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如何防治桔梗的病害 桔梗的病害防治技术

2023-11-5 11:48|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40| 评论: 0

桔梗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在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具有极高栽培价值,下面一起来学习下桔梗的病害纺织技术吧!

常见病害

1.根腐病:危害根部,受害根部出现黑褐点,后期腐烂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用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病区。

(2)雨后注意排水,田间不宜过湿。

2.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病叶上布满灰粉末,严重至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发病初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白粉净500倍液喷施或用20%的粉锈宁粉1800倍液喷洒。

3.根线虫病:受危害时,根部有病状突起,地上茎叶早枯。

防治方法:施入1500kg/公顷籽饼肥作基肥,可减轻危害,播前用石灰氮或二溴氯丙烷进行土壤消毒。

4.紫纹羽病:9月中旬危害严重,10月根腐烂。受害根部初期变红,密布网状红褐色菌丝,后期形成绿豆大小紫色菌核,茎叶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切忌连作,实行轮作倒茬;拔除病株烧毁,病穴灌5%石灰水消毒。

5.炭疽病:7~8月高温高湿时易发病,蔓延迅速,植株成片倒伏死亡,主要危害茎秆基部,初期茎基部出现褐色点,逐渐扩大至茎秆四周,后期病部收缩,植株倒伏。

防治方法:在幼苗出土前用2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0d喷1次,连续喷3~4次。

6.轮纹病和枯病: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喷2~3次。

7.拟地甲:危害桔梗根部,可在3~4月成虫交尾期与5~6月幼虫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以上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桔梗的病害防治技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关注微信号耕种帮,学习更多农资技术。

桔梗的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一)根腐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发病期6—8月,初期根局部呈黄褐色而糜烂,以后逐步扩展,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枯败而死亡。

2。防治方法

(1)留意轮作,及时打消积水。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作高畦。

(2)整地时每亩用5kg多菌灵进行泥土消毒。

(3)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

(4)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瘟散1000倍液灌注,每15天1次,延续用3—4次。

(二)轮纹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类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损害叶部,6月开端发病,7—8月发病严重,和密度大、高温多湿有关。受害叶片病近圆形,直径5—10mm,褐色,具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严重时不断扩展成片,使叶片由下而上枯败。

2。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将田间枯枝、病叶及杂草集中销毁。

(2)夏季高温发病季节,加强田间排水,下降田间湿度,以减轻发病。

(3)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退菌特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的1000倍液喷洒。

(三)枯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壳针孢属菌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受害病叶两面有病,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mm,白色,常被叶脉制约,上生小黑点。严重时,病集合,叶片枯死。

2。防治方法

同轮纹病。

(四)紫纹羽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损害根部,先由须根开端发病,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黄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后变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内糜烂,外表菌索交错成菌丝膜,破裂时流出糜渣。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步发黄枯败,后死亡。

2。防治方法

(1)履行轮作,及时拔除病株销毁。病区用10%石灰水消毒,节制蔓延。

(2)多施基肥,改良泥土,加强植株抗病力,山地每亩施石灰粉50—100kg,可减轻损害。

(五)立枯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幼苗受害后,病苗基部涌现黄褐色水渍状条,随着病情发展变成暗褐色,后病部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2。防治方法

(1)播种前每亩用75%五氯硝基苯1kg进行泥土消毒。

(2)发病初期用75%五氯硝基苯200倍稀释液灌浇病区,深度约5cm。

(六)炭疽病

1。症状

主要损害茎秆基部。此病发生后,蔓延迅速,常成片倒伏、死亡。

2。防治方法

(1)出苗前,喷洒70%退菌特500倍液。

(2)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延续喷3—4次。

(七)疫病

1。症状

主要损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

2。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

(2)发病初起喷1:1:120波尔多液或敌克松500倍液,7—10天1次,延续2—3次。

二、虫害

(一)蚜虫

1。形态特点

无翅胎生蚜体褐色至黑色,复眼浓褐色,触角比体长,第3节有60—70个感到圈,第6节的鞭部比基部长6倍。有翅胎生蚜体褐色至黑色,头幅比头长,额瘤显然外倾;触角比体长,第3节有突出的90个以上的感到圈,第4节比第5节长,第6节鞭节比基部约长5倍;尾片有7对毛。

2。损害症状

蚜虫等在桔梗嫩叶、新梢上吸取汁液,致使桔梗叶片发黄,植株萎缩,生长不良。

3。生活习惯

4—6月为害烈,6月以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加,蚜虫量减少,至8月虫口增长,随后因气候条件不适,产生有翅胎生蚜,迁飞到其余植物寄主上越冬。

4。防治方法

(1)消除田间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密度。

(2)喷洒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

(二)小地老虎

1。形态特点

成虫体长16—25mm,褐色。翅上有3条不显然的坎坷横纹,把翅分成3段,中段有肾状纹、环状纹和短棒状纹。卵馒头形,外表有纵横隆纹。老熟幼虫体长37—47mm,色暗,背线显然。蛹长18—24mm,赤褐色,有光泽,上有粗大刻点。

2。损害症状

常从地面咬断幼苗并拖入洞内延续咬食,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芽,造成断苗缺株。当桔梗植株基部硬化或气象湿润时也能咬食分枝的幼嫩枝叶。

3。生活习惯

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内越冬。成虫白天埋伏在土缝、枯叶下、杂草里,晚上外出活动,有强烈趋旋旋光性。卵散产于土缝、落叶、杂草等处。幼虫共6龄,少数有7—8龄,有假死性,在食料不足时能迁移,幼虫3龄后白天埋伏在表土下,夜间活动为害。第1代幼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生,苗期桔梗受害较重。

4。防治方法

(1)3—4月间消除田间周围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和蛹。

(2)凌晨日出之前,检查田间,发现新被害苗邻近土面有小孔,立刻挖土捕杀幼虫。

(3)4—5月,小地老虎开端为害时,用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拌成毒土或毒沙撒施300—375kg/km2,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穴。

(三)红蜘蛛

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损害叶片和嫩梢,使叶片变黄,后脱落;花果受害后造成萎缩、干瘪,蔓延迅速,损害严重,以秋季天旱时为甚。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清园后喷波美1—2度石硫合剂。

(2)4月开端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每周1次,延续数次。

(四)大青叶蝉

又名大青叶跳蝉。散布很广,国内各省(区)皆有散布,成虫、若虫主要损害叶片。

1。形态特点

成虫体长7。2—10。1mm,青绿色,其中头冠、前胸背板与小盾片淡黄绿色。头冠中域有1对不规矩黑,颜面侧区亦具黑色的纹。前翅绿色,雌虫绿中带蓝,色彩较雄虫深,前缘淡白,端部透明。卵白色微黄,香蕉形,长1。6mm,宽0。4mm,中部稍曲折,外表光滑。若虫1、2龄体色灰白而微带黄绿色,头冠部皆有黑色雀,3龄若虫胸腹部背面涌现4条暗褐色纵纹,并涌现翅芽,4、5龄若虫翅芽较长,并涌现生殖节片。

2。生活习惯

在长江流域每年可发生3—5代。以卵在其寄主枝条或杂草茎秆组织中越冬。第2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并取食为害,但通常数量较少,损害较轻。6月上中旬以后数量增殖较快,此阶段,江南桔梗产区开端受害。接着7月、8月、9月3个月为严重为害期,10月份以后产卵越冬。

大青叶蝉成虫趋旋旋光性强,善跳跃,成虫羽化后经20天开端产卵,卵产于叶背主脉及茎秆组织中,卵痕半月形,卵块状,每块卵约7—8粒,每只雌虫可产卵6—8块。若虫性喜群集,常栖息、活动于叶背和嫩茎上。

3。防治方法

(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消除药材园内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3)药剂防治:可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五)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主要损害根部,以侧根和须根受害较重。在侧根和须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即虫瘿。剖开虫瘿,能够看到无色透明的小粒—雌线虫。因为根部受害,影响吸收机能,地上部生长发育遭碰壁碍,表现为生长瘦弱或黄化,引起早衰,遇干旱易死亡。枯梗受根结线虫损害之后,经常又引起根腐生菌的侵染,使根瘤部位涌现糜烂。严重时能够发展成全部根系糜烂,造成病株死亡。

1。形态特点

桔梗根结线虫(Meloidoyneincognite)属线形动物门异皮科根结线虫属。雌雄异型。雌成虫头尖腹圆,呈鸭梨形,内藏大批虫卵或幼虫,不形成牢固胞囊。生殖孔位于虫体末端,每个雌虫能够产卵300—600粒。雄成虫细长呈蠕虫状,尾稍圆,无色透明。卵长椭圆形,少数为肾脏形。幼虫无色透明,形如雄虫,但比雄虫体形要小得多。

2。生活习惯

根结线虫以病根或卵囊团留存于泥土中越冬,病土是病害的主要侵染起源。春季破卵而出的2龄幼虫侵入幼根,固定内寄生,刺激寄主细胞过度决裂形成瘤肿。幼虫经过第4次蜕皮发育成形态各异的成虫。雌虫交配或不经交配产卵,卵能够直接孵化或越冬后春天孵化,孵化出的幼虫,迁移到邻近的根上,又引起新的侵染。在适宜的温度(27℃—30℃)下,完成1代只需17天左右,1年可发生好几代。病土的转运,包括雨水、灌溉水、农具和人畜等的携带以及病苗的移栽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道路。

根结线虫为好气性动物。根结线虫的虫瘿大多散布在泥土的表层,尤以表层3—10cm处多,凡地势高,单调,结构蓬松,含盐量低,呈中性反应的砂质泥土,适宜其幼虫活动,因此发病重。连作有利于根结线虫损害,年限愈长,发病愈重。肥料不足,长势差,遇干旱地上部病状表现加快。

3。防治方法

(1)与水稻或其余水生作物轮作,或土地冬灌。

(2)移栽无病种苗;病地栽苗时施5%克线磷颗粒剂60—75kg/km2。也可在栽种前1个月用D—D混剂(450—600kg/km2),80%棉隆可湿性粉剂(22。5kg/km2)或80%二溴氯丙烷乳油(15—22。5kg/km2)等药剂解决泥土。

(3)培养抗病品种。

桔梗的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一)根腐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发病期6—8月,初期根局部呈黄褐色而糜烂,以后逐步扩展,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枯败而死亡。

2。防治方法

(1)留意轮作,及时打消积水。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作高畦。

(2)整地时每亩用5kg多菌灵进行泥土消毒。

(3)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

(4)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瘟散1000倍液灌注,每15天1次,延续用3—4次。

(二)轮纹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类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损害叶部,6月开端发病,7—8月发病严重,和密度大、高温多湿有关。受害叶片病近圆形,直径5—10mm,褐色,具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严重时不断扩展成片,使叶片由下而上枯败。

2。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将田间枯枝、病叶及杂草集中销毁。

(2)夏季高温发病季节,加强田间排水,下降田间湿度,以减轻发病。

(3)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退菌特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的1000倍液喷洒。

(三)枯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壳针孢属菌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受害病叶两面有病,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mm,白色,常被叶脉制约,上生小黑点。严重时,病集合,叶片枯死。

2。防治方法

同轮纹病。

(四)紫纹羽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损害根部,先由须根开端发病,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黄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后变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内糜烂,外表菌索交错成菌丝膜,破裂时流出糜渣。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步发黄枯败,后死亡。

2。防治方法

(1)履行轮作,及时拔除病株销毁。病区用10%石灰水消毒,节制蔓延。

(2)多施基肥,改良泥土,加强植株抗病力,山地每亩施石灰粉50—100kg,可减轻损害。

(五)立枯病

1。症状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幼苗受害后,病苗基部涌现黄褐色水渍状条,随着病情发展变成暗褐色,后病部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2。防治方法

(1)播种前每亩用75%五氯硝基苯1kg进行泥土消毒。

(2)发病初期用75%五氯硝基苯200倍稀释液灌浇病区,深度约5cm。

(六)炭疽病

1。症状

主要损害茎秆基部。此病发生后,蔓延迅速,常成片倒伏、死亡。

2。防治方法

(1)出苗前,喷洒70%退菌特500倍液。

(2)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延续喷3—4次。

(七)疫病

1。症状

主要损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

2。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

(2)发病初起喷1:1:120波尔多液或敌克松500倍液,7—10天1次,延续2—3次。

二、虫害

(一)蚜虫

1。形态特点

无翅胎生蚜体褐色至黑色,复眼浓褐色,触角比体长,第3节有60—70个感到圈,第6节的鞭部比基部长6倍。有翅胎生蚜体褐色至黑色,头幅比头长,额瘤显然外倾;触角比体长,第3节有突出的90个以上的感到圈,第4节比第5节长,第6节鞭节比基部约长5倍;尾片有7对毛。

2。损害症状

蚜虫等在桔梗嫩叶、新梢上吸取汁液,致使桔梗叶片发黄,植株萎缩,生长不良。

3。生活习惯

4—6月为害烈,6月以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加,蚜虫量减少,至8月虫口增长,随后因气候条件不适,产生有翅胎生蚜,迁飞到其余植物寄主上越冬。

4。防治方法

(1)消除田间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密度。

(2)喷洒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

(二)小地老虎

1。形态特点

成虫体长16—25mm,褐色。翅上有3条不显然的坎坷横纹,把翅分成3段,中段有肾状纹、环状纹和短棒状纹。卵馒头形,外表有纵横隆纹。老熟幼虫体长37—47mm,色暗,背线显然。蛹长18—24mm,赤褐色,有光泽,上有粗大刻点。

2。损害症状

常从地面咬断幼苗并拖入洞内延续咬食,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芽,造成断苗缺株。当桔梗植株基部硬化或气象湿润时也能咬食分枝的幼嫩枝叶。

3。生活习惯

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内越冬。成虫白天埋伏在土缝、枯叶下、杂草里,晚上外出活动,有强烈趋旋旋光性。卵散产于土缝、落叶、杂草等处。幼虫共6龄,少数有7—8龄,有假死性,在食料不足时能迁移,幼虫3龄后白天埋伏在表土下,夜间活动为害。第1代幼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生,苗期桔梗受害较重。

4。防治方法

(1)3—4月间消除田间周围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和蛹。

(2)凌晨日出之前,检查田间,发现新被害苗邻近土面有小孔,立刻挖土捕杀幼虫。

(3)4—5月,小地老虎开端为害时,用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拌成毒土或毒沙撒施300—375kg/km2,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穴。

(三)红蜘蛛

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损害叶片和嫩梢,使叶片变黄,后脱落;花果受害后造成萎缩、干瘪,蔓延迅速,损害严重,以秋季天旱时为甚。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清园后喷波美1—2度石硫合剂。

(2)4月开端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每周1次,延续数次。

(四)大青叶蝉

又名大青叶跳蝉。散布很广,国内各省(区)皆有散布,成虫、若虫主要损害叶片。

1。形态特点

成虫体长7。2—10。1mm,青绿色,其中头冠、前胸背板与小盾片淡黄绿色。头冠中域有1对不规矩黑,颜面侧区亦具黑色的纹。前翅绿色,雌虫绿中带蓝,色彩较雄虫深,前缘淡白,端部透明。卵白色微黄,香蕉形,长1。6mm,宽0。4mm,中部稍曲折,外表光滑。若虫1、2龄体色灰白而微带黄绿色,头冠部皆有黑色雀,3龄若虫胸腹部背面涌现4条暗褐色纵纹,并涌现翅芽,4、5龄若虫翅芽较长,并涌现生殖节片。

2。生活习惯

在长江流域每年可发生3—5代。以卵在其寄主枝条或杂草茎秆组织中越冬。第2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并取食为害,但通常数量较少,损害较轻。6月上中旬以后数量增殖较快,此阶段,江南桔梗产区开端受害。接着7月、8月、9月3个月为严重为害期,10月份以后产卵越冬。

大青叶蝉成虫趋旋旋光性强,善跳跃,成虫羽化后经20天开端产卵,卵产于叶背主脉及茎秆组织中,卵痕半月形,卵块状,每块卵约7—8粒,每只雌虫可产卵6—8块。若虫性喜群集,常栖息、活动于叶背和嫩茎上。

3。防治方法

(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消除药材园内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3)药剂防治:可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五)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主要损害根部,以侧根和须根受害较重。在侧根和须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即虫瘿。剖开虫瘿,能够看到无色透明的小粒—雌线虫。因为根部受害,影响吸收机能,地上部生长发育遭碰壁碍,表现为生长瘦弱或黄化,引起早衰,遇干旱易死亡。枯梗受根结线虫损害之后,经常又引起根腐生菌的侵染,使根瘤部位涌现糜烂。严重时能够发展成全部根系糜烂,造成病株死亡。

1。形态特点

桔梗根结线虫(Meloidoyneincognite)属线形动物门异皮科根结线虫属。雌雄异型。雌成虫头尖腹圆,呈鸭梨形,内藏大批虫卵或幼虫,不形成牢固胞囊。生殖孔位于虫体末端,每个雌虫能够产卵300—600粒。雄成虫细长呈蠕虫状,尾稍圆,无色透明。卵长椭圆形,少数为肾脏形。幼虫无色透明,形如雄虫,但比雄虫体形要小得多。

2。生活习惯

根结线虫以病根或卵囊团留存于泥土中越冬,病土是病害的主要侵染起源。春季破卵而出的2龄幼虫侵入幼根,固定内寄生,刺激寄主细胞过度决裂形成瘤肿。幼虫经过第4次蜕皮发育成形态各异的成虫。雌虫交配或不经交配产卵,卵能够直接孵化或越冬后春天孵化,孵化出的幼虫,迁移到邻近的根上,又引起新的侵染。在适宜的温度(27℃—30℃)下,完成1代只需17天左右,1年可发生好几代。病土的转运,包括雨水、灌溉水、农具和人畜等的携带以及病苗的移栽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道路。

根结线虫为好气性动物。根结线虫的虫瘿大多散布在泥土的表层,尤以表层3—10cm处多,凡地势高,单调,结构蓬松,含盐量低,呈中性反应的砂质泥土,适宜其幼虫活动,因此发病重。连作有利于根结线虫损害,年限愈长,发病愈重。肥料不足,长势差,遇干旱地上部病状表现加快。

3。防治方法

(1)与水稻或其余水生作物轮作,或土地冬灌。

(2)移栽无病种苗;病地栽苗时施5%克线磷颗粒剂60—75kg/km2。也可在栽种前1个月用D—D混剂(450—600kg/km2),80%棉隆可湿性粉剂(22。5kg/km2)或80%二溴氯丙烷乳油(15—22。5kg/km2)等药剂解决泥土。

(3)培养抗病品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叶片喷肥有什么要点没有 叶片喷肥的注意事项
桔梗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在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具有极高栽培价值,下面一起来学习下桔梗的病害纺织技术吧 ...
下一篇:菠菜越冬怎么管理 菠菜越冬栽培技术
桔梗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在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具有极高栽培价值,下面一起来学习下桔梗的病害纺织技术吧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硼症状
  甜瓜缺硼症状:缺硼的新叶停止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缩短。上位叶向外侧卷曲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镁症状
  甜瓜缺镁症状:多在植株进人结果期后发生。表现为下部叶片的叶脉间逐渐变黄,进一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钙症状
  甜瓜缺钙症状:缺钙植株多表现为细弱徒长,雌花不充实,上部叶片的叶脉间黄化,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钾症状
  甜瓜缺钾症状:钾可在植株体内移动,植株缺钾时老叶中的钾就会移动到生长旺盛的新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磷症状
  甜瓜缺磷症状:叶色浓绿、硬化、矮化、叶片小,稍微上挺;严重时,下位叶发生不规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氮症状
  甜瓜缺氮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小,长势弱,茎秆细。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开始叶脉
大棚春早熟薄皮甜瓜如何施肥
  1、施足基肥:为提高地温,可以在定植前1个月扣棚烤地,有条件的最好扣越冬棚,进
怎样给大棚厚皮甜瓜施肥?
  施肥在甜瓜植株一生吸收氮、磷、钾总量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果实的发育,果实含氮48
怎样给甜瓜施追肥?
  甜瓜开花后,对氮、磷、钾的吸收迅速增加,尤其氮、钾的吸收增加快,坐果后2周左
怎样给甜瓜施基肥?
  甜瓜整个生长期的需肥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需肥量的60%~70%。甜瓜地的基肥以有机肥
甜瓜的需肥特点有哪些?
  甜瓜幼苗期生长量很小,吸肥亦少,开花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氮、钾
甜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西瓜大致相同,既喜温又喜光,既耐旱又怕涝,膨瓜期需要较
甜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甜瓜是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水果。我国的甜瓜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瓜缺镁症状
  西瓜缺镁症状:缺镁时老叶易显症状,主脉附近叶脉间先变黄并逐渐向周围扩展,症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21:08 , Processed in 0.73107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