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绣线菊蚜防治

2023-11-8 10:49|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51| 评论: 0

中文名:绣线菊蚜

拉丁学名:AphiscitricolaVanderGoot

纲:昆虫纲

目:同翅目

科:蚜科

天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L))、龟纹飘虫(Propyleajaponica(thun))、叶色草蛉(ChrysopaphyllochromaWes.)、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Wes.)、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T.)以及一些寄生蚜和多种食蚜蝇
地理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四川、新疆、云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台湾等地

主要危害作物:其寄主有苹果、沙果、桃、李、杏、海棠、梨、木瓜、山楂、山荆子、批把、石榴柑橘、多种绣线菊、榆叶梅等多种植物。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6~1.7mm,宽约0.95mm左右。体近纺锤形,黄、黄绿或绿色。头部、复眼、口器、腹管和尾片均为黑色,口器伸达中足基节窝,触角显著比体短,基部浅黑色,无次生感觉圈。腹管圆柱形向末端渐细,尾片圆锥形,生有10根左右弯曲的毛,体两例有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尾板末端圆,有毛12~13根。
  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5~1.7mm,翅展约4.5mm左右,体近纺锤形,头、胸、口器、腹管、尾片均为黑色,腹部绿、浅绿、黄绿色,复眼暗红色,口器黑色伸达后足基节窝,触角丝状6节,较体短,第3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圈6~10个,第4节有2~4个,体两例有黑斑,并具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尾片圆锥形,末端稍圆,有9~13根毛。
  卵:椭圆形,长径约O.5mm左右,初产浅黄、渐变黄褐、暗绿,孵化前漆黑色,有光泽;
  若虫:鲜黄色,无翅若蚜腹部较肥大、腹管短,有翅若蚜胸部发达,具翅芽、腹部正常。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绣线菊蚜属留守式蚜虫,全年留守在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周期,无固定转换寄主现象。1年发生10余代,以卵于枝条的芽旁、技杈或树皮缝等处越冬,以2~3年生枝条的分杈和鳞痕处的皱缝卵量为多。次春寄主萌芽时开始孵化为干母,并群集于新芽、嫩梢、新叶的叶背开始危害,十余天后即可胎生无翅蚜虫,称之为干雌。行孤雌胎生繁殖,全年中仅秋末的最后1代行两性生殖。干雌以后则产生有翅和无翅的后代,有翅型则转移扩散。前期繁殖较慢,产生的多为无翅孤雌胎生蚜,5月下旬可见到有翅孤雌胎蚜。6~7月繁殖速度明显加快,虫口密度明显提高,出现枝梢、叶背、嫩芽群集蚜虫,多汁的嫩梢是蚜虫繁殖发育的有利条件。8~9月雨量较大时,虫口密度会明显下降,至10月开始产生雌、雄有性蚜,并进行交尾、产卵越冬。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温、湿度的影响。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绣线菊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当温度在35℃以上持续较长时。对该蚜虫将是致命的。25℃左右为最适温度。干旱对绣线菊蚜的发育与繁殖均有利,如果夏至前后降雨充足、雨势较猛时,会使其虫口密度大大下降。
  食料条件的影响。绣线菊蚜具有趋嫩性。多汁的新芽、嫩梢和新叶,其虫的发育与繁殖均快。当群体拥挤、营养条件太差时,则发生数量下降或开始向其他新的嫩梢转移分散。因此耕种帮建议苗圃和幼龄果树发生常比成龄树严重。绣线菊蚜对品种也具选择性,如国光、红玉受害较重,而花红等果树品种则受害较轻。
  天敌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不少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L))、龟纹飘虫(Propyleajaponica(thun))、叶色草蛉(ChrysopaphyllochromaWes.)、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Wes.)、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T.)以及一些寄生蚜和多种食蚜蝇,这些天敌对抑制蚜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以保护。


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刮老树皮,进行人工刮卵,消灭越冬卵。
2.果树休眠期结合防治幼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杀越冬卵有较好效果。
  3.果树生长期喷布20%灭扫利8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8000倍液混配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效更佳;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蚜虫有特效,但对其他害虫效果差;洗衣粉500倍液或棉油皂100倍,也有一定效果。
  4.为了保护天敌,在蚜虫初发期用40%乐果和氧化乐果乳油或50%内吸磷20倍液涂干,方法是首先将租皮(主干或主枝)刮至露白,然后用毛刷将药涂于其上(长度约5~10cm),并用塑料膜包扎好,1周后再涂1次,防效很好。或用10号铅丝在树的主干或侧枝上,斜向下刺孔至木质部,孔数视树体大小而定,并注入上述药剂3~5m1,1周后再注1次,防效明显。

相关文献:吕佩珂等撰摄.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谱.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王金友,李知行主编.落叶果树病害原色图谱.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
张敏主编.看图诊治苹果梨病虫害.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郭书普等编著.桃树葡萄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花卉种植管理技术
上一篇:紫苏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中文名:绣线菊蚜 拉丁学名:AphiscitricolaVanderGoot 纲:昆虫纲 目:同翅目 科:蚜科 天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L))、龟纹飘虫(Propyleajaponica(thun))、叶色草蛉(ChrysopaphyllochromaWes.)、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Wes.)、中华草 ...
下一篇:葛锈病防治
中文名:绣线菊蚜 拉丁学名:AphiscitricolaVanderGoot 纲:昆虫纲 目:同翅目 科:蚜科 天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L))、龟纹飘虫(Propyleajaponica(thun))、叶色草蛉(ChrysopaphyllochromaWes.)、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Wes.)、中华草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硼症状
  甜瓜缺硼症状:缺硼的新叶停止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缩短。上位叶向外侧卷曲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镁症状
  甜瓜缺镁症状:多在植株进人结果期后发生。表现为下部叶片的叶脉间逐渐变黄,进一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钙症状
  甜瓜缺钙症状:缺钙植株多表现为细弱徒长,雌花不充实,上部叶片的叶脉间黄化,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钾症状
  甜瓜缺钾症状:钾可在植株体内移动,植株缺钾时老叶中的钾就会移动到生长旺盛的新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磷症状
  甜瓜缺磷症状:叶色浓绿、硬化、矮化、叶片小,稍微上挺;严重时,下位叶发生不规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氮症状
  甜瓜缺氮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小,长势弱,茎秆细。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开始叶脉
大棚春早熟薄皮甜瓜如何施肥
  1、施足基肥:为提高地温,可以在定植前1个月扣棚烤地,有条件的最好扣越冬棚,进
怎样给大棚厚皮甜瓜施肥?
  施肥在甜瓜植株一生吸收氮、磷、钾总量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果实的发育,果实含氮48
怎样给甜瓜施追肥?
  甜瓜开花后,对氮、磷、钾的吸收迅速增加,尤其氮、钾的吸收增加快,坐果后2周左
怎样给甜瓜施基肥?
  甜瓜整个生长期的需肥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需肥量的60%~70%。甜瓜地的基肥以有机肥
甜瓜的需肥特点有哪些?
  甜瓜幼苗期生长量很小,吸肥亦少,开花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氮、钾
甜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西瓜大致相同,既喜温又喜光,既耐旱又怕涝,膨瓜期需要较
甜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甜瓜是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水果。我国的甜瓜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瓜缺镁症状
  西瓜缺镁症状:缺镁时老叶易显症状,主脉附近叶脉间先变黄并逐渐向周围扩展,症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21:33 , Processed in 0.55489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