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桃蛀果蛾(蛀果蛾科)

2018-11-14 13:37|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8859| 评论: 0

摘要:   桃蛀果蛾图片,桃蛀果蛾长怎么样?桃蛀果蛾怎么防治,桃蛀果蛾用什么药最有效?桃蛀果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桃蛀果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

  桃蛀果蛾图片,桃蛀果蛾长怎么样?桃蛀果蛾怎么防治,桃蛀果蛾用什么药最有效?桃蛀果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桃蛀果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桃蛀果蛾(蛀果蛾科) 

    一、中文名称:桃蛀果蛾

    二、别名:桃小食心虫

  三、学名:Carposina niporaeniis Walsingham

四、分部地区:为世界性害虫,分布于北纬31。以北,东经102。以东的我国北部及西北部苹果、梨及枣产区;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

五、危害作物:苹果、梨、桃、山楂、杏、梅、花红、海棠、李、木瓜、榲桴等。其中以苹果、枣、桃、山楂、梨、花红受害最重。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桃蛀果蛾危害苹果时,以初龄幼虫由萼洼或果面等处钻入果实危害,被害果实的症状表现在人果孔针眼大,蛀果1~2天后,便从入果孔处流出泪珠状的胶质点,遇太阳凉晒后不久就干涸,并在入果孔处留下一小片白色蜡质膜,随着果实的生长变大,入果孔愈合成一个小黑点,周围的果皮略呈凹陷。幼虫入果后首先在皮下潜食果肉,因而果面上常呈现凹陷的潜痕,使果实变形,造成畸形的“猴头果”。随着幼虫的发育,食量逐渐增大,并在果内纵横潜食,深入果心,取食果心周围果肉及种子,同时排粪便于果实内及果心种子周围,造成所谓“豆沙馅”,因此人们常惯称“桃小食心虫”。使果实被害后失去食用价值,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幼虫在果内发育至老熟时从果内脱出,在初咬穿的脱果孔处,常积有新鲜虫粪。近几年来,许多果园食心虫回升,在一些地区苹果的虫果率为50%左右,枣的虫果率达40%~60%,严重的高达70%以上。因此,桃蛀果蛾的防治已成为北方枣果区和苹果产区最为突出且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桃蛀果蛾(蛀果蛾科) 

  八、形态特征:

1、成虫:雌体长7~8mm,翅展16~18mm,雄体长5~6rmn,翅展13~15mm,全体灰白或浅灰褐色。复眼红褐至深褐色。触角丝状,雄虫各节腹面两侧有纤毛。下唇须:雄虫短而向上弯曲,雌虫则长而直伸。前翅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近似三角形的大斑,基部和中部有7族黄褐或蓝褐色的斜立鳞片。前翅缘毛灰褐色,后翅缘毛浅灰色,但翅面灰色。

2、卵:初产淡红色,后渐变深红色,形似椭圆形或桶形,以底部黏附于果实上,卵顶部四周处环生2~3圈“Y”形刺状毛长物,卵壳上具有不规则的略呈椭圆形刻纹。

3、幼虫:老熟体长12~16mm,全体桃红色,腹面较淡,幼龄幼虫体色黄白或白色,但头部皆黄褐色,颅侧区有深色云状斑纹。前胸盾黄褐至深褐色,前胸侧毛组具2毛,第8腹节的气门较其他各节的气门更靠近背中线,臀板黄褐或粉红色,上有明显的深色斑纹,腹足趾钩排成单序环10~24个,臀足趾钩9~14个,无臀栉(肛门上面梳齿状的骨片,呈棕褐或褐色,用以弹去粪便)。利用臀栉的有无与前胸侧毛组的刚毛数这两个特征,可以把桃蛀果蛾、苹果蠹蛾与苹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区分开来。苹果蠹蛾和白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的前胸侧毛组均为3根;而桃蛀果蛾为2根;苹果蠹蛾,桃蛀果蛾均无臀柿,而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均有臀祁。

4、蛹:体长6.5~8.6mm,黄白至黄褐色,羽化前灰褐色,体壁光滑无刺。翅、足及触角端部不紧贴蛹体而游离,后足端至少达第5腹节后缘,并明显超出翅端很多。

5、茧:明显分为两种:冬茧为扁圆形的“越冬茧”,其长为5~6mm,宽为2~3mm,为幼虫吐丝缀合土粒形成,质地十分紧密;夏茧为纺锤形的“蛹化茧”,长12~14mm,质地疏松,常一端留有羽化孔。

桃蛀果蛾(蛀果蛾科) 

九、发生规律:

1、生活史:桃蛀果蛾在辽宁苹果产区1年发生1~2代各占50%。山西北部1年发生完整的1代和部分发生第2代;在山西南部、陕西、河北年多发生2代(约占70%左右),甚至在山东青岛有1年发生3代的记载。在甘肃天水一带1年仅发生1代,在河南、南京、浙江等地1年发生3代。但在枣林区,上述地区以1年发生1代为主,仅少数发生第2代。各地均以老熟幼虫主要在3~13cm深的土内作扁圆形的“越冬茧”过冬。部分未脱果的老熟幼虫在果内或堆果场和果库中越冬。“越冬茧”于第25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破茧出土,越冬幼虫出土期能持续2个月或更长,这就成为各地以后各虫态发生时期不整齐,出现世代重叠的重要原因之一。出土后的幼虫在树干基部近土壤、石块下、草根旁或其他隐蔽场所作“化蛹茧”化蛹。

越冬代幼虫从出土至化蛹和羽化所需时间为11~20天,平均为15.5天。一般前蛹期1~3天,蛹期13天左右。越冬代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陆续发生,一直延续到7月中下旬或8月初才结束。产卵前期1~3天,卵期为7~10天,大多数为8天。田间卵发生在6月上中旬,第12代卵期相接,一直延续到9月中下旬,发生期长达90~100天左右。通常第1代卵盛期在7月,第2代卵盛期在8月中旬左右,第1代卵期为1周左右,第2代卵期4~9天不等。

幼虫孵化后进人果内危害。田间最早在6月中下旬可以发现个别被害果,7月初明显增多,7月中旬左右蛀果危害最烈。幼虫在果内危害14~34天不等,平均22~24天。7月初至9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后脱果落地。脱果晚的便直接入土做“越冬茧”过冬,仅发生1代,大部分脱果早的则在树冠周基处的土石块或缝隙下结“化蛹茧”化蛹,蛹期8~12天不等,于7月中旬至9月下旬羽化为成虫,继续发生下一代,这代幼虫在果内危害至8月中下旬开始脱果,一直延续到10月陆续入土结“越冬茧”过冬。当中、晚熟品种的果实被采收时,仍有一部分幼虫尚未脱果,而随果带入堆果场或果库中才脱果,也有极少数幼虫仍在果实内越冬,从而有随果品调运而形成传播的机会,因而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习性:幼虫在果内完成发育后,往外咬一圆孔,脱出果外,直接落地作“蛹化茧”化蛹或作“越冬茧”过冬。桃蛀果蛾的脱果幼虫具有背光的习性,脱果幼虫在果园的分布规律随地形、土壤质地、果园管理情况以及耕作制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在平地无间作,土壤细疏平整,地形不复杂而无杂草的地块,脱果幼虫喜欢向树干方向爬去,多集中于树冠下距树干0~1m范围内的土中结成“化蛹茧”发生第2代或结成“越冬茧”过冬,且以树干基部背阴面的虫口密度最大。如树冠下地形复杂,杂草丛生,间作有其他作物,土石块多的地块,脱果幼虫即可就地入土结茧越冬,冬茧多分散于树冠外围土里,山地果园,地形更复杂的地方,冬茧的分布则更为分散,这就增加了山地果园消灭越冬幼虫的困难,在平地果园越冬茧垂直分布在树冠下3~13cm深的土层中。据调查,冬茧分布在0~3cm深的土中占58%3~7cm26%7~10cm10%10~13cm5%13cm以下分布很少。桃蛀果蛾在枣园的分布情况与苹果产区的分布基本上一致。在用药剂处理土壤防治越冬幼虫时,必须了解冬茧的分布范围及其规律,对指导树下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越冬幼虫的脱果时期延续很长及果实带虫的情况,所以越冬幼虫所在的场所不仅限于果园内,凡堆放过果品或枣果的地方,都可能有越冬幼虫,特别是大量堆果场所,果品收购站等地,因此在这些地方消灭脱果的越冬幼虫,应作为防治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

 

成虫羽化多在下午6时以后,以傍晚7~9时为最多,成虫飞翔力不强,白天静伏于枝条或叶片的背面和杂草丛中,日落以后稍见活动,深夜最为活泼,对灯光和糖醋液均无趋性。但趋异性极强,成虫于夜间11时至凌晨4时之间进行交配,交配时间达半小时以上,交配后即行产卵,或羽化后经1~3天即开始产卵。雌、雄性比为1:1。越冬代成虫每头雌虫平均产卵为44.3粒,最少为27.9粒,最多为110粒左右。第1代成虫平均产卵为60.1粒,最少为40.3粒,最多为227粒。桃蛀果蛾成虫产卵时多选择在凹陷,背阴的缝隙及多毛的部位。据记载,卵大部分散产在苹果果实的萼凹处,约占90%左右,少部分产在梗凹里,极少数产在果实胴部和果柄上,在枣树上,卵大部分产在叶片背面基部,约占72.6%,小部分产在果实上,约占25.5%,果实上的卵主要落在梗凹及伤痕处。成虫寿命在21~27度下,平均为4~6天。

卵多在早晨孵化,以4时以前为最多。幼虫孵化后,先在果面爬行30分钟至数小时,然后选择适当部位咬破果皮,将皮屑堆放于蛀孔周围,并不吞食,故用胃毒剂防治无效,幼虫蛀人果买2~3天后,蛀孔流出白色的粘液,粘液干涸后在入果孔处留下一点白色蜡质物,随着果实的膨大,入果孔愈合成针头大的小点,其中心为白色(干涸物质),周围有一圈红色,小点的四周有半径为1mm左右的绿色部分,其外缘部分很快就变为红色,并略微凹陷,所以显得入果孔及绿色部分稍稍突起,绿色部分逐渐变红。

幼虫蛀果后,一般先在果皮下潜食,果面可见浅褐色的潜痕,不久就直接食至果心危害种子,同时排粪便于其中。幼虫老熟后多在果实下部接近果顶部分咬一脱果孔,将要脱果的幼虫,有的先作一脱果孔而在孔口留下一层薄膜,有的直接作通后,吐丝将孔口缠住,而后又转入果心,大部分一个果实只有一头幼虫,亦发现个别果实内有二头幼虫的,脱果孔四周一般为红色。脱果的幼虫直接落地,寻找适当的隐蔽场所入土作“化蛹茧”或“越冬茧”。被害果提早变红,容易脱落,因此,有一部分幼虫等在果落后才脱果。

桃蛀果蛾(蛀果蛾科) 

十、发生环境

1、土壤温、湿度、降雨对幼虫出土的影响:各年越冬幼虫出土的数量消长,差异较大,从各年越冬幼虫出土所需要的土温、土湿来看,当5cm土温在191以上即可满足幼虫出土的需要,但幼虫出土高峰到来的早晚及次数受降雨及灌溉的影响极大,特别在黄土高原或山地地带,各年春季降水量差异较大,在雨量分布不均而雨期集中的情况下,出土的高峰往往随降雨的情况而出现若干次。在长期缺雨的情况下,则将推迟幼虫大量出土的时期,甚至当年不出土,在河南灵宝寺河山发现越冬茧有隔年滞育现象。据测定,在土温20度,5cm深土层内含水量为10%以上时,则可顺利出土;含水量为5%时,即可推迟出土期30天以上,然而即使干旱50天,如能得到降雨或灌溉,仍能出土;当土温高于25度,

土壤含水量低于5%时,出土就会受到抑制,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或土壤相对湿度低于30%时,越冬幼虫几乎全部不能出土,即使有个别出土者,一般也不能做夏茧化蛹。

2、温度、湿度对成虫繁殖力和孵化率的影响:据室内温、湿度的多种组合测定表明,温度在21~27度,相对湿度为75%以上时,越冬代成虫的生殖力最高,温度在30度,相对湿度为70%时,对生殖力不利,温度高达33弋时即不能生殖。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1~27度,相对湿度为75%~95%。温度为30度,相对湿度为50%时,卵孵化率只有1.9%。因此,夏季平均气温超过3(n:是限制桃蛀果蛾发生的重要原因。久雨和暴雨也会抑制成虫产卵。

3、光照对发生世代的影响:光照周期的季节性变化是导致幼虫滞育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幼虫蛀果后的前10天,对光照变化最敏感。在此期间,如果温度为25度,每日光照短于13小时,老熟幼虫全部进人滞育,15小时下则大部分不滞育,而17小时以上时又有半数以幼虫进人滞育,由此表明,桃蛀果蛾既不同于长日照型昆虫,又不同于短日照型昆虫,而是属于中间型。光周期的季节变化是比较稳定的,为什么同一地区各年滞育有差异呢?这是因为光周期显然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幼虫在果内发育期间,温度下降时,临界光周期增长,温度上升时,临界光周期缩短。据测定,温度为25度时,临界光周期为14小时20分钟;20度时,则上升为14小时40分钟;30度时,则下降为13小时30分钟。根据光周期对滞育的影响,可以推算出各地的临界光周期,估计第2代发生的数量。据报道,在北方果区,一般725日前脱果的,全部不滞育,继续发生第2代;8月上旬脱果的,约有20%的幼虫滞育;8月中旬脱果的,有50%以上的滞育;8月下旬脱果的全部滞育。要打破幼虫的滞育,需要把幼虫暴露于温度在5~15度之间的环境中2个月。由此可见,在自然条件下,幼虫发育期间,光周斯的季节性变化是诱致第1代幼虫滞育的主导生态因子。这是研究对进一步了解桃蛀果蛾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4、食料条件的影响:桃蛀果蛾的寄主比较复杂,越冬代成虫和第〗代成虫在不同的树种和同树种不同的品种之间的果实着卵数和受害程度各有差异。例如越冬代成虫在苹果树上,以金冠品种上产卵最多,红玉、倭锦、元帅和赤阳等中熟品种次之,但在国光、白龙等晚熟品种上很少产卵或不产卵。据报道,第1代幼虫在金冠品种上平均蛀果率高达60%左右,存活率为63%,受害率为88.4%,而蛀食国光品种的第1代幼虫的成活率为29.3%,受害率为27.5%。其成活率比金冠品种下降40%以上。同时在“国光”上发育的幼虫期最长,其幼虫的滞育率也较其他品种为高。因此,树上喷药防治第1代卵和初孵幼虫时,应以金冠、红玉、元帅等品种为主,对国光、白龙、伏花等品种可酌情少喷或不进行喷药。第1代成虫产卵则以国光、白龙等晚熟品种上为多,在金冠、红玉、元帅等中熟品种上产卵少。因此,树上喷药防治第2代卵和初孵幼虫时,对国光、白龙等晚熟品种应进行重点防治。在梨树上,鸭梨的受害率为10%,白梨的受害率只有2.5%。了解桃蛀果蛾在不同树种和不同品种上各代的落卵量、蛀果率、成活率、受害率和幼虫发育速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研究不同品种上的防治对策,合理使用农药、降低防治投入资金。

 

5、天敌的影响:根据近几年各地对桃蛀果蛾的天敌资源调查中了解到,已经有10多种天敌对桃蛀果蛾的卵、幼虫均有理想的控制效果,其中有两种寄生蜂和一种寄生真菌具有较大的控制作用。

甲腹茧蜂: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桃蛀果蛀的越冬幼虫体内过冬。桃蛀果蛾“越冬茧”被寄主后,其体明显比正常发育的“越冬茧”要小3mm左右,翌年“越冬茧”结“化蛹茧”时,甲腹茧蜂幼虫老熟,在“化蛹茧”内结一白色丝茧化蛹。甲腹茧蜂的羽化高蜂比桃蛀果蛾推迟2~3天,将其卵产在桃蛀果蛾卵内,寄主卵孵化时,该茧蜂的卵也孵化,后滞育至寄生幼虫4龄时发育加快。越冬代寄生率只有2%,第2代寄生率可达34%~50%

中国齿腿寄蜂:可寄生于许多鱗翅目幼虫,例如桃驻果蛾,梨小食心虫,芽白小卷蛾。该寄峰1年发生4代,以蛹在“越冬茧”内过冬,翌年4~5月成虫羽化产卵于寄主幼虫体内,老熟后在寄主幼虫体外结茧化蛹。据报道,该寄蜂在一些地区的寄生率高达20%~30%

真菌:寄生于“化踊苗”上。据研究报道,该菌在某些年份寄生率可高达85%左右。除此之外,脱果幼虫常会被蚂蚁、步行虫和一些猎蝽所捕食。但如何有效地繁殖,保护和利用上述各类天敌,尚需我们继续努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12下一页
上一篇:苹果巢蛾(巢蛾科)
  桃蛀果蛾图片,桃蛀果蛾长怎么样?桃蛀果蛾怎么防治,桃蛀果蛾用什么药最有效?桃蛀果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桃蛀果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
下一篇:核桃举肢蛾(举肢蛾科)
  桃蛀果蛾图片,桃蛀果蛾长怎么样?桃蛀果蛾怎么防治,桃蛀果蛾用什么药最有效?桃蛀果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桃蛀果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甘蔗配方施肥方案
  甘蔗施肥过程中要坚持基肥与追肥并重、有机无机合理配合施用及氮、磷、钾、钙和硅
甘蔗对营养的需求
  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一年生或多年生C4草本植物;植株圆柱形,茎直立、丛生、分蘖、
马铃薯配方施肥方案
  1、施足基肥: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肥应结合整地或覆土时施人,干旱无灌溉条
马铃薯对营养的需求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是茄科多~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在150个国家和
红薯配方施肥方案
  1、红薯基肥:红薯生长周期较长,全生育期一般120天左右。吸肥能力强,产量高,因
红薯对营养的需求
  红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为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有卵圆形块茎;每株5~10个;宽心
防治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选用什
  选用下列药物防治蔬菜病虫害,具有无污染、无残毒、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生产绿色
怎样合理选择、施用蔬菜农药
  1、尽可能选用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
怎样从外观辨别苹果苗木品种
  1、红富士:向阳面枝条暗红色、无光泽,枝条气孔小而密;枝条较软,节间长;芽小
怎样识别短枝型苹果树?
  短枝型苹果树遗传基础不同于普通型,导致其形态特征即各个组织器官发生了变异性。
怎样防治干腐病?
  干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病菌侵人树体后不一定发病,只有当
如何治疗腐烂病?
  对于患有腐烂病的果树,应及时刮治或划道涂治,防止病斑扩大蔓延。每年从2月至11
怎样预防苹果腐烂病?
  为了预防苹果腐烂病的发生,除了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外,就是
怎样防治苹果圆斑根腐病?
  圆斑根腐病先从须根开始变褐枯死,逐渐蔓延到肉质根,围绕须根的基部形成一个红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3-28 17:49 , Processed in 0.54975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