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有哪些关键点

2023-11-4 11:04|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33| 评论: 0

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小麦专化型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导致叶片早枯,成穗数减少,千粒重下降。近几年兴化市小麦白粉病达大发生程度,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常规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效将直线下降。为有效控制该病,笔者从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次数、不同药剂品种等3个方面开展试验。

试验于2016年在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中试基地进行,设计了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次数、不同药剂品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等3种方案,各试验处理每亩用水量均为30公斤。

不同用药时间的试验中选用3种药,分别为每亩用30%醚菌酯悬浮剂30毫升、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12.5%腈菌唑乳油60毫升。其中醚菌酯设3个不同用药时间处理,分别为4月15日、4月19日、4月25日;三唑酮和腈菌唑均设2个不同用药时间处理,分别为4月19日、4月25日,各处理只施药1次。防效数据显示,3种药早用药的处理防效均好,表明在防治适期内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不同用药次数的试验也选用3种药,分别为每亩用30%醚菌酯悬浮剂30毫升、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2克,每种药均设用药1次(4月19日)和用药2次(4月19日、4月25日)2个处理。结果显示,3种药2次用药处理的防效均高于1次用药处理,其中病指防效比病叶率防效提升更为明显。

不同药剂品种的试验设9种药剂处理,分别为每亩用0.3%四霉素水剂100毫升、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30%醚菌酯悬浮剂30毫升、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12.5%腈菌唑乳油60毫升、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2克、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40毫升、125克/升氟环唑悬浮剂30毫升、42%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50克,各药剂处理均用药2次,用药时间在4月25日和4月29日。防效数据显示,醚菌酯处理的病叶率防效与病指防效高,两者分别为74.67%和89.11%;其次是氟环唑和三唑酮处理,防效均在75%以上;四霉素处理的病指防效58.19%,其他药剂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不理想。

试验结果显示,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防效,用药越早防效越高,2次用药比1次用药防效有所提高,其中病指防效提高更为明显。建议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用药,在白粉病大发生年份,需结合小麦“一喷三防”用药2次,以确保防效。此外,为延缓小麦白粉病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可与三唑酮、氟环唑等药轮换使用。

采用综合防治,注意多种措施的配套使用,加大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力度,还要注意药剂的合理交替使用及混用,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4.1农业防治

蔬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结合基肥清除田间病株残体,以消灭田间残留的幼虫和蛹;翻耕土壤,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以减少越冬虫源基数,控制危害。

4.2生物防治

可选用的生物制剂有:

①BT乳剂600倍液喷雾。

②25%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750g/hm2,对水1000倍液喷雾(灭幼脲悬浮剂有沉淀现象,使用时要摇匀后加水稀释,该药剂耐雨水冲涮,可持续15d;此类药为迟效型,需在害虫发生早期使用)。

③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750~900g/hm2或20%悬浮剂900ml/hm2对水稀释,喷雾,喷药时间以2龄为宜。

④2.5%菜喜悬浮剂500~750ml/hm2对水喷雾。

⑤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施药后14d,防效可达90%~95%。

4.3药剂防治

要合理选择低毒的新型农药,并注意

药剂的交替使用及混用。经药效测定,防效较好的药剂有如下种类:

①2.5%氯氟氰菊酯微乳剂,有效成分用量11.3g/hm2,防效达90%以上;

②5%锐劲特悬浮剂300ml/hm2对水喷雾;

③48%柴油毒死蜱乳油750~1125ml/hm2对水喷雾,药后7d防效达89%;

④50%辛氰乳油150~300m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雾;

⑤5%吡氯乳油450~750ml/hm2对水均匀喷雾,残效期可达10d以上;

⑥50%辛溴乳油300~750m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雾,在成虫产卵高峰后7d左右,幼虫2~3龄期防治;

⑦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⑧5%定虫隆乳油1000~2000倍液,在2~3龄幼虫期喷雾,药后20d防效可达90%以上。

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小麦专化型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导致叶片早枯,成穗数减少,千粒重下降。近几年兴化市小麦白粉病达大发生程度,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常规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效将直线下降。为有效控制该病,笔者从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次数、不同药剂品种等3个方面开展试验。

试验于2016年在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中试基地进行,设计了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次数、不同药剂品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等3种方案,各试验处理每亩用水量均为30公斤。

不同用药时间的试验中选用3种药,分别为每亩用30%醚菌酯悬浮剂30毫升、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12.5%腈菌唑乳油60毫升。其中醚菌酯设3个不同用药时间处理,分别为4月15日、4月19日、4月25日;三唑酮和腈菌唑均设2个不同用药时间处理,分别为4月19日、4月25日,各处理只施药1次。防效数据显示,3种药早用药的处理防效均好,表明在防治适期内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不同用药次数的试验也选用3种药,分别为每亩用30%醚菌酯悬浮剂30毫升、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2克,每种药均设用药1次(4月19日)和用药2次(4月19日、4月25日)2个处理。结果显示,3种药2次用药处理的防效均高于1次用药处理,其中病指防效比病叶率防效提升更为明显。

不同药剂品种的试验设9种药剂处理,分别为每亩用0.3%四霉素水剂100毫升、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30%醚菌酯悬浮剂30毫升、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12.5%腈菌唑乳油60毫升、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2克、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40毫升、125克/升氟环唑悬浮剂30毫升、42%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50克,各药剂处理均用药2次,用药时间在4月25日和4月29日。防效数据显示,醚菌酯处理的病叶率防效与病指防效高,两者分别为74.67%和89.11%;其次是氟环唑和三唑酮处理,防效均在75%以上;四霉素处理的病指防效58.19%,其他药剂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不理想。

试验结果显示,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防效,用药越早防效越高,2次用药比1次用药防效有所提高,其中病指防效提高更为明显。建议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用药,在白粉病大发生年份,需结合小麦“一喷三防”用药2次,以确保防效。此外,为延缓小麦白粉病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可与三唑酮、氟环唑等药轮换使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蒜苗如何科学种植 蒜苗的种植技术
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小麦专化型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导致叶片早枯,成穗数减少,千粒重下降。近几年兴化市小麦白粉病达大发生程度,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常规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效将直线下 ...
下一篇: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除草剂产生药害咋补救
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小麦专化型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导致叶片早枯,成穗数减少,千粒重下降。近几年兴化市小麦白粉病达大发生程度,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常规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效将直线下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硼症状
  甜瓜缺硼症状:缺硼的新叶停止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缩短。上位叶向外侧卷曲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镁症状
  甜瓜缺镁症状:多在植株进人结果期后发生。表现为下部叶片的叶脉间逐渐变黄,进一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钙症状
  甜瓜缺钙症状:缺钙植株多表现为细弱徒长,雌花不充实,上部叶片的叶脉间黄化,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钾症状
  甜瓜缺钾症状:钾可在植株体内移动,植株缺钾时老叶中的钾就会移动到生长旺盛的新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磷症状
  甜瓜缺磷症状:叶色浓绿、硬化、矮化、叶片小,稍微上挺;严重时,下位叶发生不规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瓜缺氮症状
  甜瓜缺氮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小,长势弱,茎秆细。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开始叶脉
大棚春早熟薄皮甜瓜如何施肥
  1、施足基肥:为提高地温,可以在定植前1个月扣棚烤地,有条件的最好扣越冬棚,进
怎样给大棚厚皮甜瓜施肥?
  施肥在甜瓜植株一生吸收氮、磷、钾总量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果实的发育,果实含氮48
怎样给甜瓜施追肥?
  甜瓜开花后,对氮、磷、钾的吸收迅速增加,尤其氮、钾的吸收增加快,坐果后2周左
怎样给甜瓜施基肥?
  甜瓜整个生长期的需肥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需肥量的60%~70%。甜瓜地的基肥以有机肥
甜瓜的需肥特点有哪些?
  甜瓜幼苗期生长量很小,吸肥亦少,开花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氮、钾
甜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西瓜大致相同,既喜温又喜光,既耐旱又怕涝,膨瓜期需要较
甜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甜瓜是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水果。我国的甜瓜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瓜缺镁症状
  西瓜缺镁症状:缺镁时老叶易显症状,主脉附近叶脉间先变黄并逐渐向周围扩展,症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09:32 , Processed in 0.70918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