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黄瓜病害大棚种植技术(温室黄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2017-5-24 13:46|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26| 评论: 0

  大棚种植是北方地区冬季常常采用的一种种植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蔬菜产品。大棚黄瓜作为一种主要蔬菜作物,成为众多农户的首选。然而,大棚黄瓜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侵扰,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有霜霉、灰霉、蚜虫、白粉虱等,既影响黄瓜品质,又易造成大幅减产。下面耕种帮将将分享几种病虫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黄瓜霜霉病:这是日光温室最常发生的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可造成大量叶片枯死,严重时甚至绝产。

  发病规律: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20~24℃。温度低于15℃,高于30℃,病害发生受抑制。高湿(相对湿度85%以上)、叶面有水滴、水膜,是该病传播、流行的关键。

  发病症状:开始发病时中、下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呈现多角形或四方形病斑。发病初期呈水渍状绿色,以后变黄色至淡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病斑处密生黑色或灰黑色霜霉状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变黄干枯。

  防治措施:霜霉病发展较快,药剂防治必须及时,一旦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区后,及时摘除病叶,迅速在其周围进行化学防治。一般5-7天喷药1次。喷药须细致,叶面、叶背都要喷到,特别是较大的叶面更高多喷。发病初期可以选择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00倍、10%氰霜唑悬乳剂1500倍、52.5%噁唑菌酮.霜脲水分散粒剂2500倍、6.25%噁唑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72%霜脲.锰锌6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50%嘧菌酯2000倍、70%乙磷锰锌500倍、72.2%霜霉威水剂800倍、50%福美双500倍、25%甲霜灵600倍等,每7天一次,连续2-3次。发病严重可以选择几种药剂复配使用:烯唑醇+烯酰锰锌+春雷霉素;烯唑醇+金雷多米尔+中生菌素;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水合霉素等,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如若遇到阴雨天,霜霉病已发生,若喷药治疗的话,会加重空气湿度,此时可以选择熏烟。每200立方米的温室选择45%百菌清烟剂300-350克或者10%百菌清烟剂900克,傍晚闭棚后熏烟。一般7-14天熏一次,连续3-6次。百菌清烟剂对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均有效。

黄瓜白粉病:从苗期到成株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

  发病规律:白粉菌生长的适温是16-23.6℃,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72%。"中温中湿"环境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偏施氮肥、田间管理差、日照少、密度大、田间荫蔽、浇水不当、瓜秧衰弱、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地块利于病害的发生。

  发病症状: 初期,叶片正面或者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分班,稀疏分布,随病情加重,病斑逐渐增多,分布越来越密集,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片褪绿,枯黄变脆。严重时, 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形成污白色斑片,直至整个叶片枯死。茎蔓、叶柄与叶片上的症状相似,只是白粉少,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叶片枯黄、卷缩,一般不脱落,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75%百菌清600-800倍、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20%抗霉菌素200倍等保护性药剂进行前期预防。若后期发病严重,可交替使用氟硅唑、氰菌唑、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剂,防止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药效。为了延缓专性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可以把专性杀菌剂和保护剂进行混配使用,既可降低防治成本,同时也减轻了病菌抗性的产生。每7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经常与黄瓜霜霉病同时混合发生,这两种疾病极为相似,一定要清楚辨别症状后再进行有效防治。

  发病规律:高湿,保护地黄瓜在低温、高湿、重茬地温室、大棚发生严重。黄瓜叶片病菌借棚顶水珠下落或结露,飞溅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病害发生也严重。病原菌的生长温限4~39℃,适宜相对湿度70%以上,若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则发病重。

   发病症状:叶片有针头大小水浸状小斑点→多角形黄褐色病斑→灰白色,易穿孔破裂。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处有白色菌脓;瓜条有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水浸状→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茎、叶柄、卷须上的侵染点呈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有效的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50%DT杀菌剂8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决定施药次数。药剂使用种类要经常互换或者复配使用,铜制剂施用次数不能超过3次,以免引起药害。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发病严重时田间病株率达50%以上,日光温室黄瓜从幼苗到成株都有发生,尤其在结果期发病较多。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病残体、种子及未腐熟的带菌粪肥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可存活5-6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病株采收的种子内外均可带菌,病菌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灌溉水、土壤耕作及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既可以传病,又可以制造伤口和降低植株抗病性,有利于病菌传染和病害发生。

  发病症状:被害株最初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早晚可以恢复,以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早晚不能复原,并很快枯死。病株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茎基部、节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有黄色胶状物流出,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株易被拔起。

  防治措施:发现病株后,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0.3%硫酸铜溶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96%硫酸铜1000倍等药剂进行灌根,每株0.25千克,5-7天一次,连续2-3次,灌根时加上磷酸二氢钾效果更好。对于发病植株茎部,可以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克,加面粉调成糊状,涂抹病茎,可防止病茎开裂。田间病株要及时拔出,并对病穴及邻近植株用药液淋浇,每株用药液200-250毫升。

黄瓜炭疽病:黄瓜炭疽病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黄瓜炭疽病菌除危害黄瓜以外,还能危害西瓜甜瓜、冬瓜、丝瓜、瓠瓜等。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及拟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大棚架、用过的架材等也能带菌,成为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可引起苗期发病。病菌的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及某些昆虫传播。病菌生长适温为24°C。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是湿度,在适温下,相对湿度达87%~95%时,病害潜育期只需3天,相对湿度低于54%时则不发病。雨水偏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偏施氮肥,过度密植,浇水过多,或大棚通风不良,连作重茬,发病重。

  发病症状:幼苗发病,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幼茎基部受害,患部缢缩,变色,幼苗猝倒。成株叶片发病最多,开始在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病斑外围有一圈黄纹。叶片上病斑多时往往互相汇合形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块,使叶片枯死。干燥时病斑中部破裂穿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红色粘质物,茎蔓受害,病斑长圆形凹陷,初呈水渍状,淡黄色,病斑扩大如环切茎蔓,病部以上茎蔓枯死。幼瓜不易发病,发病多在采种瓜条上,病斑初呈淡绿色,很快变黑绿色,并凹陷,病斑中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粉红色粘稠物,干燥情况下,病斑逐渐干裂,露出果肉。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叶,并用下列农药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温室大棚栽培黄瓜还可采用选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克,5%百菌清粉尘剂、10%多百粉尘剂、10%防霉灵粉尘剂或5%霜克粉剂每亩1000克进行防治,烟剂、粉尘剂应于傍晚关闭棚室后施用,第二天通风;喷洒药液、施用烟剂、喷施粉尘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交替使用。两次用药间隔一般为7~10天,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黄瓜疫病:俗称卡脖子、死秧、瘟病,叶、茎、果实、生长点都能发病。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发病适温为28~30℃,土壤水分是影响此病流行程度的重要因素。夏季温度高、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疫病容易流行,危害严重。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连作等易发病。设施栽培时,春夏之交,打开温室前部放风口后,容易迅速发病。

  发病症状:成株染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斑。

  防治措施:在植株发病前,我们要加强检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就要及时摘除病叶,立即喷药,在这以后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常用药剂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实践表明,在发病前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8: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保护,防效很好。

黄瓜菌核病:该病寄主非常广泛,不只为害黄瓜,还为害其他瓜类、茄果类和多种叶菜。

  发病规律:黄瓜菌核病发生的温度为5~33 ℃,最适为25 ℃。此外,黄瓜菌核病菌产生子囊盘需要的温度也不高,温度范围为10~20 ℃,最适15~18 ℃;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为5~30 ℃,最适10~20 ℃。

  发病症状:可发生在叶片、卷须、茎秆、花(雌花更多)、瓜条上。在叶片上开始见到的是大型水浸状病斑,后变为淡绿或淡褐色,较易破裂,可见稀疏白色霉层,严重时会使整个叶片萎蔫枯死;卷须发病除腐烂外,也可长出白霉。茎上的病斑往往是由病叶经叶柄扩展到上部的,开始也可见到水浸状斑,但很快会被白色的霉层覆盖,时间久后,白色的霉层中出现水珠,霉层的菌丝聚结,形成一些大小不同的颗粒状物,即菌核。

  防治措施:菌核病防治难度较大,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较有效的方法是实行2—3年轮作。在温室管理上加强放风,控制湿度在80%以下可避免发病。作垄盖地膜,膜下暗灌,限制子囊孢子飞散传播。覆盖紫外线阻隔膜。发现病株及时喷布可用于防治菌核病的药剂较多,主要包括咪唑类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二甲酰亚胺类的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近年来,有效的农药种类有所增加,如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20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2 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4天一次,一般3次即可。

黄瓜灰霉病:是保护地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近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发病规律:灰霉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引起,可形成黑色、扁平,鼠屎状菌核。它能够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越夏。初春或者冬季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随气流、雨水、露水等传播。光照不足、低温和高湿条件下易流行,在连续阴雨、光照不足、气温低、湿度大的天气条件时,如不及时通风透光,则发病严重。

  发病症状:黄瓜灰霉病主要为害幼瓜、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渍状,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较大的瓜被害时组织先变黄并生灰霉,后霉层变为淡灰色,被害瓜受害部位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叶片一般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形成直径20~50mm的大型病斑,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烂瓜或烂花附着在茎上时,能引起茎部的腐烂,严重时下部的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

  防治措施:培育壮苗,定植前清除残株杂草,减少病源。加强管理,注意放风排湿。后部张挂反光幕增加光照强度,提高温度可减轻灰霉病发生。选用紫外线阻隔膜。 发现病害用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或50%异菌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10d防治1次,连续3~4次。。

黄瓜蔓枯病:是枯萎病之外的又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多在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茎部,也危害叶片。温室栽培的越冬茬或冬春茬黄瓜最易发病。有时表现为顺畦发病,逐渐蔓延,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干枯、死亡。

  发病规律:病菌喜欢温暖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气温20-25°,相对湿度85%以上。实践中,在黄瓜栽培75-83天后,其菌量出现一次高峰,尤其是阴雨天及夜晚,子囊菌数量较高,夜间露水大易发病。

  发病症状: 蔓枯病危害叶片和茎蔓。叶片受害,病斑近圆形,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大斑,淡褐色至黄褐色,病斑上生有许多小黑点。茎蔓受害,在茎节部呈现油渍状斑,椭圆形或棱形,灰白色,稍凹陷,分泌出琥珀色的胶质物。干燥后红褐色,病部干缩纵裂,表面散生大量小黑点。

  防治措施:轮作倒茬,增施优质有机肥,精心管理,植株生长健壮不容易发病。发病初期,可选择的药剂有: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井冈霉素1000倍液、0.5%氨基寡糖苏1500倍、36%甲基硫菌灵4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6000-7000倍等,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后期严重可混合用药:多菌灵+壳聚糖;亚胺唑+多抗霉素+细胞分裂素;四氟醚唑+代森锌+几丁聚糖;苯醚甲环唑+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等;预防阶段可用30%百菌清烟剂进行熏烟,连续2-3次。

黄瓜黑星病:该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以发生。危害的部位有叶片、茎、卷须、瓜条以及生长点等,其中幼嫩组织如嫩叶、嫩茎、幼果受害严重,而老叶、老瓜对病菌不敏感。

  发病规律:低温、高湿"病害,当棚内温度处于15-25℃范围内,低温、高湿交错的环境时,病害发生非常严重。

  发病症状:叶片病斑有星状穿孔,高湿条件下有黑莓,果实病斑流胶,后期龟裂凹陷。

  防治措施:主要是选择无病种子,控制温室空气湿度。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及时喷药防治。可用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43%戊唑醇3000倍、12.5%氟环唑2000倍、75%甲基硫菌灵600倍、50%退菌特500-1000倍等。三唑类药剂主要用于防治黑星病,例如丙环唑、氟硅唑、氰菌唑、丙醚甲环唑、己唑醇、戊唑醇等。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每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发病前,也可以用10%百菌清烟剂预防,每亩用药剂250-300克,每7-10天一次,连续3次。发病后再进行熏棚,效果较差。

瓜蚜:瓜蚜又叫蜜虫,以成蚜和若蚜群集在瓜类叶片背面和嫩茎上吸取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

  发生规律:繁殖的适温为16~22℃。干旱或暑热期间,小雨或阴天气温下降,对种群繁殖有利,种群数量迅速增多,暴风雨常使种群数量锐减。密度大或当营养条件恶化时,产生大量有翅蚜并迁飞扩散。

  发生特点:成虫和若虫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刺吸汁液。梢受害,叶片卷缩,生长点枯死,严重时在瓜苗期能造成整株枯死。成长叶受害,干枯死亡。蚜虫为害还可引起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传播病毒病,植株出现花叶、畸形、矮化等症状,受害株早衰。

  防治措施:发现瓜蚜立即喷药消灭。常用的农药有70%吡虫脒、40%啶虫脒、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或40%菊杀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喷雾。也可用敌敌畏烟剂熏烟。

白粉虱:是温室的主要害虫之一,食性较杂,可为害多种蔬菜。

  发生规律:白粉虱在温室条件下,一年内可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白粉虱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18-21℃,在温室条件下完成1代需要30天左右,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均为雌性。白粉虱的种群数量,由春至秋逐步发展到高峰。

  发生特点:白粉虱的成虫、幼虫及卵多固定在植物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尤以嫩叶居多,致使叶片褪色、变黄、凋萎直至干枯,致使植株长势衰弱蔫萎、甚至枯死。白粉虱有迁飞的特点,它又是传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虫口密度大时,黄瓜叶面上常呈现出褐色煤污,污染叶片和果实,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堵塞气孔,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防治措施:发现白粉虱可用70%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烯蝊虫胺、扑虱灵、菊杀乳油进行喷雾,也可用敌敌畏烟剂熏烟。 根据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采用黄板诱杀的方法也有较好的效果,用1.0米X0.17米纤维板或其他硬质板,在板上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液,在温室中分散开摆放,每亩温室放32—34块。黄板诱杀主要消灭成虫。

  温馨提示:温室大棚因为温度、环境适宜,很容易由此滋生病菌、病虫害等,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从选种、拉秧、秧苗的生长、结果等一系列过程全程调控, 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起到有效的提质增收作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独山葡萄种植技术(黔西葡萄种植基地)
  大棚种植是北方地区冬季常常采用的一种种植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蔬菜产品。大棚黄瓜作为一种主要蔬菜作物,成为众多农户的首选。然而,大棚黄瓜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侵扰,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有霜霉、灰霉、蚜虫、白粉虱等,既影响黄瓜品质,又 ...
下一篇:山桐子种植技术(什么是山桐子)
  大棚种植是北方地区冬季常常采用的一种种植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蔬菜产品。大棚黄瓜作为一种主要蔬菜作物,成为众多农户的首选。然而,大棚黄瓜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侵扰,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有霜霉、灰霉、蚜虫、白粉虱等,既影响黄瓜品质,又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花菜有何特性?
  耕种帮解答  花菜又名菜花、花椰菜,为甘蓝的变种。我们通常说的花菜是指白花菜
花菜和西兰花有什么区别?
  耕种帮解答  西兰花也是花菜的一种,花球为绿色,又名青花菜。西兰花的平均营养
番茄有何特性?
  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原产于秘鲁,果实酸甜多汁,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茄子有何特性?
  茄子又名落苏,原产东南亚一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茄子的营养较为丰富,特别
辣椒有何特性?
  辣椒又名番椒、海椒,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末传入中国湘楚之地。含有丰富的维生
豇豆有哪些特性?
  豇豆又名长豆、姜豆,为豆科豇豆属长形豆荚,起源于非洲。豇豆嫩豆荚肉质肥厚,包
四季豆有何特性?
  四季豆又名豆角、清明豆,原产南美洲,16世纪引入我国。四季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
黄瓜有何特性?
  黄瓜,也称胡瓜、青瓜,肉质脆嫩、汁多味甘、芳香可口。常食黄瓜可改善人体新陈代
如何预防苦黄瓜?
  我们在种植黄瓜时,有时会出现一些黄瓜带苦味的现象。这是由一种叫苦味素的物质引
如何预防黄瓜畸形?
  黄瓜种植中常常出现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等畸形瓜,注意以下几点,能有效减少畸
苦瓜有何特性?
  苦瓜又名凉瓜,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的栽培历史约有600年。苦瓜具有特殊的
丝瓜有何特性?
  丝瓜又名水瓜、布瓜,原产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丝瓜所含各
南瓜有何特性?
  南瓜又名金瓜、倭瓜,嫩果味甘适口,是夏秋季节的瓜菜之一,一般炒食。老瓜可作杂
南瓜的品种有哪些?
  南瓜在园艺学上被归类为蔬菜作物,品种繁多,外观变化多样、色彩丰富,是所有瓜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3 18:54 , Processed in 0.57327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