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水稻病害详细解析(下)

2017-12-21 05:37|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94| 评论: 0

4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地火烧,主要发生于每年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造成空秕粒增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一旦发生,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甚至达到90%。随着施肥量增加和密植程度的提高,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部分病重田块或病重区域发病率高达70%以上,现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4.1  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其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常见的有3种类型。

 

  (1)叶枯型(叶缘慢性型)。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叶鞘。一般先从叶缘或叶尖最初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短线病斑,逐渐沿叶缘或中脉向上下延伸扩展为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长条斑。后期病斑颜色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病部和健部分界明显。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2)急性凋萎型(青枯急性型)。多发生在易感病品种上,尤其是在茎基部或根部受伤而感病的水稻。分蘖期开始出现枯心苗,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层叶出现失水、卷筒、青枯等症状,病斑边缘不明显。在不利发病条件下,病斑外围出现褐色坏死反应带,病情扩展停滞。病株茎内腔有大量菌脓,有的叶鞘基部发病呈黄褐色或褐色,天气潮湿时折断用手挤压溢出大量黄白色菌脓。

 

  (3)黄化型。症状不多见,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病叶基部偶有水浸状断续小条斑。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上述各类病叶上均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很易脱落。

 

4.2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 因地制宜选用具有抗(耐)性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2~3年更换种植品种。② 及时清沟排水,铲除田边杂草,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③ 推广水稻定向条栽,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④ 推广水稻多样性混栽技术,培育无病壮秧。⑤ 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施药预防。

 

  (2)药剂防治。① 种子消毒。用三氯异氰尿酸300~400倍液浸种,洗净后进行催芽。② 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3%中生菌素水剂400~533 mL/亩均匀喷雾。③ 用30%噻菌铜悬浮剂70~85 mL/亩,均匀喷雾。④ 用45%或50%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50 mL/亩喷雾防治。⑤ 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40~60 g/亩喷雾。⑥ 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选用1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60 g/亩均匀喷雾或用60亿芽孢/mL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悬浮剂500~650 g制剂/亩均匀喷雾。⑦ 用100~130 g/亩20%噻菌铜悬浮剂喷雾。⑧ 用60~90 g/亩36%三氯异氰尿酸喷雾。同时注意防治稻叶蝉、稻飞虱等传毒害虫。

 

5  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俗称白秆病、抢先稻,又称徒长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近年,随着大面积稻草还田及水稻集中育秧的推广,恶苗病发生越来越重,在我国许多稻区普遍发生。该病害发病率高,对水稻稳产、高产威胁大,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

 

5.1  症状

  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死亡。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后1个月左右出现病株,症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常弯曲露出叶鞘之外,下部几个茎节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剥开病茎,有时可见节的上下组织呈褐色,茎上有暗褐色条斑,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体,茎秆逐渐腐朽。

 

  重病株多在孕穗期枯死,轻病株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或籽粒不实。天气潮湿时,在枯死病株的表面长满淡红色和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5.2  防治方法

  目前,对于恶苗病的防治主要通过药剂处理、生物防治等多种途径实现。

 

  (1)种子处理。① 选用250 g/L咪鲜胺乳油,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用2 000~3 000倍液浸种1~3 d;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用3 000~4 000倍液分别浸种3~5 d、5~7 d,然后催芽;或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用4 000~8 000倍药液浸种1~3 d,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用6 000~8 000倍液分别浸种3~5、5~7 d,然后催芽。② 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浸种。③ 选用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加水3~6 kg配成200~400倍药液,浸3~5 kg稻种,日平均气温18~20℃浸60 h,23~25℃浸48 h,温度较低应适当延长浸种时间。④ 选用24.1%肟菌·异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加适量清水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根据15~25 mL/kg种子确定制剂用量,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直到种子均匀着药后,摊开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待播。

 

  (2)农业措施。① 选育无病种子,选栽抗病品种。② 病株及时拔除,留种田应单收、单打、单贮。③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④ 控制改善栽培条件,特别是催芽至出苗阶段,如减少盖膜时间、高温天气用麦草覆盖、选取群体高产栽培技术等。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3)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种子表面本身存在的能拮抗细菌的有益微生物来防治恶苗病及促进秧苗生长,并可促进水稻结实。这种防治方式避免了化学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对机体健康产生威胁等不利影响,也不会因为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是更为环保和安全的防治措施。

 

6  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暴发强、蔓延快、为害广的特点,通常依靠白背飞虱传播,初期没有明显特征,但是在发现的时候,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情况比较严重的稻田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

 

6.1  症状

  感病水稻有比较明显的表现特质:染病的水稻植株非常矮小,还没有健株的1/3高,常常不能抽穗,易提早枯死。茎秆表面有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的瘤状突起,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株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支;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且穗粒非常轻,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的植株部位有很多肉眼可以看见的白色或黑褐色的短条,整个病株没有活力,呈现营养不良状态。

 

6.2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① 水旱轮作,连片种植,连片收割。② 物理阻隔育秧。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 g/m2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阻隔介体昆虫白背飞虱,预防病毒病。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应急控害,对孕穗期百丛虫量1 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 5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防治白背飞虱。③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④ 适当增加农家肥和磷钾肥的施用量,提高水稻的抗病性。但要注意氮肥会加深水稻颜色,吸引飞虱进行病菌传播。

 

  (2)化学防治。① 种子处理。采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预防苗期黑条矮缩病。② 用8%宁南霉素水剂45~60 mL/亩喷雾,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10 d,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③ 选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3~6 g/亩分别于水稻分蘖初期第一次、破口期第二次叶面喷雾或选用0.01%芸苔素内酯2 000~3 000倍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培育壮秧、促生长。用450 g/L咪鲜胺水乳剂3 600~4 800倍液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浸种。④ 水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45~75 g/亩兑水喷雾防治,每季使用次数2~3次,施药间隔期为7~10 d若施药后恰遇大雨,应视具体情况适当补喷药液。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俗称细条病、条斑病、红叶病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细菌病害,可使水稻减产15%~25%,严重时甚至绝收。该病分布较广,近年来由南向北发展趋势明显。

 

7.1  症状

  细菌性条斑病全年都可以发生,贯穿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其致病菌主要利用水稻叶片的气孔、伤口侵入。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深绿色水渍状的星状小斑,短时间内沿着叶脉扩散成大小约1 mm×10 mm的深绿色至黄褐色的细条斑,而叶片病斑的两端依旧表现为绿色。条斑在后期形成不规则大斑,在叶片上呈现黄褐色,并逐渐变成枯白。如果环境湿度大、温度适宜,被感染的叶片就会有串珠状黄色菌脓症状,有黏手感,风干后呈胶状小颗粒,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害最严重时,水稻叶片会萎蔫卷曲在一起,在田间呈现一片黄白相间色的景象。

 

7.2  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和疫情监测。严把种子检疫关,杜绝病区调种,从源头上切断侵染源。

 

  (2)农业措施。① 选择抗逆性好、产量高、品种优良的粳稻或杂交粳稻品种和选择叶片窄、直立性状好的矮秆品种进行种植。② 秧田选在远离老病区且地势较高、不易淹水的田块。③ 及时清洁田园秸秆,深耕灭茬,铲除杂草。冬季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大田移栽前可用20%噻菌铜5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④ 积极推广水稻绿色健身栽培,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大田肥料管理要坚持重P、K肥、轻N肥的原则;秧苗分蘖后期至扬花期排水搁田,减少无效分蘖;严禁串灌、漫灌或使用循环水。

 

  (3)药剂防治。① 药剂浸种。用40%三氯异氰尿酸200倍液浸种24~48 h,进行种子消毒杀菌。② 发病初期选用3%噻霉酮微乳剂60~100 mL/亩或5%噻霉酮悬浮剂35~50 mL/亩均匀喷雾。选用30%噻唑锌悬浮剂67~100 mL/亩或40%噻唑锌悬浮剂50~75 mL/亩或20%噻唑锌悬浮剂100~125 mL/亩均匀喷雾。③ 4~5叶期和水稻移栽前3~5 d,选用500倍液的中生菌素均匀喷雾。④ 当大田出现发病中心时应及时由外而内进行喷药防治。可选用每亩用500~650 mL 60亿芽孢/mL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兑水50~60 kg均匀喷雾用药,7~10 d可再用药1次。⑤ 此外病害初期或发病前,选用80亿芽孢/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0~120 g/亩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7~10 d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3次。

 

8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又称细菌性鞘腐病,为害叶片、叶鞘、茎、节、穗、枝梗和谷粒,一般减产5%~10%,重的减产20%左右。该病发病速度快,传染面积大,施氮肥偏晚且施肥量偏大的田块受害尤为严重。水稻长势不好、抗病性弱,孕穗、抽穗期低温、降雨多的年份易发病。

 

8.1  症状

  叶鞘受害多发生在剑叶鞘上,初生赤色短条状,后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剥开叶鞘茎上有黑褐色条斑,抽穗前剑叶叶鞘发病严重,往往抽不出穗。

 

  叶片染病,首先危害外部老叶片,主要发生在倒数3个叶片的中上部,并从叶尖部向下发展,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锤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不见菌脓,远观水稻普遍红尖。

 

  穗轴、颖壳等部受害产生近圆形褐色小斑,严重时整个颖壳变成浓褐色或黑褐色,形成褐变穗或褐变粒。

 

8.2  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① 选用无病种子栽培。② 轮换选择优质、抗病品种。③ 拔除病株,及时清除杂草。⑤浅水灌溉,严禁与带病水田串灌;科学施肥,防止氮肥过多。

 

  (2)药剂防治。① 当大田出现发病中心时应及时由外而内进行喷药防治,初期选用3%噻霉酮微乳剂60~100 mL/亩或5%噻霉酮悬浮剂35~50 mL/亩均匀喷雾。② 病害发生初期,选用30%噻唑锌悬浮剂67~100 mL/亩或40%噻唑锌悬浮剂50~75 mL/亩或20%噻唑锌悬浮剂100~125 mL/亩均匀喷雾。③ 选用500倍液的中生菌素或枯草芽孢杆菌均匀喷雾。④ 选用用500~650 mL/亩 60亿芽孢/mL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兑水50~60 kg均匀喷雾用药,7~10 d可再用药1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水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4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地火烧,主要发生于每年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造成空秕粒增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一旦发生,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甚至达到90%。随着施肥量增加和密植程度的提高,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部分病重田块或病重区域 ...
下一篇:我国完善双环磺草酮防除杂草稻使用策略
4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地火烧,主要发生于每年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造成空秕粒增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一旦发生,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甚至达到90%。随着施肥量增加和密植程度的提高,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部分病重田块或病重区域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防治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选用什
  选用下列药物防治蔬菜病虫害,具有无污染、无残毒、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生产绿色
怎样合理选择、施用蔬菜农药
  1、尽可能选用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
怎样从外观辨别苹果苗木品种
  1、红富士:向阳面枝条暗红色、无光泽,枝条气孔小而密;枝条较软,节间长;芽小
怎样识别短枝型苹果树?
  短枝型苹果树遗传基础不同于普通型,导致其形态特征即各个组织器官发生了变异性。
怎样防治干腐病?
  干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病菌侵人树体后不一定发病,只有当
如何治疗腐烂病?
  对于患有腐烂病的果树,应及时刮治或划道涂治,防止病斑扩大蔓延。每年从2月至11
怎样预防苹果腐烂病?
  为了预防苹果腐烂病的发生,除了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外,就是
怎样防治苹果圆斑根腐病?
  圆斑根腐病先从须根开始变褐枯死,逐渐蔓延到肉质根,围绕须根的基部形成一个红褐
如何识别和防治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菌可为害叶片、叶柄、果实、果梗、穗轴、卷须和新梢,尤以果实受害最重
葡萄灰霉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葡萄灰霉病菌主要为害花序和果实,花穗发病最初病部呈淡褐色,后渐变暗褐色,表面
如何防治桃疮痂病?
  桃疮痂病为害果实多在肩部发病,先出现圆形小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片,果面粗糙。
苹果霉心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苹果霉心病是北斗和元帅系品种上重要的果实病害。该病从果实外部看并无明显的症状
怎样防治柿炭疽病?
  柿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梢病斑中越冬,也可在病果、叶痕和冬芽中越冬。翌年
怎样防治桃炭疽病?
  桃炭疽病病菌是以菌丝体在病梢内越冬,主要为害幼果,故喷药主要是保护幼果和消灭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3-19 14:46 , Processed in 1.25991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