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杀虫剂如何使用 杀虫剂使用的9大误区

2023-9-26 18:48|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31| 评论: 0

很快要到农忙之际,农忙的时候也是各种害虫频发时,因此,很多农友都选择杀虫剂杀虫,那么杀虫剂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效果?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又有哪些误区呢?

杀虫剂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效果

一、要根据气候特点和害虫的昼夜活动规律,选择在有利的时间施药。

施用农药时间以上午9~10时和下午4时以后为宜。因为上午9时以后,作物叶片上露水已干,又正是日出性害虫活动盛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施药,既不会因为露水冲淡药液影响防治效果,又可使害虫与农药直接接触,增加害虫中毒机会。

下午4时以后,太阳偏西,光照减弱,温度降低,而且正是黄昏时飞翔活动和夜出性害虫即将出动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施药,能提前将药剂施于作物上。

待害虫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或取食时使其接触毒液或取食中毒死亡,同时还可避免药液蒸发损失和光解失效。

二、要根据害虫的危害部位,选用不同的药剂和采取不同的施法,送药到位。

如对危害根部的害虫,就将药剂灌施于根部或施于播种沟内;对在叶背面取食的害虫就将药液喷在叶片的反面。

防治红铃虫、棉铃虫就把药打到花蕾、青铃上及群尖上;防治螟虫造成枯心苗就撒毒土;防治白穗就喷雾或泼浇。

防治稻飞虱、稻叶蝉就将药液喷施到稻株基部;防治斜纹夜蛾就将药液喷到花蕾及幼荚上。

此外,对棉蚜、红蜘蛛、稻飞虱、稻叶蝉等隐蔽性害虫,根据其刺吸式口器取食方式,可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吸收后植株传到的其他部位,达到送药到位的目的。

只有因虫施药,送药到位,才能击中要害,实现药到虫除的功效,使药剂发挥出的作用,获得理想的杀虫效果。

杀虫剂为什么越用越没效果

一种药剂,开始使用时,杀虫效果往往很好,但随着用量不断增加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抗药性上升的案例不断出现。

突出的是顺式氰戊菊酯,也就是80年代广告中常说的“正义的来福灵”,很快就不能伸张正义了,因为即使提高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药量或配药浓度也不能把害虫杀死。

这其实是因为害虫产生抗药性,就是能够忍耐杀死正常种群中大部分个体的药量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能力。

其实,自然界害虫种群中本来就存在对农药敏感程度不同的个体。杀虫剂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杀虫剂对昆虫种群起选择作用的过程。

每使用一次杀虫剂,就会留下相对抗药的个体,杀死相对敏感的个体,也就使害虫群体抗药性水平或多或少地提高了。

现已查明:

(1)抗药性产生与害虫及其生活习性有关。生活史短,每年繁殖代数多,接触药剂机会多的害虫,如螨类、介壳类、蚜虫、蚊虫等容易产生抗性种群;

(2)一种害虫对一种农药产生抗性,往往对同类型的其他农药亦有抗性;不同杀虫机制的之间不易发生这种交互作用;

(3)同一种农药连续使用次数多或处理浓度高,抗性形成快,反之则较慢。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防止或延缓害虫抗药性上升。

为此提倡采用包括选育、推广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开展生物、物理等多种技术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减少药剂防治的次数和药量。

其次是选择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混用、轮用以及镶嵌式施药。

杀虫剂使用的9大误区

①杀虫要杀死、杀完

每次杀虫都坚持把虫杀死、杀完,大有赶尽杀决之势,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一般杀虫剂只要能达到让其丧失繁殖力和对植株的危害能力即可。所有杀虫剂在使用同时或多或少的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过于追求杀死、杀完,往往会造成药害。

②只要见虫就杀

经检查后,发现虫的数量达到危害阈值,会对植物产生危害影响时,才需要杀虫。

③迷信药

其实越是药越是对植物危害大,选择杀虫剂只要能达成控制虫对植物体的危害即可。

④滥用杀虫药

不对症下药,滥用杀虫药,经常是当发现无效时,已损失大半。

⑤只注意成虫,忽视虫卵

只注意杀死成虫,忽视虫卵,没有做好当虫卵大量孵化时的应对预防措施。

⑥长期使用单一杀虫剂

长期使用单一杀虫剂会使虫体产生抗药性,能有几种杀虫剂交替配合使用。

⑦随意加大使用剂量

不按照说明剂量用药,会增加虫体抗药性,且很容易造成药害。

⑧杀虫后立即检查

很多药剂要在2~3天后虫体才会逐渐死去脱落,一般3天后才看到确切效果。

⑨不注重用水量和施药时间

不同用水量对杀虫剂的效果影响较大,特别是高温干旱季节赢加大用水量,同时施药时间往往决定效果,特别是针对傍晚才出来活动的害虫。

对照下这九大误区,您是否中招了呢?趁着还没有到农忙时期,赶紧改正过来吧。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绿色蔬菜生产怎么选择除草剂
很快要到农忙之际,农忙的时候也是各种害虫频发时,因此,很多农友都选择杀虫剂杀虫,那么杀虫剂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效果?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又有哪些误区呢?杀虫剂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效果一、要根据气候特点和害虫的昼夜活动规律,选择在有利的时间施药。施用农药时间以上午 ...
下一篇:小麦梭条花叶病的识别与防治
很快要到农忙之际,农忙的时候也是各种害虫频发时,因此,很多农友都选择杀虫剂杀虫,那么杀虫剂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效果?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又有哪些误区呢?杀虫剂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效果一、要根据气候特点和害虫的昼夜活动规律,选择在有利的时间施药。施用农药时间以上午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怎样给西瓜施追肥?
  1、西瓜苗期追肥:西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催苗肥。结合浇缓苗水,在西瓜植株附近开一
怎样给西瓜施基肥?
  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应该施足基肥,以防止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基肥以腐熟
西瓜苗期如何施肥?
  1、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对西瓜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育苗
西瓜的需肥特点是怎么样?
  一般认为每1000千克商品瓜需氮5.08千克、磷1.56千克、钾6.4千克。氮能促进植株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哪
  1、温度要求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30℃,40℃高温则对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
怎样预防棚室西葫芦氨气危害
  1、西葫芦氨气危害症状:花、幼叶、幼果等幼嫩组织先发生褐变,后变为白色,严重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锌症
  西葫芦缺锌症状:从中部叶片开始褪色,与正常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镁症
  西葫芦缺镁症状:西葫芦植株下部叶叶脉间由绿渐渐变黄,最后除叶脉、叶缘残留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钙症
  西葫芦缺钙症状:西葫芦植株上部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钾症
  西葫芦缺钾症状: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由青铜色逐渐向黄绿色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磷症
  西葫芦缺磷症状:西葫芦植株矮化,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缺氮症
  西葫芦缺氮症状:西葫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呈矮化状,叶片小而薄,黄化均匀,不表
棚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常见现象。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17 02:27 , Processed in 0.71432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