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上旬即小暑前后,正是北半球太阳光直射角最大的季节,日照充足而强烈,地面增温极快,相对湿度小,形成又干又热的气团,影响较大范围的水稻尤其是早稻开花结实。因为干热风会使花药干萎不开裂,散粉小,花粉生活机能减退,影响正常开花授粉,造成空秕率增加。高温对开花的影响以开花前1~2天,特别是盛花前一天最大。同时,高温降低了植株光合作用能力,抑制了有机物质的运转,增加了同化物的消耗,加速细胞组织的老化,使子粒的积累能力提早消失,使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灌浆期遇上35℃以上的高温,常会出现"高温逼熟",使半实粒和秕粒增加。如灌浆初期在35℃气温条件下处理5天,则结实率降低10%~15%,千粒重降低0.42~1.85克。灌浆遇上高温,根系早衰,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叶片功能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千粒重降低。 减轻干热风对水稻开花、灌浆的危害办法有三条: 1、日灌夜排,加大昼夜温差,使稻株夜间呼吸作用减弱据观察,早稻开花后10~25天内,昼夜温差如果增加1℃,千粒重可增0.5~1.0克。 2、适时灌排水对于泥烂田和稻苗长势好的田,可于上午11时前灌水,到下午2~3时排水,以调节中午前后高温阶段的温和湿度。据测定,灌水比不灌水的,穗部温度低1.5℃,相对湿度高12%。 3、清水喷洒中午前后,当水稻闭颖后,每亩用清水200~250公斤喷洒,可降温1~2℃,湿度增10%~15%,能维持1~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