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野麦畏是什么,如何使用?

2021-5-23 22:40|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901| 评论: 0

摘要: 野燕畏:是由Monsanto公司开发的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化学名称 S-(2,3,3-三氯烯丙基)二异丙基硫赶氨基甲酸酯。理化性质 原药纯度为96%。纯品为深黄或棕色固体,熔点29~30℃。相对密度1.27(25℃),沸点117℃/40mPa,分解温度大于200℃。蒸气压(25℃)为16mPa。分配 ...

野燕畏:是由Monsanto公司开发的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化学名称 S-(2,3,3-三氯烯丙基)二异丙基硫赶氨基甲酸酯。

理化性质 原药纯度为96%。纯品为深黄或棕色固体,熔点29~30℃。相对密度1.27(25℃),沸点117℃/40mPa,分解温度大于200℃。蒸气压(25℃)为16mPa。分配系数KowlogP=4.6。 Henry常数1.22Pam3mol-1。25℃时在水中溶解度为4mg/L,可溶于***、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易燃、不爆炸,无腐蚀性,紫外光辐射不易分解。常温条件下稳定,分解温度大于200℃

毒性 鼠急性经口LD50为11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为82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12h)gt;3mg/L。对兔皮肤和眼睛有轻度刺激性。大鼠两年喂饲试验,无作用剂量50mg/kg饲料(折合2.5g/kg·d),小鼠两年喂饲试验,无作用剂量20mg/kg饲料(折合3.9mg/kg·d),狗一年喂饲试验,无作用剂量为2.5mg/kg·d。 Ames试验为阴性,无致突变、致癌作用。山齿鹑急性经口LD50为2251mg/kg。对鱼类毒性较大,虹鳟鱼LC50(96h)为1.2mg/L,大翻车鱼LC50为1.3mg/L。对鸟类低毒,对蜜蜂几乎无毒。

制剂与分析方法 40%阿畏达乳油。产品用GC法,残留物用ECD的GC法。

作用机理与特点 类脂(lipid)合成抑制剂,但不是ACC酶抑制剂。野燕麦在萌芽通过土层时,主要由芽鞘或第一片子叶吸收药剂,并在体内传导,生长点部位最为敏感,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伸长,芽鞘顶端膨大,鞘顶空心,致使野燕麦不能出土而死亡。而出苗后的野燕麦,由根部吸收药剂,野燕麦吸收药剂中毒后,停止生长,叶片深绿,心叶干枯而死亡。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小麦、大麦、青稞、油菜、豌豆、蚕豆、亚麻、甜菜、大豆等。野麦畏在土壤中主要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故对环境和地下水安全。播种深度与药效、药害关系很大。小麦萌发24h后便有分解野麦畏的能力,而且随生长发育抗药性逐渐增强,因而小麦有较强的耐药性。如果小麦种子在药层之中直接接触药剂,则会产生药害。

防除对象 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等杂草。野麦畏挥发性强,其蒸气对野燕麦也有作用,施后要及时混土。

应用技术 野麦畏有挥发性,施药后马上混土,如间隔4h后混土,除草效果显著降低。如相隔24h后混土,除草效果只有50%左右。土壤湿度适宜,土壤疏松,药土混合作用良好,药效高,药害轻。若田间过于干旱,地表板结,翻耕形成大土块,既影响药效,也影响小麦出苗。若田间过于潮湿,则影响药土混合的均匀程度。药剂处理以后至小麦出苗前,如遇大雨雪造成表土板结,应注意及时耙松土表,以减轻药害, 利于保苗。

使用方法 野麦畏主要用于防除野燕麦类的选择性土壤处理剂。

(1)小麦、大麦、青稞田

①播前施药深混土处理 适用于干旱多风的西北、东北、华北等春麦区。对小麦、大麦、青稞较安全,药害伤苗一般不超过1%,不影响基本苗。在小麦、大麦、青稞播种之前,将地整平,每亩用40%野麦畏乳油150~200ml,对水20~40L,混合均匀后喷洒于地表。或尿素每亩8~10kg,与野麦畏混匀后撒施。施药后要求在2h内进行混土,混土深度为8~10cm (播种深度为5~6cm),以拖拉机圆盘耙或手扶拖拉机旋耕器混土最佳,如混土过深(14cm)除草效果差,混土浅(5~6cm)对小麦、青稞药害加重,混土后播种小麦、青棵。

②播后苗前浅混土处理一般适用于播种时雨水多、温度较高、土壤潮湿的冬麦区。在小麦、大麦等播种后,出苗前施药,每亩用40%野麦畏乳油200ml对水喷雾,或拌潮湿沙土撒施。施药后立即浅混土 2~3cm,以不耙出小麦种、不伤害麦芽为宜。施药后如遇干旱,除草效果往往较差。

③小麦苗期处理 适用于有灌溉条件的麦区使用。在小麦3叶期(野燕麦2~3叶期),结合田间灌水或利用降大雨的机会,每亩用40%野麦畏乳油200ml,同尿素(每亩6~8kg)或潮细沙20~30kg混均匀后撒施,随施药随灌水。这种处理对已出苗的野燕麦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土中正在萌发的野燕麦亦能起到杀芽作用。

④秋季土壤结冻前处理 适用于东北、西北严寒地区,在10~11月份土壤开始结冻20d前,每亩用40%野麦畏乳油225ml,对水喷雾或配成药土撒施。施药后立即混土8~10cm,第二年春按当地农时播种,除草效果可达90%。

(2)大豆、甜菜田 施药时期为播种前,每亩用40%野麦畏乳油160~200ml,对水20~40L喷雾或撤毒土,施药后立即混土 5~7cm,然后播种。

上一篇:杀草丹是什么,如何使用?
野燕畏:是由Monsanto公司开发的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化学名称 S-(2,3,3-三氯烯丙基)二异丙基硫赶氨基甲酸酯。理化性质 原药纯度为96%。纯品为深黄或棕色固体,熔点29~30℃。相对密度1.27(25℃),沸点117℃/40mPa,分解温度大于200℃。蒸气压(25℃)为16mPa。分配 ...
下一篇:莎稗磷是什么,如何使用?
野燕畏:是由Monsanto公司开发的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化学名称 S-(2,3,3-三氯烯丙基)二异丙基硫赶氨基甲酸酯。理化性质 原药纯度为96%。纯品为深黄或棕色固体,熔点29~30℃。相对密度1.27(25℃),沸点117℃/40mPa,分解温度大于200℃。蒸气压(25℃)为16mPa。分配 ...

相关阅读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马铃薯癌肿病的原因及防治方
  癌肿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不抗病的品种感染癌肿病,可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发病轻的
马铃薯粉痂病的原因及防治方
  粉痂病是真菌性病害,在南方一些地区常造成不同程度产量损失。患粉痂病的植株生长
马铃薯疮痂病的原因及防治方
  马铃薯疮痂病在北方二季作地区的秋季马铃薯危害特别严重。不抗病的品种,秋播时几
马铃薯黑胫病的原因及防治方
  在北方和西北地区较为普遍。植株发病率,轻者占2%~5%,重的可达50%左右。病重的块
马铃薯环腐病的危害与防治
  环腐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北方比较普遍,发病严重的地块可减产30%~60%。收获后
马铃薯青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马铃薯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尤其在温暖潮湿、雨水充沛的热带或***带地区更为
马铃薯早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
  早疫病在各栽培地区均有发生,北京、河北、山西等地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严重,一般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类病害,目前已成为马铃薯非常普遍的世界性的病害,几乎所
马铃薯脱毒技术
  将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以脱去病毒的技术,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无病毒种薯生产
马铃薯的退化及其防止措施
  马铃薯种薯在栽培过程中,植株会逐年变小,表现有花叶类型、卷叶类型和束顶类型,
马铃薯块茎黑心现象是什么引
  马铃薯黑心现象有两种类型,一是病理性黑心,二是生理性黑心。  病理性黑心是由
马铃薯块茎青头现象是什么引
  马铃薯中经常发现变成绿色的块茎,俗称青头,这部分除表皮呈绿色外,薯肉内2厘米
马铃薯块茎空心现象是什么引
  马铃薯块茎切开后有时会出现块茎中心附近有一个空腔,腔的边缘角状,整个空腔呈放
什么是马铃薯块茎畸形现象?
  马铃薯块茎畸形主要在块茎增长期由于高温、干旱、土壤黏重等不良条件,使正在膨大

|种地网|手机版| 耕种帮种植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3-4-2 16:33 , Processed in 0.04104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