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水稻苗床病害的防治方法

2023-10-31 00:10|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55| 评论: 0

水稻秧苗大部分地区处于-叶-心期,即将进入易感病的二叶-心至三叶期,如果长时间持续低温及棚内高湿条件,使秧苗长势较弱,抗病性下降,水稻就容易诱发病害。一起来看看水稻苗床病害的防治方法。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如果持续低温及棚内高湿条件,随着未来天气转好,若气温迅速升高,农户通风练苗等苗床管理跟不上,水稻苗床青、立枯病发生范围将扩大,发生程度也将进-步加重。

水稻苗床病害的防治方法:

l.加强水稻苗床管理。当前正值苗床管理和秧苗病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做好适度通风练苗,特别是要加强中小棚的管理。若遇低温,夜间应给育苗棚加盖草帘、棉被或在苗床上覆盖地膜、报纸等保温。苗床湿度过大可在苗床周围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青枯病发病重的秧苗应立即灌水上床,并进行串灌,有条件的应及早寄秧或插秧。

2.及时用药防治。已发生立枯病的苗床,要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推荐使用3O%恶霉灵甲霜灵水剂,对水3OOO倍液,每平方米喷2~3千克,喷施后要及时洗苗,防止药剂烧苗。97%恶霉灵粉剂,每平方米l克对水浇灌。aa级水稻可提前使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预防,每平方米5ml加适量水苗床喷雾。

防治水稻苗床绵腐病,可在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OO~lOOO倍液,或硫酸铜lOOO倍液,均匀喷施。此外,每亩撒施草朩灰l5~25千克,也有-定的防治效果。

另外,对发生生理性病害和药害的水稻苗床,可在使用上述杀菌。

以上就是水稻苗床病害的防治方法的详细介绍,您了解清楚了么?希望耕种帮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

1. 立枯病多发生于幼苗,在水稻1叶1心~2叶1心期,是一种真菌性的土传病害。发病时,病苗新叶枯黄,叶片不展开,茎基部褐色且有霉层,病苗根部也逐渐变黄褐色,拔起时茎基部易断。立枯病必须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用瑞苗清加生根剂喷雾进行防治。

2. 青枯病多发生于幼苗至3叶1心期,属于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秧苗生理性失水引起的,表现为叶色深绿,卷成针状,干枯,用手拔苗连根拔起。青枯病主要是通风炼苗不及时,根部发育不良,秧苗素质差,在低温或高温的作用下,秧苗生理功能不协调,引起水分代谢失常造成的。预防青枯病应以提早通风炼苗为主,保持苗床湿度,培育壮苗。

3.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带菌的种子和病稻草是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初侵染源,病株表现为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主要发病原因是浸种是药液浓度不够或浸种时间短造成的。

1、芽腐

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

2、针腐

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成片发生与死亡。

3、黄枯、青枯

多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发病原因 :

1、气候条件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过低,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小,但对幼苗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更有助于病害发展。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病害发生加重。

侵染循环:

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主要: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及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等真菌。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均为弱寄生菌,一般能在水中或土壤内营腐生生活。这类病菌致病性不强,它们一般不宜侵染健壮的幼苗,只有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弱、抗性降低后,各种弱寄生菌才得以乘虚而入并传播蔓延。因此,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抗病抗逆力差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综合防治:当前持续低温、寡照极易发生病害。

防治时注意事项

1、加强大棚管理:注意防寒保温与通风、炼苗的合理转换,控制温湿度。

2、控制苗床水分是当前控制病害的关键。

3、加强预防:目前大家不要惊慌、更不要有病乱投医,可以釆用噁霉灵与甲霜灵的药剂进行预防,不要进行苗床施肥,如果此时施肥会增加土壤渗透压,更不利秧苗生长。

1.立枯病

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苗期发病危害重,尤其是寒冷稻区早育苗发生较重。

1.1症状

幼苗叶片、叶鞘比正常苗短,叶片自上而下、由叶尖向基部逐渐枯黄致死,根灰白色,似水烫状,用手拔苗,茎基部易与地下稻谷断离。

1.2发病规律

主要由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过密、秧苗细弱等原因所致。

1.3防治方法

a.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盐碱地育苗设隔离层,洼地要深沟高床。

b.床土处理置床和营养土要双调酸、消毒、施肥,使土壤PH在4.5-5.5之间。水稻壮秧剂可起到调酸、消毒、施肥、防病等多种作用。

c.苗床管理要早期炼苗,提高秧苗抗病能力,并在1叶1心和2叶1心期浇酸水、喷瑞苗青药液来调酸消毒。

2.青枯病

2.1症状

秧苗心叶青绿针状,随后全株叶片紧缩纵卷青枯,初期暗绿色,继而萎蔫枯死,茎基横断面呈浅黄色,根部表皮易脱落,根毛少,叶尖吐水少或不吐水。

2.2发病规律

秧苗在离乳期时,养分来源处于转折点,持续低温转高温时,因温差过大,秧苗素质弱,根系衰弱,苗体失水所致。

2.3防治措施

要早期炼苗,提高秧苗素质,当低温转晴时,提早通风,及时浇酸水和瑞苗青药液,病情严重时,提早移栽,改善环境,促进康复。

3.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又叫徒长病,由稻藤仓赤霉菌引起,主要引起秧苗及成株徒长。

3.1症状

从秧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秧苗期发病,病苗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部分病苗移栽前后死亡。移栽后1个月左右发病,病株茎秆细高,少分蘖或不分蘖,下部叶片发黄,上部叶片开张角度大,拔节早,节间长,节部弯曲变褐,下部茎节长出倒生根系。病株提早抽穗或不抽穗,严重时病株死亡,其上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

3.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种子传染为主,其次是带菌稻草。受伤种子、受伤秧苗、旱育秧、干田拔秧均可加重病害发生。土温高于30℃,湿度低,有利发病。

3.3防治方法

a.选用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种子田,避免脱粒时损伤种子。

b.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重要措施。

c.不用稻草做田间覆盖物。

d.及时拔除田间病株。

4.稻瘟病

4.1症状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秧苗3叶期以前发病为苗瘟,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2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度8~37℃,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存在并持续6~8h。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

4.3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2)搞好播种前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min。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d。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浸6d,20~25℃浸1~2d,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min,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3h。(3)适当稀植,培育壮秧,避免氮肥施用过多、过晚,应增施有机肥、含硅复合肥,控制稻株群体生长过旺,保持稻株清秀老健。增强抗病力。(4)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每亩用3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75~110g对水50kg喷施;或者在水稻3~4叶期、移栽前5d每667m2用克瘟灵20g对水50kg常规喷雾。

5.白芽病

水稻白芽病一般是由于苗床湿度大,氧气不足,气温较低,光照不足,覆土较厚,芽鞘徒长,叶绿素难于形成,成为白色芽,通称白芽病。可晾床增温,除去地膜,提高光照来尽快缓解。

6.白化苗

水稻白化苗有两种,一种是生理病害,一般零星出现,叶片出生即白,全苗多在三叶期枯死。一种是低温引起叶绿素分解所致,一般是从叶尖开始由黄变白,此时若气温转暖,水肥充足,还可恢复生长。

7.水稻烂秧

水稻烂秧是烂种、烂芽和烂苗的总称,分为生理性烂秧和病理性烂秧。

生理性烂秧可分:(1)烂种:播种后,尚未发芽种子就腐烂了;(2)烂芽:芽谷下田后,尚未转青就死亡,幼根、幼芽发生卷曲,并逐渐呈黄褐色,生长停止,严重时,幼根腐烂,幼芽变褐枯死,或下弯成钩状。受害较轻者,在天气转暖,幼芽基部又出现绿色,重新长出新叶。有的播种后1~2周,种壳及种根表面变黑周围土壤变黑并有强烈臭味;(3)烂苗:多发生在2~3叶期,指秧苗受低温冻害后,受害严重者,一旦天气暴晴,出现青枯死苗,先心叶筒卷,逐渐基部呈淡绿色,叶色较青,后萎蔫死亡。受害轻者,从叶尖到基部,从老叶到嫩叶逐步变黄,后呈黄枯死苗。

病理性烂秧分为绵腐型和立枯型烂秧。绵腐型烂秧,初在根、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外产生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成土褐或灰绿色。立枯型烂秧,初在根芽基部有水浸状淡褐,后长出绵毛状白色菌丝体,也有的长出白色或淡粉红霉状物,基部缢缩,易拔断,根变褐腐烂。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花椰菜黑斑病的防治技术
水稻秧苗大部分地区处于-叶-心期,即将进入易感病的二叶-心至三叶期,如果长时间持续低温及棚内高湿条件,使秧苗长势较弱,抗病性下降,水稻就容易诱发病害。一起来看看水稻苗床病害的防治方法。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如果持续低温及棚内高湿条件,随着未来天气转好,若 ...
下一篇:为什么要重视硫肥的施用
水稻秧苗大部分地区处于-叶-心期,即将进入易感病的二叶-心至三叶期,如果长时间持续低温及棚内高湿条件,使秧苗长势较弱,抗病性下降,水稻就容易诱发病害。一起来看看水稻苗床病害的防治方法。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如果持续低温及棚内高湿条件,随着未来天气转好,若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葡萄红蜘蛛用什么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葡萄新梢、叶片、果柄和果穗,被害
葡萄根瘤蚜怎么防治?
  耕种帮解答:  葡萄根瘤蚜为害特点:仅为害葡萄,是国际和国内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葡萄锈病用什么药治疗?
  耕种帮解答:  葡萄锈病症状:葡萄锈病主要为害植株中下部叶片。病初叶面现零星
葡萄灰霉病用什么药最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灰霉病症状:主要为害花穗和果实。花序感病后,初呈淡褐色水
葡萄黑痘病用什么药最有效?
  耕种帮解答:  葡萄黑痘病症状:此病主要侵染绿色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果梗
葡萄白粉病用什么农药?
  耕种帮解答:  葡萄白粉病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藤蔓等,幼嫩组织易感
葡萄炭疽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
  耕种帮解答:  葡萄炭疽病症状:一般发生在着色或近成熟的果实上,有时也为害叶
葡萄霜霉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耕种帮解答:  葡萄霜霉病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
苹果红蜘蛛用什么农药能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红蜘蛛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出现白色小斑点
苹果金纹细蛾用什么农药治?
  耕种帮解答:  苹果金纹细蛾为害特点:幼虫从叶背潜人叶内,取食叶肉,形成椭圆
苹果卷叶蛾用什么杀虫剂?
  耕种帮解答:  苹果小卷叶蛾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为害叶片时,幼虫将
苹果霉心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霉心病症状:病菌主要为害果实,症状主要有果实心霉变和果实
苹果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耕种帮解答:  苹果锈病症状:叶片肥厚肿胀,背面有黄色毛状突起是其典型特征。
苹果斑点落叶病要用什么药打
  耕种帮解答:  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落,也为害新梢和果实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8 16:31 , Processed in 0.70073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