加氮过多,料内细菌大量繁殖,抑制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大,氧气不足,影响菌丝向料内生长。

解决办法:使用健壮、优质的菌种;适温接种,防高温伤菌;培养料添加的氮素营养适量,切勿过多;发生软袋时,降低发菌温度,袋壁刺孔排湿透气,适当延长发菌时间,让菌丝往料内长足发透。

八、菌丝未满袋就出菇

发生原因:发菌场地光线过强,低温或昼夜温差过大刺激出菇。

解决办法:注意避光和夜间保温,提高发菌温度,改善发菌环境。

以上将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告诉了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种植技术,请多多关注微信号:耕种帮。

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

发生原因:A、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B、培养料含水过高或过低;C、菌种老化,生活力很弱;D、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接种量又少;E、使用复方多菌灵或多菌灵添加量过多,抑制菌丝生长;F、培养料中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35天);掌握适宜含水量,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滴下为度;发菌期棚温保持在20度左右、料温25度左右为宜,温度宁可稍低些,切忌过高,严防烧菌;培养料中添加抑菌剂多菌灵(50%制剂)以0。1%为宜,勿用复方多菌灵药剂;培养料中添加石灰应适量,尤其在气温较低时添加量不宜超过1%,PH值7~8为适宜。

二、培养料酸臭

发生原因:发菌期间遇高温时未及时散热降温,杂菌大量繁殖,使料发酵变酸,F·B变臭;料中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厌氧发酵导致料腐烂发臭

解决办法:将料倒出,摊开晾晒后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加入石灰调整PH值到8~8。5;如果氨味过浓则加2%明矾水拌料除臭,或用10%甲醛除臭;如料已腐烂发黑,只能废弃作肥料。

三、菌丝萎缩

发生原因:料袋堆垛太高,产生发酵热时未及时倒垛散热,料温升高达30度以上烧坏菌丝,料袋大,装料多,发酵热高;发菌场地温度过高加之通风不良,料过湿且又装得太紧太实,透气不好,菌丝缺氧亦会出现菌丝萎缩现象。

解决办法:改善发菌场地环境,注意通风降温;料袋堆垛发菌,气温高时,堆放2~4层,呈“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料袋发酵产生期间及时倒垛散热;拌料时掌握好料水比,装袋时做到松紧适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大棚甜瓜出现裂瓜?简单三招就能解决,你会吗?
平菇生产中要特别注重发菌阶段的管理,以下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的解决措施: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滋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 ...
下一篇:韭菜种子发芽率提高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平菇生产中要特别注重发菌阶段的管理,以下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的解决措施: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滋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硼症状
  甜瓜缺硼症状:缺硼的新叶停止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缩短。上位叶向外侧卷曲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镁症状
  甜瓜缺镁症状:多在植株进人结果期后发生。表现为下部叶片的叶脉间逐渐变黄,进一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钙症状
  甜瓜缺钙症状:缺钙植株多表现为细弱徒长,雌花不充实,上部叶片的叶脉间黄化,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钾症状
  甜瓜缺钾症状:钾可在植株体内移动,植株缺钾时老叶中的钾就会移动到生长旺盛的新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磷症状
  甜瓜缺磷症状:叶色浓绿、硬化、矮化、叶片小,稍微上挺;严重时,下位叶发生不规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氮症状
  甜瓜缺氮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小,长势弱,茎秆细。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开始叶脉
大棚春早熟薄皮甜瓜如何施肥
  1、施足基肥:为提高地温,可以在定植前1个月扣棚烤地,有条件的最好扣越冬棚,进
怎样给大棚厚皮甜瓜施肥?
  施肥在甜瓜植株一生吸收氮、磷、钾总量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果实的发育,果实含氮48
怎样给甜瓜施追肥?
  甜瓜开花后,对氮、磷、钾的吸收迅速增加,尤其氮、钾的吸收增加快,坐果后2周左
怎样给甜瓜施基肥?
  甜瓜整个生长期的需肥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需肥量的60%~70%。甜瓜地的基肥以有机肥
甜瓜的需肥特点有哪些?
  甜瓜幼苗期生长量很小,吸肥亦少,开花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氮、钾
甜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西瓜大致相同,既喜温又喜光,既耐旱又怕涝,膨瓜期需要较
甜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甜瓜是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水果。我国的甜瓜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瓜缺镁症状
  西瓜缺镁症状:缺镁时老叶易显症状,主脉附近叶脉间先变黄并逐渐向周围扩展,症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09:04 , Processed in 0.69246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