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指的是盐酸的铵盐(NH4C1),简称氯铵,在日本又称“盐安”。其天然产物称“卤砂”。通常为联合制碱工业副产品,早期的氯化铵主要用作生产干电池、焊接等的工业原料。随着联碱法新工艺的成功,在生产大量的纯碱的同时可获得大量成本低廉的氯化铵,因而使部分氯化铵转而用于农业。1950年起日本从多方面对氯化铵的农艺性状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氯铵为无硫酸根肥料,不但对秋季落干的水田,而且对一般水田也有较高的效果。从此,其产量和在农业中的消耗量也随之急剧增加。氯化铵在欧美各国的使用不广,在中国,用于农业的量很少。 氯化铵施用方法 氯化铵作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方法与硫铵基本相同,而施用量一般可比硫少1/5。但氯铵一般不作种肥和秧田肥,尤其不宜采用拌种或其它直接接触种子的施用方法。又因其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对如烟草、马铃薯、葡萄、柑橘和茶树等“忌氯作物”最好不用;如非用不可,也只能限于雨水较丰富或者排灌两便、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适宜、氯离子容易移动流失的地区使用,并且应做到基肥提早施用和严格控制施用量。同理,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排水不良的盐碱地以及少雨干旱地区,一般也不宜用氯化铵。据日本盐胺协会研究证明,氯化铵用于水田,其肥效可以超过硫铵。其原因主要有:①施用氯化铵不存在用硫铵引起的硫化氢(H2S)毒害苗的情况;②除了由于存在Cl-抑制NH4 +的硝化以外,还因Cl-有刺激稻田中藻类的繁殖,部分NH4-N经藻类吸收后暂时转化为缓效性氮,因而有减少氮损失,延长氯铵肥效等方面的作用;③氯离子除了有促进光合作用,有利于纤维形成,增加其韧性和拉力的作用以外,还有控制稻株体内可溶性氮化合物的浓度以及有利于抑制稻瘟病的“阻力物质”氯原酸(chlorogenicacid)C16H18O0等物质的生成,从而有减少水稻倒伏和病虫侵袭的功效。氯铵用于棉花等纤维作物,有明显提高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效果。酸性土壤使用氯铵应配施石灰或其他碱性肥料,但切忌混合施用。 氯化铵的贮存运输 粒状氯铵物理性状较好,不易吸湿,可用麻袋包装,每袋净重80~100千克,或50千克双层包装。粉状氯铵较易吸湿,需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每袋25千克。贮放于通风干燥场所,库房温度宜保持0~30℃,相对湿度73%以下。结块时一般不作变质处理,但应尽快出售施用。 ![]()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3-9-23 12:14 , Processed in 0.03419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